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深度解析定存概念股 P.76

深度解析定存概念股 P.76

經過今年的大調整後,電子股與傳統類股占股市裡的資金比重終於回到較均衡的局面,過去幾乎一面倒向電子股的扭曲狀況,稍微獲得改善。面對此種前所未有的大調整,以及操作難度加高的階段,投資人的操作策略應如何因應?

股市有所謂成長股及價值股,一段時間成長股是主流,另一段時間價值股會成為主流,這就是股市的流行趨勢。不過,根據美國股市的調查顯示,以三十、四十年股市長期走勢來看,成長股、價值股兩者投資回報率的差異不大,最大的差別在有時成長股當頭、有時價值股稱王,追求短線的投資人,常常陷入流行趨勢的迷思當中。

一九九九年幾乎是成長股的天下,以電子股為主的成長股,吸納股市高達八成的資金,但自從網路泡沫化之後,投資人開始轉向價值股,並逐漸取代成長股,這兩者所呈現的走勢是,價值股平緩地上揚,而成長股則是激烈地上下震動,短線表現兩者差異很大,然而長期平均下來,投資報酬率就拉平了。

現階段投資人到底應該持有哪一種股票?此階段的選擇與整個大環境有相當大的關係。之前投資人對於網通股期望過高,不過後來卻摔得很重,經過成長股的震撼教育之後,大家對於成長股產生戒慎恐懼,不敢抱太高期望,注意焦點漸漸轉向價值股,兩者的投資比重,也拉到四五%在成長股、五五%在價值股。


適縮時代投資布局困難 中小型公司有機會出頭

由於全球景氣不佳、利率走低,通貨緊縮時代的投資布局相當困難,因為大環境不好,所以,資本額大、市價總值太高的股票,較難發展,因為這類公司需要很多養分才能生長茁壯,但是,大環境卻無法給與充足的養料,所以,這類公司會比較辛苦。但是,股本小、市值不高的中小型公司,由於不需要多少養分就能活下去,所以,反而有機會比大公司活得好。

公司經營如此,推升股市上升的動能也有同樣情況,由於目前市場資金動能紛紛退場,從美國共同基金最近不斷被贖回的情況可以看出,全球資產在股票的配置相對降低,也就是推升股市的資金動能退潮,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股本大的公司因為需要較多的資金動能,所以表現不易,反而籌碼較少、擁有特殊利基的中小型公司,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較有表現空間。

接下來,談談目前十分流行的定存概念股。「定存股」有些觀念必須要釐清。所謂「定存」,它的基本概念是零風險,本金不會流失,而且有些許的利息可以領,是穩定的投資工具。不過,股票再怎麼樣也找不到這種特性,因為股價一定會波動,會波動就表示本金是有風險的,不能保證完全可以拿得回來,所以,定存概念股的說法有點問題。

如果真要嚴格說起來,只能用行業是否穩定的特性、價格及股息回報不錯等等來做判斷,此類公司,應該不會具有爆炸性的成長。中華電信及中鋼算是較符合所謂的定存股,這兩支股票,在此時間點上,是一點點的風險,但股利又比定存好一點,最大的特性是「進可攻、退可守」,短波的差價可以賣,如果套牢的話可以領股息,是百分百屬於防禦型的股票。


不能本益比低就買 一定要了解經營者心態

再回到股票的原始投資本質,必須成長性及固定收益能力兩方面兼顧,如果兩者都能兼顧,投資人將會有很強的價格意識。房地產飆漲時,最明顯的是大家追逐增值的差價,沒有考慮固定收益相對偏低,這也正是成長股常有的問題;但相對的,定存只有固定收益,沒有增值及成長的誘因,所以好的理財方法要全部照顧得到。

這個時點,除了中華電信、中鋼的確比定存好,上、下檔空間都不大之外,裕隆、中華汽車也不錯。基本上,這兩支股票的固定收益不錯,價格波動區間比前兩檔來得大,另外,由於這兩家公司的市場已拓展至大陸,成長性及增值性相對增加,較諸中華電及中鋼的市場固定在台灣,似乎更有發展潛力。

裕隆及中華汽車與全世界的汽車廠相較之下,相對是小型公司而已,除了台灣這塊市場,只要能找到不錯的市場,就有機會成長,這跟前面提到大環境不佳下的選股策略是一樣的。裕隆、中華汽車在不景氣的時候,由於相對其他國際大廠規模小,所以需要的養分不多,因此,很容易生存,更何況它們都抓到了大陸市場,故這兩家公司可以活得很好,不過,股價短期漲幅不小,逢回再進風險較低。

此外,低本益比雖然表示固定收益比較好,但成長性相對不高,選股時不能本益比低就買,一定要了解主事者是否有企圖心,及是否為正派經營者,不會掏空公司資產,並考慮公司的經營策略是否正確。

未來幾年會是一段相對困難的時日,投資者最好忘掉過去繁榮的歲月,用戒慎恐懼的心態扎實經營。股價間相對價格的合理性會比較明顯,單一類股或題材的炒作訴求空間亦將相對受限。

延伸閱讀

新青安貸款催出首購買氣!剛需撐盤、內需溫和…台灣房屋:今年房市量微縮價緩漲收尾

2023-11-06

月薪3萬作業員靠新青安買房「還不出貸款」!一表看六都購屋得賺多少:買這縣市月薪要21萬

2024-01-06

如何利用「新青安房貸」把1250萬房產過戶給兒女,省下贈與稅?代書提醒銀行核貸1細節:別被國稅局盯上

2024-05-16

新購屋平均房貸970萬又拉高,關鍵是新青安?補貼後利率最低,已逾4萬人申辦…為何說「別為貸而買」

2024-05-23

「新青安貸款」首購都在辦!5大銀行上季新承做房貸創同期新高,房市有點過熱?央行這麼說⋯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