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及早學步 讓時間幫你滾大錢 P.132

及早學步  讓時間幫你滾大錢 P.132

三十歲要想到八、九十歲的事,也許太遙遠,但年輕就是本錢,趁早為退休做準備,時間是站在對你有利的一邊。三十七歲的張麗卿從二十七歲就開始規畫退休,才十年,已可看得到目的地;三十二歲的劉佳燕,現在更是努力在本業衝刺,要為投資準備更多的資本,要感受錢滾錢的威力。

場景一:台北。秋日的內湖花市,各式各樣的花朵鮮豔璀璨,就在旁邊辦公大樓上班的張麗卿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搶在花商收攤前,前來準備晚上插花課要用的花材。這一周一次的插花課上了一年多,三十七歲的她,已在為退休後要開一家結合咖啡香的複合式花店做準備。

場景二:新竹。傍晚五點多,劉佳燕才從台北拜訪客戶回到辦公室,還沒坐定,朋友就來電邀她下班後去唱歌,她委婉地拒絕,因為晚上要上瑜伽課,每天在外面跑業務,她得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以保持體力。

劉佳燕從高中開始半工半讀做業務,一直到二十七歲考上大學念夜間部,未來她還想要考研究所。她知道,充實自己在職場上的能力,可以累積更多資本,好好為退休做理財。

在《今周刊》此次進行的「上班族長壽風險大調查」中發現,將近九成的人都認為提早準備退休金是很重要的,但和劉佳燕一樣的六年級生,有六成的人,根本還沒開始準備退休金,剩下四成的六年級生,即使已開始準備,進度也不到一成。

小家庭大計畫
一結婚就展開 三千萬元目標不遙遠


張麗卿、劉佳燕,兩位年齡三十幾歲的上班族女生,比和她們同年齡的人更早想到「退休」一事,而且即知即行,面對長壽風險,她們更有能力因應。

為退休已經準備了十年的張麗卿,是從二十七歲結婚後才開始投資理財,在那之前,她靠著每個月的薪水存了六、七十萬元,全拿來作為結婚基金,一場婚禮後,她和先生一切從零開始。

婚禮的浪漫甜蜜,很快讓現實生活的急迫給沖淡,張麗卿約略試算了一下她和先生未來的生活所需。兩人想要五十歲退休,往後三十年一年花一百萬元,活到八十歲共要準備三千萬元;另外,「我們還有兩間公婆要給我先生的不動產,到時候賣掉或出租,可以讓我們多活十年。」

人生才剛開始打拚,張麗卿一眼就看到五、六十年後的事。

爸爸是外省來台第一代,從小到大張麗卿因為沒有爺爺奶奶,根本感受不到「老人生活」這件事,但認識了她的先生後,先生的外公活到九十四歲,而外婆現在也已九十四歲,「原來活到九十幾歲是這麼容易的事。」自然而然地,張麗卿也覺得自己可以活到九十幾歲。

再加上,十年前父母和公婆都陸續自公務員工作退休,看著長輩們因為有一筆優渥的退休金,對退休生活一點也不緊張,而她也知道自己將來不可能領到這麼好的退休金,因此更須從長計議。

因為不用擔心買房子的事,張麗卿擬定策略全心專攻三千萬元的目標。一開始,在她的三千萬元計畫中,還考慮到他們會有一個寶寶的教育基金,不過她相信,兩個人一起理財,計畫推動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只是一結婚,就因為這個理財計畫,造成新婚夫妻間的緊張關係。婚後才開始第一份工作的先生,對於太太提出扣除個人所需,其他投入「公帳」的計畫充滿防衛心,認為老婆想干涉他的用錢。於是,除了先生每月要給太太四萬元的家用,夫妻倆各自處理自己賺來的錢,但三年後,張麗卿已累積了將近二百萬元,但老公的積蓄還是「○」。

事實證明老公的方法行不通,張麗卿輕鬆取得主導家中經濟的大權。薪水族每個月收入都固定,張麗卿的投資方法要求必須確定「投資不能負成長」,「不能賠掉薪水」。

當然,一開始張麗卿對投資也是懵懵懂懂,繳了不少學費。不過,因為起步得早,都還有時間修正,而且十年前台灣財富管理才剛開始,她拿了三十萬元,就成為銀行的VIP,有理財專員提供服務。

花錢買教訓
找出自己的投資DNA 成果看得見


她用三十萬元買了兩檔基金,理專看好電信業發展,於是推薦了一檔美國電信基金,結果這第一筆投資,讓她在半年內就虧了近五成。當時張麗卿只知道大家都說「基金要放長期」,因此對於表現不如預期的這檔基金,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一直持有了四、五年,淨值也從沒有回到當初買的價位。

這一次的經驗,嚇壞了張麗卿,也讓她的投資轉趨保守,從股票型基金轉為保本的債券型基金,所幸報酬率因而都維持在一○%左右,後來債券型基金的報酬率降到六%,她才又轉換標的。

投資股票,張麗卿也是從「聽人家說就買」的菜籃一族開始,不過因為她的公司是做電子連接器,比較了解產業概況,因此買的多是相關產業的公司,起步經驗還不錯。但玩著玩著野心大了,聽同事說,「股票好,房市也會好,因此可以買營建股」,張麗卿雖不熟營建業,但還是買了,果然就賠錢了。

這樣的經驗也讓她學到「股票沒有都賺錢的」,而且她一開始也像第一支基金一樣,即使賠了還硬拗在那裡,心裡阿Q地想著,「只要沒賣,就不算賠。」當然現在她學乖了,嚴守一○%的停損點,「這樣才能賠少賺多!」

知道自己的性格比較保守,張麗卿在設定自己的投資績效時,只要投資報酬率維持在一○%,她就很滿足了。目前投資部位的配置是六成在基金、一○至一五%在股市,剩下的是放在定存。

善用第一桶金
設定短中長期計畫 先保障再生財


按著自己的節奏,張麗卿穩定持續朝目標前進,她到了第五年以後,因為投入的金額累積達到一定的規模,讓她明顯感受到投資帶來的成果。

有足夠的資本,才能看到投資的獲利效果,這樣的體會,三十二歲的劉佳燕,在領到公司發的第一筆一百萬元績效獎金時,就有同樣的感覺。在她二十九歲時,那一筆獎金,讓她的年收入一下子躍升到二百萬元,也讓她開始想著要積極投資。

因為要幫忙家裡繳房貸,劉佳燕和姊姊一樣都是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學業。也因此,她很早就選擇業務的工作,並在二十三歲那一年就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在那之前她用保險理財,十八歲就買了儲蓄型保單,現在已有兩張保單到期不用繳費,仍有保障,每年還可領回一筆錢;十月底她才處理了一張以澳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三年多五十萬元變七十萬元。在劉佳燕身上讓人看到及早理財的好處。

而在三十歲之前,收入的增加,讓她覺得自己有條件可以規畫未來。於是她給自己定了一個短、中、長期的理財計畫;短期是三年以內,以股票及部分基金等變動性較高的投資工具,約有一百五十萬元;三至六年的則是她兩年前才開始接觸的銀行財富管理提供的組合式基金約三百萬元;六至十二年計畫,則有二百五十萬元在保險類型的投資商品。

雖然還很年輕,但劉佳燕說,她的投資還是以穩健為主,因為沒有太多時間盯盤,因此股票投資主要是在賺零用錢。目前她還是把大多數的心力放在本業上,希望趁年輕在工作上多衝刺。

可能是出社會早,當同年齡的女孩看新聞只看影劇消息,下班後唱KTV,劉佳燕關注的卻是高齡化社會的議題,這讓她的理財更有目標,「我希望可以在五十歲退休,我想我可能活到八十歲吧!」

雖然以目前台灣女性的平均餘命已經八十歲,隨著醫療進步,劉佳燕六十五歲以後面臨的平均餘命數字可能更高;但她才三十歲,八十歲對她來說是五十年後的事,而她也說,「五十歲時,我希望的總資產要有五千萬元以上。」她的目標超過《今周刊》調查的一千一百萬元很多。

至於張麗卿的計畫,三年前,在努力七年都還是沒能等到小寶寶誕生,張麗卿和先生調整人生規畫,決定過兩人生活也不錯,原本設定因為撫養孩子所以退休日期才會定在五十歲,甚至可能更晚,但計畫一改變,「現在我們應該可以在四十五歲就能達到三千萬元的目標。」張麗卿語氣十分篤定。

隨著目標越來越近,最近一年,她的退休計畫加進了學插花,這是為了退休後過自己想要過的日子所準備的。

張麗卿、劉佳燕,兩位年齡三十幾歲的上班族女生,比和她們同年齡的人更早起步,讓時間站在她們這一邊,未來幾年,她們財富累積的速度,將因為之前的努力,而感受到錢滾錢的威力,不僅打敗長壽風險遊刃有餘,還能比別人更早享受投資理財的甜美果實。

/小檔案/
張麗卿
年齡:三十七歲
退休金來源:基金、股票
打敗長壽風險語錄:⊙薪水族投資要確保投資不能負成長,不能賠掉薪水
⊙投資的資本要累積到夠大,才能看到錢滾錢的威力

劉佳燕
年齡:三十二歲
退休金來源:薪水、績效獎金、保險、基金、一點股票
打敗長壽風險語錄:⊙現階段專注在工作上,積極增加工作收入,
才有資本做投資

延伸閱讀

中國網紅搭星宇讚「秒殺大陸航空」,吐槽2點美中不足,釣出張國煒回應…曾說自己龜毛:我的人生很辛苦

2024-06-09

背骨的下場!宏都拉斯白蝦「台灣不買了」,對台出口暴跌近6成…中國挖角成功承諾卻跳票

2024-06-09

他花31萬買輝達,抱10年「如今飆破8400萬」!身價跟著黃仁勳翻倍,曬一圖爽喊:謝謝NVIDIA

2024-06-09

微軟將裁員數百人、Google至少也有百人要走路!就業數據降溫 市場重燃聯準會降息預期

2024-06-05

星宇股東專屬優惠來了!機票折扣1500元還不快去領…怎麼用?買零股也能拿?7大條件一次看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