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彩色手機當紅 LED成產業新趨勢 P.100

彩色手機當紅 LED成產業新趨勢 P.100

發光二極體( LED )屬冷性發光, 耗電量低、元件壽命長達十萬個小時以上,無須暖燈時間、反應速度快,加上其體積小、適合量產,因此目前已普遍使用於資訊、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指示器與顯示裝置上。

全球 LED 背光市場規模從二○○○年的三.二七億美元到二○○一年的三.六億美元,成長一○%,占高亮度 LED 營收的三一%,是高亮度 LED 中需求最大的,主要需求則來自手機、PDA 與數位相機,而手機背光源的應用市場則是二○○三年高亮度 LED 最被看好的市場。明年 PDA 及數位相機需求各達一五八八萬台及二七四八萬台,加上明年全球手機預估出貨達四.二億支,至少有三十億顆以上的高亮度 LED 需求,市場規模將達四.八億美元,較今年成長二○%。

目前最流行的背光源顏色是藍光, 因此藍光 LED 的需求增加了許多,但二○○二年被稱為「彩色手機元年」,加上諾基亞宣稱將在二○○三年將彩色手機產品比重提高到五○%以上,彩色面板的背光源需要用到白光,因此以白光當成彩色手機之背光源已成為產業趨勢,未來的需求會更大。


白光 LED 需求大增──照明應用成未來潛力所在

二○○三年全球彩色手機需求將達一.三至一.五億支,占全球手機出貨的三○%至三五%, 市場規模達台幣一百億元以上,因此白光 LED 需求將大幅增加,但目前全球白光 LED 產能及多數專利還掌握在幾個大廠手中, 即使國內外大廠擴大產能, 二○○三年白光 LED 仍有供不應求的可能,LED 出貨量已是數一數二的台灣廠商應至少可拿下一○%至二○%的市場, 預估由於明年白光 LED 的成長,將可使國內一線的 LED 相關廠商至少成長三○%。

就產業應用面來看, 二○○三年 LED 產業成長重點會在手機背光源應用上,但等白光手機普遍後,除非手機市場再出現殺手級產品,否則未來成長應會減緩。但在使用於照明設備的 LED 技術尚未成熟前,車用 LED 市場則最被看好。 LED在汽車市場的主要成長動力是替代原有指示燈及燈泡照明,一輛車若把照明全部換成 LED,以每年汽車出貨量為六千萬輛來計算,則一年在汽車市場有一百二十億顆 LED 的需求,單位使用量遠超過手機背光源, 加以每年穩定的新車需求,未來市場的潛力絕非背光源應用所能比,國內廠商如東貝在此領域已耕耘數年,二○○三年應可開始取得大量訂單。

此外, LED 照明雖然預估僅占今年所有高亮度 LED 的六%,但在國際大廠開始釋出專利及各國政府陸續成立國家級研究機構後, 白光 LED 的發展將會快速提升, 或許有機會在二○○五年開始取代部分的一般照明燈光,這才是 LED 產業最大的成長機會。


晶電、國聯、億光、宏齊、佰鴻跨入白光生產封裝

在藍光需求強勁且供給吃緊的情況下,目前國內廠商也紛紛轉入藍光氮化物晶粒的生產,預估二○○三年起國內藍光因產能增加及量產良率提升,供給將明顯增加,加上國外廠商也有新增產能,價格競爭壓力勢難避免,明年下半年藍光晶粒就有可能供過於求, 所以轉進生產白光用 LED 晶粒及封裝才是獲利的保證,今年國內一線廠如上游的晶電、國聯及下游的億光、宏齊、佰鴻等都已跨入白光用晶粒及 LED 封裝生產,今年雖無法有較大的獲利貢獻, 預期明年應可享受先行者的獲利優勢。

不過目前生產白光 LED 採用藍光晶粒加螢光粉封裝為最普遍的方法, 由於牽涉到日亞化的專利, 在日亞化專利尚未到期的情況下,國內廠商對白光 LED 的出貨都較為低調,近期市場雖傳出日亞化將與國內下游廠商洽談授權生產的消息,但因日亞化的白光專利為數不少,且須支付的權利金恐怕非單一廠商所能負擔,因此日亞化的授權是否如市場預期能在農曆年前解決,仍待觀察。


日亞化授權態度軟化──國內廠商可望進軍日歐市場

不過由日亞化近期對授權態度軟化的情況來看, 日亞化也看出未來白光 LED 市場廣大,釋出專利以取得在白光領域有更大的市占率及影響力,以往台灣廠商因專利問題,僅能進軍大陸與韓國等二線市場,對於使用需求高但較重視專利議題的日本及歐洲市場,只能拱手讓人,若取得日亞化授權則可進軍日本及歐洲市場。其次,彩色螢幕手機已是未來手機出貨趨勢,取得授權將有利於產品被國內手機代工廠或國際 EMS 廠採用,整體而言, 取得授權對國內廠商未來的產品品質及市占率的提升有相當助益。

就明年的 LED 產業前景來看,由於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對國內 LED 產業上中下游龍頭廠商而言,明年營運的成長契機會較今年更加強勁。已進行垂直整合的中上游廠商在明年上半年藍光晶粒可能仍吃緊的情況下,可享有較佳的成本優勢,且因上游產業進入障礙較高,產品的降價壓力相對較小,獲利率將可維持,而進入障礙較低的下游封裝廠則因國內 LED 廠一窩蜂搶進生產藍光 LED, 預料明年殺價競爭的情況應無法避免,對獲利的衝擊較大,不過國內的下游一線廠今年都已開始進入白光 LED 的生產,明年可避開部分的價格戰場, 營運成長將更值得期待。(本文作者為富邦投顧研究員︶

延伸閱讀

中颱卡努長胖,這2天最靠近!侵不侵台「都像颱風天」...最新路徑曝,這天起「雨下不停」

2023-07-30

他辦31張信用卡「總額度557萬」,收入職業曝光...辦幾張算多?關於「信用評分」該知道的幾件事

2023-07-30

拿開山刀除草開路、年復育千隻小海龜…信義砸67億沙巴蓋飯店!「一號員工」周俊吉二公子拓荒記

2023-11-22

麥當勞雙人餐99元?她臉書下單優惠券,4分鐘慘被盜刷10萬…掛失時間是關鍵,養成信用卡「7習慣」

2023-07-27

8種床蝨、細菌在飯店最愛停留位置!選白色床單比較安心?沙發鋪毛巾再坐?7個防堵方法必看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