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從需要變成想要

從需要變成想要

生活理財實驗室-平凡媽

聰明理財

2013-07-30 13:52

原本平凡媽心裡的劇本是這麼走的……

準備好愛心早餐,開心的叫姐妹們起床,一起吃早餐的時候,聽著音樂,「不著痕跡」的鼓勵姐姐,面對今天的比賽「放輕鬆」。

結果……

看到姐妹門口,姐姐從學校拎回來,混雜著文具、垃圾、通知單、上學期課本,甚至是食物的袋子,想起自己已經因為現實狀況而放水兩次的最後通碟,平凡媽內心開始冷靜的自我對話,衡量過所有能想像的利弊得失後,決定狠下心換一套劇本,於是在姐妹們如常開心的起床後,一場哭鬧劇上演。

妹妹先上場成為主角。

「妹妹,你從荒野包包清出來的東西,都丟到垃圾桶了哦!」媽媽邊說,妹妹邊傻了一下才慢慢回神。
「我的石頭呢?」那些石頭,是妹妹辛苦從大自然裡撿下山揹回家的,但回家後就連同包包裡的衣服和玩具,在整理完食物和水壺並收好袋子後,被丟在客廳地上丟了3天。
「我要我的石頭……」妹妹開始狂哭耍賴。媽媽放下在哭的妹妹,挌了一句「你既然不愛你的石頭,把它當垃圾亂丟,媽媽自然也把它當垃圾放回大自然裡,下次撿東西,回家後請收好。」然後決定轉移焦點,逕自轉身變成問姐姐:

「姐姐,你看到地上的那些東西了嗎?」
「那是什麼?媽媽,袋子怎麼不見了?!」
「我清掉了啊!不是說好今天早上我還看到它,就會被我清掉嗎?這些東西是我撿起來,『我』還可以用的。」媽媽心平氣和的說完,但姐姐已經開始伸手去搶東西。
「請放下,這些東西是我撿到的,是我的,如果你不放下,只是讓我下一次直接丟掉或收起來,根本看不到他們。」
「我不要……」姐姐開始大哭。隨著姐姐哭聲泛濫,妹妹安靜了下來。
「以後這些東西如果需要使用,請用自己的零用錢買,它們都不再是『需要』,媽媽不會再買給你,他們都已經變成『想要』,我把清單貼在門上了。」媽媽繼續說
「我不要!」姐姐死命的把所有東西都抱上身,抓得緊緊的,平凡媽嘴裡邊說:「請你想清楚,自己把東西交出來,不然,我一個一個拿回來!」邊動手去拿姐姐揣得緊緊的東西。
「我不要……」姐姐繼續狂哭,媽媽心裡開始掙扎,這是不是會影響姐姐下午的比賽,但還是決定將原先決定的策略執行到底。因為比賽只是過程,生命原本就會產生許多影響變數,這過程和變數,也是姐姐人生要學習的課題,老天爺不會因為她要比賽,就讓原本該發生的事情延後發生。

平凡媽一一拿回姐姐抱在懷中的各個文具,直到最後剩下「爸爸特別帶著姐姐去買的,一組不便宜的好用圓規(媽媽原先只在文具行買個堪用的而已)」。

「我不要,我只要留圓規就好了,你不要拿走,這是爸爸買給我的!」姐姐邊哭邊喊,平凡媽繼續和姐姐扭在一起要拿回圓規,一點也沒有停手的打算。

「如果你這麼愛惜爸爸送給你的圓規,就不會把它跟垃圾和食物堆在袋子裡,隨便亂丟!」平凡媽相信,經過這一次的「練習」,姐姐會記得(或許同時記得媽媽對我那麼壞),並且更懂得如何愛惜她應該或真正愛惜的東西。

平凡媽拿到了圓規,姐姐也失去了所有。

一場哭鬧劇演完後,平凡媽始終心平氣和,理直氣壯的一一完成設定好的步驟,妹妹則在姐姐的抗爭下率先安靜下來,並且乖得像貓一樣,默默的去收好其他該收的東西,還天真的去跟姐姐說:「姐姐,我今天動作很快,不會讓你比賽遲到!(事實上是下午才比賽)」

姐姐呢?則在「已成定局」的結果下,很快的收起了哭聲和眼淚,回到現實(幾乎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因為同樣的轉換,在平凡家已經練習過不下千百次),安靜的準備好自己的東西,包括下午比賽要穿的衣服,按「日常程序」出門,並且毫無異議的,把媽媽從袋子裡撿出來的「發臭」食物,自己丟到社區裡的廚餘桶子裡。

姐姐「事後」的反應,對媽媽來說是很重要的觀察點。她的動作和情緒都讓平凡媽放心的鬆了一口氣,儘管我知道她心裡還有情緒,但我也相信,平常厚底累積的陪伴、愛和信任,以及堅定不移(例外都使得的很小心)的紀律和原則,已經讓姐姐在切割事件和轉換情緒上,有了一定的「復原」基礎。

會不會影響姐姐今天比賽的結果,對平凡媽來說一點也不重要,過程中學習到的抗壓,以及哭鬧後學習到的珍惜和收納習慣,對平凡媽來說才重要。如果不影響姐姐成績,這只是讓平凡媽更放心的知道,姐姐在這個過程裡,學習到了更多對她人生有幫助的事情。如果影響,那也只是提醒媽媽放慢腳步,別忘了還要給姐姐更多練習的機會。

就這樣,意外的,比賽的前夕,母女三個人上演了一套臨時劇本,也讓平凡親子理財實驗室的「需要」和「想要」清單,在沒有討論和談判,直接建立共識的基礎下,多了一個彈性的轉換機制。

下戲後的姐妹,正常的回到原本的生活軌道,正常的和媽媽親親抱抱說再見,但下戲後的媽媽,卻還站在舞台上,先告知爸爸這件事,讓爸爸晚上找機會開個後門,幫姐姐拿回圓規,再補充教育一下姐姐,同時,找適當機會,自己再跟姐姐,在正常的氣氛下,重新面對和溝通這個過程,因為每一個處罰的目的,不是處罰本身(丟東西),而是處罰過程中希望溝通和達到的結果(收納習慣和愛惜東西)。

戲演到此,仍不一定落幕,或許收尾的動作執行後,會接著舊戲再起新的橋段,或許確定姐姐學到了什麼,媽媽達到了目標,最後圓滿落幕,再啟新戲。教育小孩不就這樣嗎?劇本的框架大人設定,但是最終的劇情內容卻不是跟著大人走,而是跟著小孩走,脫稿演出的同時,往往也是最具挑戰卻最好玩的地方,只要父母永遠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起心動念,擺脫被過程中情緒控制的干擾,我想,這就是我對媽媽這個工作樂此不疲的最關鍵連結吧!

延伸閱讀

教師心聲:還剩多少熱情給學生

2016-05-12

交通難、設備缺他展開「宅配教學」之旅 熱血教師山路狂飆 只為停課不停學

2021-07-07

高校應戰>人力、新課種考驗5萬教師 校方、政府怎有效助攻?

2021-09-01

「夢想10年離開校園,7年就辦到!」退休大學教師43歲才存股,3步驟年滾70萬被動收入

2023-03-13

精華光學「抱上抱下」600萬獲利飛了,大學教師40多歲驚醒「還有一家4口要養 」...掌握賣股3時機,年領70萬股息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