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搶賺開放財 P.88

搶賺開放財 P.88

張弘昌、林明正、馬自明

台股

信心高漲 25兆資金伺機回潮

2008-01-17 16:18

一月十二日,泛藍以壓倒性的勝利,取得國會多數席次,影響所及,信心回來了,資金也回來了,兩岸關係也跟著解凍,和中國聯結的紅潮,將引領台股走往嶄新的方向。未來,大陸觀光客會帶著滿滿口袋的人民幣來台,兩岸飛機會在台灣海峽上空不停穿梭,中國投資上限也會大幅放寬,台商過去不願回流的資金將鮭魚返鄉……。可以想像,二○○八年的台股,將是全球股市裡一顆閃亮的星星,因為它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題材:「兩岸開放」及「和解紅利」!

想像一下兩年後的北台灣,桃園機場載客的計程車師傅興起一股學習中國大陸內地話熱潮,要拉近和客戶間的親切感;台北信義計畫區新光三越及一○一商圈擠爆一群又一群咭哩咕嚕說著不同腔調普通話的大陸觀光客,指著名牌專櫃包包說,「這個、那個,統統包起來,算算多少錢」的購物豪氣。

大批陸客來台後,旅館、飯店、百貨公司根本不夠住、不夠逛,受惠於這百年難得一見的內需動能,台灣出現一番不同的新氣象!

雖然現在走在台北敦化南路上,看到許多一樓店面的鐵門深鎖,一張張「金店面出租」大剌剌地張貼在明顯處,蕭索景象猶如一九九七年香港街況的翻版,但二○○四年後,中國與香港簽訂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正式實施,大陸觀光客成千上萬湧入香港,帶動起香港重返繁榮,平均每年有一二○○萬人次的陸客進入香港消費,香港出現前所未有的面貌。

三通春燕到!
開放夢發酵
揭開大波段行情序幕


四年前,香港恆生指數不過在一萬點附近徘徊,對中國開放後,指數就像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來到三萬二千點,港股一夕之間成為國際熱錢聚集的重要金融市場。未來,台股有可能複製成為下一個港股,現在八千點附近的大盤,也有可能翻兩番,原因就是:開放!

「沒想到行情會提前兩個月發酵,」股市中實戶王元(化名)看到立委選舉結果,泛藍以壓倒性席次取得勝利,不禁讚歎起來。原本,王元保留五成現金部位,準備在總統選後再加碼台股,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讓他對政治的戒心一道道卸防。

去年,他操作IC設計並在第四季反向作空,讓股票資金從三千萬元膨脹到六千萬元,立委選後第一天開盤交易,王元拋出電子,大舉轉進資產、營建、金融,「外資跟客戶報告,少說也要三至五天,慶祝行情才正要發動。」

時間回到立委選前的周五,股市聞人賈文中正著手加碼資產、營建等資產回升概念股,「從當時的市場氣氛觀察,藍軍不是小勝就是大勝,這些類股在選後不是小漲,就是大漲。」賈文中認為,一月十四日台股在亞洲股市回檔中逆勢大漲一四四點,某種程度已經反映未來總統大選結果,兩岸和解的夢正在股市蔓延開來。

對賈文中而言,金融、資產、營建、中收等個股固然短線激情可期,但他更重視立委選後對台股的長遠影響,「投資人應該利用這些族群回檔之餘,進行大波段的資金布局。」

信心回來了!
選票說話 外逃資金等著回籠


是的,就是一場立委選舉,讓台灣的信心回來了!對許多資金大戶來講,這場選舉,並不只意味著政黨席次的分配,而是「開放與不開放的對決」,台灣民眾透過手中的一票,決定了台灣未來四年的走向,就是要「開放」,尤其是兩岸之間,包括大陸投資上限、大陸資金來台、三通、大陸觀光客等。開放,帶來了信心,而背後的意義,也就是「資金」要回來了。

過去七年,台灣的資金外逃已經不是新聞,到後來甚至成為「常態」,究竟流出去多少資金,也沒有幾個人算得出來。然而根據中央銀行統計資料顯示,光是國人對外證券投資資金,金額就十分嚇人。

從二○○○年以降,當年淨流出資金為九十七.八億美元,接著就一路攀升,○六年高達四○七.八三億美元,而○七年第四季雖然未統計出來,前三季也有三六八.三四億美元,合計七年多來,共流出約二千億美元,如果以匯率三二.四元計算,折合新台幣高達六兆五千億元。

此外,儘管美元走貶,台美利差縮小,但外幣存款也是「不遑多讓」,去年十一月最新餘額為二兆元,至於台商投資大陸金額非官方統計約九兆元,由於四○%投資上限的緊箍咒,台商願意將盈餘匯回僅有少數。這些資金未來隨著兩岸開放交流,就算只回歸三成,數兆元的資金就足以讓台灣股市和房地產漲翻天!

台股轉捩點!
本益比提升 金融股命運大逆轉


還有,中國以外匯存底成立的中國主權基金宣稱有意投資台股,雖遭我方拒絕,但總統選後會否出現轉機,市場充滿期待。這筆中國主權基金的金額,換算幣別後就有近新台幣八兆元,操作上應不限特定類股而著重於大型權值股,可想像台股雨露均霑後的資金動能充沛,表現絕不容小覷。

「此刻起,台灣資產正面臨結構性的改變,」去年全年績效高達四二.一八%,名列第一名的ING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祝明智,如此解析立委選後的新局面,他用「扭轉」兩個字來形容台股未來的走勢,簡單來說,就是本益比的提升。

以一月十四日外資買超二二九億元、史上第六大的進出動作來看,前十大買超明細中,有一半是金融股,「過去外資對金融股都是underweight(減碼),現在是被迫回補,」祝明智指出,金融股是股價淨值比最低的類股,之前股價壓抑太久,加上預期開放登陸機會大增,這些台灣資產「扭轉」的故事,未來都會陸續上演。

中信證券資深協理朱晏民也認為,台股投資價值正在浮現,特別是二○○七年上市櫃公司現金殖利率平均有四%,預期○八年可再提高至五%,是亞股中最佳的市場,尤其現階段台股在八○○○點的本益比僅十倍左右,股價淨值比也只在一.三倍,和○三年SARS期間大盤跌到四一三九點時的數字相當,未來只要信心回來、資金回來,壓力鍋自然解除。

或許市場擔心,三月總統大選勝負未定,變數仍然不少,然而翻開國民黨參選人馬英九和民進黨參選人謝長廷的兩岸政見,從大陸投資上限、兩岸直航、金融業登陸、大陸資金和觀光客來台等,雖然內容各有差異,但惟一的共識,就是「開放」,換句話說,無論哪一位候選人當選,開放已是必走的道路,只是快慢的問題。

投資興奮點!
澤被營建、資產、百貨、觀光各產業


當新總統就職後,不論馬或謝當家,兩岸關係都將從劍拔弩張走向穩定,台股投資人也可跟著這股紅潮動能翻身。

以大陸觀光客來說,群益投信投資長王智民表示,即使來台陸客人次和香港相比,打折再打折,一年有三六五萬人次就好,平均一天有一萬人次留在台灣、七天六夜的行程來算,每周有六萬人次,就需要三萬個飯店房間才足夠容納。換算之後,也就是要有四十個君悅等級的國際飯店,才足敷容納這些貴客。

再以北、中、南三區域來說,北部就需要二十個以上類似君悅等級的飯店,但現在北部的國際級飯店數量屈指可數,遑論其他的購物商場、百貨公司等現有容納面積嚴重不足窘狀。

可以想像,陸客一旦可大舉來台,對營建、資產、百貨、觀光等各產業,將激發出驚人的想像力,「香港過去的十年繁榮經驗,可能是台灣未來十年的寫照」。目前全球投資機構最看好亞洲市場前景,而新興亞洲市場又以中國、印度最被看好,因此,能和中國的經濟連動愈密切的區域或市場,股市受惠程度也愈高。

分水嶺浮現!
科技業十倍速神話
已被「中國夢」取代


事實上,兩岸開放所產生的另一層深遠意義,是電子和傳產股價正式出現分水嶺,也就是說,「傳產上、電子下」將成為台股未來的投資大趨勢,箇中原因,就是過去科技業十倍速成長的神話,已經被「中國夢」取代。

兆豐國際投信投資長陳駿賢指出,電子股除了少數通路概念的公司外,受惠兩岸開放政策利益並不多,加上營收進入淡季,景氣連結較深的美股此時又積弱不振,雖然美國聯準會降息能夠刺激美股回溫,使得電子股能夠短暫止穩,但畢竟美國經濟趨勢確定是往下走,只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差別,因此電子股未來都將呈現反覆打底的狀態,可能需要一到二季後才能恢復活力。

更讓市場緊張的是,電子公司將在第一季財報正式將員工分紅和大陸新勞動合同法列為費用,以目前各家公司公告的比率來看,盈餘減少幅度在二○%至三○%之間,同時去年上半年產業景氣熱絡,在基期墊高的不利情況下,股價要大幅上漲,確實面臨極大的挑戰。

反觀民進黨這次立委敗選,為了贏得總統大選,勢必在兩岸開放議題上與國民黨「競價」,爭取中間選民認同,加上二月一日由國民黨主導的新國會組成,兩岸政策推動會更為積極,這對中國收成、航空、金融、營建資產股都是大利多。因此即使短線相關個股漲多有拉回的壓力,但長線因開放帶動的資產回升題材會持續發酵。從現在的時點來看,「遠離美國,向中國靠攏,」仍是二○○八年台股不變的投資主軸。

延伸閱讀

「若不是為了給女兒念大學,我現在就可以回印尼了...」外籍看護來台近10年:我不要女兒和我一樣

2023-12-14

拚命工作卻只陷入沒餓死的窮忙地獄...一個北漂上班族的窩居金錢試驗:週休5日後,我過得還不錯

2023-03-15

同樣是上班族,為何我離百萬年薪那麼遠?資深打工人3點觀察:職場裡那些高薪人士都做對了什麼事

2023-11-08

為什麼東南亞移工這麼喜歡直播?在台工作逾10年,印尼看護道出異鄉下的打工人心聲

2022-12-07

她離開印尼時2歲大的女兒,如今已經22歲...替90歲獨居父親的找看護之路:我希望她能選擇我爸爸

20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