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小市民的黃金保單 P.102

小市民的黃金保單 P.102

達賴喇嘛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對肩挑家庭經濟大梁的「三明治族」來說,上有高堂、下有幼子,更加禁不起意外發生。近兩個月,無上限醫療險以及終身癌症險接連停賣,造成相關商品搶購熱潮,凸顯許多人購買保險時的迷思。十月起,所有商品回歸保險本質,不論是對自己、對兩個人或是對一家人負責,不妨趁此機會,審慎思考,打造一張黃金保單。

有些事沒發生,就覺得很遙遠;一旦真的發生了,卻又無力解決。

時間是今年二月,有氣喘病史的沈爸爸,每半年例行公事,到醫院做胸部X光檢查,意外發現有肺積水情況。到了三月,詳細診斷報告出爐,確定是肺腺癌,醫生宣判,生命只剩一年。

沈書綿是家中老么,爸爸最疼愛的小女兒。個子嬌小的她,個性卻十分剛強。回憶半年前,得知父親罹患癌症經過,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最後還是忍不住泛起淚光。豆大的淚珠不聽使喚地滑落。

癌症治療過程中,最大的開銷費用,是病房費。雖然沈書綿的公司有團保福利,家屬因癌症住院一天可以補助三千元,但由於沈爸爸沒有其他保險,住院醫治兩個月下來,至少花費了四萬元以上。

除此之外,沈書綿幫爸爸買了一台電解水機,希望他能有抵抗力,對付癌細胞。機器一台,要價四萬多元。她還買了氧氣機、輪椅,加起來也要萬把塊。半年下來,十幾萬元的花用總跑不掉。

「如果現在有一筆錢,我會嘗試更多醫療方法,或買營養補品,讓他有體力,甚至感覺舒服一點。」醫療費用不僅造成沈書綿的財務壓力,更沉重的,是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力感。

患病的事實無法改變,但沈書綿的挫折與無力,本來是有機會大幅減輕的。兩年前,剛畢業的沈書綿進入南山人壽,一入行,第一份薪水,就先幫媽媽跟自己買了醫療險與癌症險。但爸爸,卻因為對保險存有根深柢固的排斥心態而沒有投保,總認為保險是騙人的老鼠會、金光黨,「恁爸最賭爛的,就是賣厝、賣保險的!(台語)」這是沈爸爸當年對沈書綿的回答。

事實:罹癌率節節升高 四成國人忽略 保障出現缺口

「保險業是金光黨!」這直接沉重的批判其來有自。南山人壽全方位理財顧問張雲翔就直言,在台灣保險觀念啟蒙階段,不僅一般民眾對保險充滿陌生,保險公司業務員往往也只有一知半解的程度:「過去業務員在推銷時,常常因為壽險、儲蓄險等產品相對單純、險種較容易理解說明的關係,所以將其當成主力推薦商品。」

結果是,很多四、五年級生手上的壽險、儲蓄險保單一堆,但發生意外或有重大疾病時,卻可能一張都賠不到。案例多了,自然會讓四、五年級生對保險存有負面的刻板印象,進而像沈爸爸一樣,打從心底排斥保險。

張雲翔說,因為時空背景不同,過去保險業務員即使沒有證照,也能賣保單,專業能力明顯不足。這樣的結果常使得多數人買了保險,卻在最需要用錢時,幫不上忙。由此說法來看,四、五年級生即使沒有「痛恨保險」,即使當年仍有參與保險,但保障範圍極可能存在隱形的缺口。

偏偏從趨勢觀察,這個缺口有擴大的跡象。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癌症登記報告,國人三十五歲到五十九歲的青壯年族群,近八年罹患癌症比例成長超過一.七倍;統計顯示,每八分十五秒,就有一人罹癌;每十四分○七秒就有一人因癌致死。癌症已連續二十四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對國人的生命威脅,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要命的是,面對節節升高的癌症風險,國人卻普遍不知自己的保險存在漏洞。據《今周刊》委託Yahoo!奇摩民調中心調查的結果發現,有四一.四%的民眾,沒有、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投保癌症險,明顯忽略罹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不少國人甚至抱持著「不會那麼衰」的心態,或是心想,即使得到癌症,靠健保給付也應足夠,沒有必要再投保。

另外,再以中央健保局癌症醫療統計來看,每名癌症患者平均年花費,光是健保治療費用,就要近十二萬元,等於平均一個月要花一萬元。而這還不包括看護、自費化療等支出。但調查結果顯示,卻有七一.四%的人,自信目前所買的保險,保障已經足夠。

不僅如此,還有六三.五%的民眾,不會視情況調整保單內容。換句話說,不論結婚、生子或購屋,隨著三明治族群對家庭責任的不同,保單幾乎是「一路保到底」。面對這種情況,家庭經濟支柱很可能保險不足,等於陷入「迫切的危機」當中,而不自知。

迷思一:終身醫療險補破網? 單位數要夠 配合實支實付更完整

達賴喇嘛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三明治族群除了不可低估癌症對家庭經濟的衝擊外,還得認真考量身故、殘廢及失能風險。也就是說,青壯年在人身保障方面,沒有犯錯的權利,卻又常出現一些迷思或錯誤觀念,混淆保險的正確方向。

中年族群早年可能以壽險、儲蓄險等商品為投保主軸,相對忽略醫療險的部分。另外,並非任何醫療險都能補足保單漏洞。和泰保險經紀人公司理財顧問薛梅君指出,一般市面上主推的帳戶型終身醫療險,好處是未使用完的醫療額度會成為身故保險金,具有壽險功能。

但缺點是,相較日額型定期醫療險,在同一住院日額下,帳戶型保費負擔大,一旦發生重大疾病,醫療花費龐大時,保額不高,也無法應付當下醫療雜費開銷。薛梅君強調,一旦產生大額醫療開銷時,少單位數的終身醫療險,根本無法負擔,最好還是加強實支實付型部分,才可能足夠。

迷思二:停賣的都是好東西? 搶購前 先衡量現有保障夠不夠

薛梅君建議,青壯年保險應以保障型與醫療並重。保障型包括身故、殘廢、失能;醫療部分,則有住院、重大疾病及癌症。扣除保險費用後,再提撥適當預算,替家人買保險。若預算不足,則以醫療險優先;保障部分,可利用定期險附加意外險方式補足。

ING安泰人壽區經理曾如鈴發現,當保險公司決定停售某個商品時,該商品就會成為當下搶手貨。一般人不問自身需要,一味追逐,以為停賣的都是好東西。 另外,很多人誤會,認為幫家人買保險,是為了家人好。其實,「三明治族」幫自己做好保險規畫,才是真正對家庭負責任的表現。薛梅君舉例,不少家庭中,小孩保費負擔大,但父母保額卻普遍不足。

還有,多數人以為,每年繳交的保費高,理賠時給付的保額一定也很高。但忽略保單結構,可能很多是儲蓄險,對於突發事件,幫助有限。

因此,高額的保費不代表保額足夠,回歸保單內容才是最重要。一般認為,年繳保費最好占年收入所得的十分之一,保額則必須是年收入所得的十倍才夠。

很多人會問,有沒有一種保單,可以保永遠。如果人生歷程能永恆靜止在某個階段,答案或許是肯定的。但這種科幻情節與事實不符,更何況保險是家庭理財的基石,內容雖繁瑣,卻必須與家庭成員、經濟狀況同步前進。

迷思三:好保單永遠萬能? 應該隨生涯階段、經濟狀況而調整


薛梅君說,當家中房貸、或經營事業債務增加;小孩出生、家庭支出擴大;或資產暴增,醫療費用提高;以及病房費漲價時,都是檢視、調整保單的時機。換句話說,只要家庭、個人在經濟狀況上有重大變化,第一個該想到的就是,重新檢視保單。

時下財務顧問公司,習慣依客戶需求,量身打造適合不同人的理財商品。這些學有專精、知識能力強的專家,在面對客戶時,第一句話總是問,「未來,您想過怎樣的生活?」 保險也是一樣的道理。每個人家庭狀況不同,所需要的保障也不一樣。

向萬年保單說再見! 三大步驟 為家庭保障「抓漏」

一旦年齡、經濟狀況及家庭責任改變,保險內容就要跟著調整。但前提是必須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再檢視現有保單,有無不足的地方。曾如鈴說,只要確認保額是否大於負債,再思考自己能接受的醫療品質如何,保險大致就能安排妥當。

事實上,保險最重要的兩個目的,在提供保障、及醫療給付。以壽險為例,民眾在衡量保額是否足夠時,應盡可能將家庭開銷,滴水不漏的納入其中,做通盤考量。包括房貸、車貸、卡債、奉養父母、照料小孩,及水電、瓦斯、網路費用等固定支出。一旦身故,家庭經濟活動至少還能因理賠而正常運轉個幾年。

多數人不習慣定期檢視保單,認為過程繁瑣、看不懂,甚至是財務顧問,或保險業務員的責任。其實,只要簡單的三個步驟,就可以為現存保單理出頭緒,發現保險缺口。

薛梅君指出,簡單的保單缺口校正,主要有三步驟:第一、算出個人、或家庭經濟需求;第二、核對已購買額度,並找出缺口;第三、找業務員、或信任的理財顧問,彌補保單的不足。

步驟一:假想風險及可能花費

「我怕吵,希望能在醫院安靜休養。加上朋友也多,來探望的時候,我也怕吵到別人。」六年級的鄭惠婷,在替自己規畫醫療險時,開宗明義第一件事,就是生病住院時,一定要住單人房。

現在醫院的單人房,住院一天費用在三千六百元、到四千二百元不等。若要住到頭等病房,裡面設備更好。除了液晶電視、寬敞的衛浴空間及冰箱外,專屬的陪客床,也能提供家人在照顧病患時,一個舒適的睡眠空間。 同樣六年級的劉志明,表達需求也很直接。「我外公罹患癌症,阿姨也有。未來,罹癌患者可能更多,加上家族病史關係,我的癌症險就買到最高單位。」

基本上,癌症治療費用龐大,是所有疾病當中,最「勞民傷財」的一種。健保能補助的部分,實在不多。劉志明眼見外公在治療過程中痛苦不已;阿姨、舅舅們又為了輪流照顧問題,氣氛鬧得很僵。他便下定決心,多買一些額度,以後如果有「萬一」的話,才可以打止痛針、請看護,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步驟二:檢視額度 評估是否足夠

經過鄭惠婷、劉志明對未來可能的風險,做出理想的經濟需求預設後,接下來就是逐一檢視,看看目前他們手中的保單內容,是否符合各自對未來發生醫療理賠時的需要。

先看鄭惠婷,目標單純許多,只要住院時可選擇單人房。但她的保單內容,住院一天只給付二千元。距離個人病房目標,一天需花費三千六百元,還差一千六百元。這個差額還只是以現階段計算。隨著物價上漲、病房費用也會跟著調漲。日後真的有需要時,恐怕還不只這個數字。

再看劉志明部分,雖然因為家族病史的關係,已一口氣將癌症險買到最高單位。但他還希望能有看護險,以免未來拖累小孩。以目前看護行情來看,照顧病患八小時,費用一千二百元;二十四小時,則要二千元。

步驟三:補足保單缺口 加強保障

一旦發現保單內容與自己預設的醫療條件有出入時,就應該跟自己的理財顧問或是保險業務員聯繫,要求增加保額以補足醫療缺口。

像鄭惠婷生病時想住單人房,必須提高每日住院給付,否則到時還得自掏腰包,增加經濟負擔。又像是劉志明,希望年老、病重時,仍活得有尊嚴,不必看兒女臉色過日子,長期看護險,就是必須加強保障的部分。

簡單利用三步驟,任何人都可以輕鬆為自己的保障「抓漏」。最後,薛梅君提醒,有些人家庭負擔實在太大、收入不高,又擔心風險,以致保單規畫無法盡如人意。
在此之下,不妨先求有、再求足。最重要的是,定期險、意外險及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絕不可少。再加上平時現金存款,如此應可將人生風險降至最低。

延伸閱讀

星希亞走了…12年前判肺癌末期「戰勝4%奇蹟」:存活率不是0就有機會活「開啟旅程未來再相逢」

2024-04-22

媽媽遺產房子全留弟弟,還叫我拋棄繼承...商場女強人放下「爸媽偏心的不甘」:我不是為了錢才孝順

2023-08-11

00929準備配息0.2元,年化配息率12%!買19.X元會被套?兩達人喊免操煩:存股只怕1件事

2024-04-22

旅遊補助來了!出國玩能賺5000元、完成「這步驟」就有機會到手…如何申請?回國後能補登?

2024-04-17

2024報稅攻略》年薪多少免繳稅?60萬、100萬要繳多少?7筆錢可節稅…成年子女「3情況」可報扶養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