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黃森煌堅持五年 今年大賺一個股本 P.58

黃森煌堅持五年 今年大賺一個股本 P.58

林宏文、劉志明

股債前線

2003-10-23 10:19

熬過虧損、減資、增資,到今年可以大賺一個資本額,原相科技股價大漲到一六○元。原相科技反敗為勝的故事,令人眼睛一亮,董事長蔡明介與總經理黃森煌是怎麼辦到的?

每個月下旬,原相科技總經理黃森煌都會帶著七、八位主管,與董事長蔡明介開會,隨時調整及改善公司的發展方向。從五年前原相創立至今,這種月會已連續開了五年,從未間斷過。

如今,原相熬過了大幅虧損及減資、增資,到今年可以大賺一個資本額,興櫃股價則從三、四十元大漲到一六○元。首度接受媒體專訪的黃森煌強調,﹁原相今年可以賺錢,算是經過一波波驚濤駭浪,得來不易,很驚險,也有點意外。﹂

聯電覓才 黃森煌意外出線


原相科技的前身,是一家美國的華人設計公司 CondorVision ︵ Condor 是兀鷹之意︶,這批團隊主要來自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的 JPL 實驗室。 一九九八年, CondorVision 創辦人認為 CMOS ︵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 IC 產品要成功,與半導體製程的關係相當密切,因此便回台灣評估晶圓代工廠;後來聯電決定投資,派蔡明介負責管理並擔任董事長。

當時,蔡明介飛到美國實地了解公司的狀況,得到的結論是公司技術不錯,但未來若要成功,一定得把公司搬回台灣,並與聯電的晶圓廠緊密結合。於是,蔡明介積極物色總經理,幾經思考,便想到以前的老同事黃森煌。

黃森煌是聯電創立時最早的員工之一,當時吳宏仁︵現為聯電董事及聯日半導體公司總經理︶擔任晶圓廠副理,黃森煌則是吳宏仁手下五位主管之一,負責製程整合及良率。黃森煌後來離職赴華隆微擔任晶圓廠廠長,後來又兼任華隆微轉投資的華瑞總經理,在華隆微集團服務長達十年。

接到老同事的邀請,黃森煌相當納悶:﹁原相是 IC 設計公司,我的專業則是半導體製程,對 IC 設計可說是門外漢,我還特別再問蔡明介,你是不是搞錯了?﹂

事實上,黃森煌在華隆微服務時,就已經充分了解,台灣要發展影像感測產業是一項超高難度的任務。當時,華隆微是國內少數除了工研院之外,惟一投入 CCD︵感光耦合元件︶開發的民間企業,有一次黃森煌接待來自日本夏普公司的半導體部門主管,這位主管在離去前,把黃森煌拉到旁邊偷偷地說:﹁我勸你們不要做,因為這個東西真的很難。﹂這位主管後來還當上夏普的社長,當時他的一席話,讓黃森煌至今都還記憶深刻。

起步受挫 建立團隊研發實力


也就是因為充分了解這個產業的艱辛,面對蔡明介的邀約,黃森煌推辭再三,但是蔡明介認為,要進軍 CMOS 產業,必須借助半導體製程技術的密切配合,雖然黃森煌對 IC 設計並不熟,但美國團隊及蔡明介本人都是 IC 設計的專才,若搭配黃森煌深厚的半導體製程經驗,打通從設計到製造的關節,企業的目標才可能落實。就因為這個理由,黃森煌終於被蔡明介說動,於一九九八年七月接下原相總經理職務。

不過,接手原相的前兩、三年,黃森煌可謂吃足了苦頭。他先在台灣招兵買馬,透過蔡明介與交大電子工程系教授吳重雨的關係,從吳重雨的實驗室找來幾位研究類比訊號的專才,加上與美國公司團隊的合作,逐步建立本地團隊的研發實力。由於過去台灣完全沒有經驗,早期原相幾個產品都做得很不順利,只能不斷地檢討改善,黃森煌坦承,那幾年產品老是﹁不 work ﹂︵無法運作︶,讓他深感挫折。

不過,在蔡明介與經營團隊不斷地努力,加上與晶圓廠結合的策略得宜,一年後,原相便把美國公司併入台灣公司;再隔一年,美國遇到二○○○年的網通泡沫,人才非常不好找,而台灣研發團隊的技術實力又已經逼近美國的團隊,於是原相便決定解散美國公司,全部交由台灣公司接手,二○○○年第四季,原相也首度創造了一千三百萬元的營收。

二○○一年,原相全年的營收成長三倍達到五千八百萬元,○二年營收再成長到三億六千萬元,但累計美國及台灣兩地虧損的金額已達四.一億元,為了改善公司資本結構,公司決定辦理減資,股本從五億元減資到三億元,再以溢價二十三元增資到四億元。

倒吃甘蔗 減資後展現爆發力

黃森煌說,原相科技去年辦理減資時,其實已經看出今年的成長性會不錯,﹁減資只能辦一次,我們當然很慎重,去年五月進行減資時,公司已達損益平衡,七月再辦增資,一路走來其實有如倒吃甘蔗,愈來愈順利。﹂原相透過減增資,一口氣打掉四.一億元的累計虧損,當時原始股東怡和創投甚至還表態,希望全數吃下別人放棄的股票,讓減增資的計畫順利完成。

不過,今年原相的業績成長性大幅超前,其實還是讓經營團隊感到些許意外。原相去年營收為三.六億元,今年預估可達到十七億元,而且單月營收從元月的六千萬餘元,一路成長到九月的二.○五億元,營收成長曲線有如旱地拔蔥,也將原相的股價一舉推升到一四○元,成為今年最熱門的大飆股。

蔡明介說,原相的竄起是有點戲劇性,不過關鍵仍在於團隊的基本能力不錯,以及選對應用產品。展望未來,由於數位相機及手機市場空間仍然很大,成長性應該還是不錯。

對於公司目前的成功,黃森煌把功勞歸給蔡明介,﹁ M.K. ︵蔡明介的英文名︶很厲害,大方向抓得很好,每個月月會,都能夠很快地指出我們的缺點。﹂

光學滑鼠大放異彩 侵權威脅陰影仍存

若從產業面來看,原相的成功關鍵在於原相緊釘著產品應用做開發,而不像一般美國 IC 設計公司專注於新技術的開發。黃森煌說,﹁我們針對光學滑鼠及數位相機等應用做開發,每個產品推出後,就要求營收持續增加,但許多矽谷公司追求新技術的推進,以便向創投募到更多錢。﹂

目前原相的光學滑鼠產品月產量已突破兩百萬個大關,如今已攻占全球兩成的光學滑鼠市場,營收比重高達五成以上,僅次於市占率達八成的美商安捷倫。不過,由於光學滑鼠的專利大多掌握在安捷倫手上,不時傳出安捷倫要告台灣晶片廠商侵權的消息,其中又以原相首當其衝。黃森煌說,原相早已做好準備,並多次委請美國專利公司研究,這些公司最後的結論都是原相並沒有侵權。

不過,與原相同為競爭對手的銳相科技,就抱持比較悲觀的態度。曾經是台灣飛利浦公司總經理、目前擔任銳相科技副總經理的林捷昇認為,根據他們的研究,美商安捷倫在光學滑鼠的專利權高達兩百多種,他並不清楚原相科技如何避免侵犯國外廠商的專利,如果搶占市場的動作繼續威脅安捷倫的地位,雙方訴訟可能很難避免。

林捷昇強調, 目前單純以數位相機與手機相機的 CMOS IC 產品來看,銳相營收達十億元台幣,仍是國內 CMOS 大廠,未來該公司將到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因此未來與原相科技在爭 CMOS 設計的勝負,恐怕還很難說。

目前在全球 CMOS Sensor 占到很好戰略位置的原相科技, 許多業界人士都樂觀預估其能繼聯發科成為上櫃股王,不過黃森煌強調,這個行業有三種競爭對手,一是 IC 設計公司,二是整合元件製造廠︵ IDM ︶, 三是 DRAM 廠,原相最擔心的不是前兩者,反而是第三種競爭者。

﹁即使原相現在業績不錯,但每次想到美光這種競爭對手,我還是常常晚上睡不好覺。﹂黃森煌說,DRAM 廠若把 CMOS Sensor 拿去填產能,產量會多到嚇死人, 像幾年前南韓海力士︵ Hynix ︶一座六吋廠連續生產兩個月,就可以產出一千萬顆 VGA Sensor 晶片,是當年全球整年的需求量。 兩年前, 美光合併一家Photobit 公司,取得 CMOS 的技術, 現在應該也已整合完成,假如 DRAM 市場持續低迷, 美光也可能進入 CMOS IC 市場,﹁這將會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戰爭,我們絕對不敢掉以輕心。﹂

延伸閱讀

遠東SOGO進駐大巨蛋,徐旭東首次透露4.2萬坪營運規劃:要做東南亞No.1

2022-11-04

巨頭備戰》改裝樓面、快閃店創造新意 SOGO深化年輕客群 東區百貨一姊 劍指五百億年營收

2023-09-27

橘焱胡同以數據帶動傳統餐飲業 找出市場期待的創意新品

2022-11-10

讓很會賺錢的SOGO,變人人信賴的百貨!黃晴雯擁「神隊友」讓工作做得燦爛:妳若盛開,蝶自來

2023-03-07

大巨蛋測試賽免費門票90秒搶光 比扯鈴還扯!黃牛網路喊價破萬 北市府挨批擺爛護航

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