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盈餘成長帶動景氣 明年仍是多頭年 P.134

盈餘成長帶動景氣 明年仍是多頭年 P.134

統一安聯人壽基金經理人江志豪,曾任職群益證券研究部、倍利投信基金經理人,擅長市場操作策略分析,過去績效表現良好。對於明年台股走勢預測,他認為多頭可期。

二○○○年股市泡沫過後,今年堪稱多頭反彈最鏗鏘有力的一次。

除了美國經濟數據否極泰來外,德、法、義等歐洲主要經濟體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由黑翻紅;日本經濟正成長為結束通貨緊縮帶來曙光;加上中國大陸等新興市場表現亮麗,都指向○四年全球股市將進入由盈餘成長主導的景氣行情。 MSCI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調高台股權重只是時間問題,預期將吸引超過三百億美元以上外資流入台股,各產業的大摩股則是外資最愛,在近期回檔整理過後,明年再領風騷的機會不小。

在國際匯市方面,美國放棄「強勢美元」的心態不言可喻,人民幣、日圓及歐元皆有升值壓力,但人民幣短期內不可能升值,連帶壓抑日圓的升勢。至於歐元今年以來漲幅接近兩成,歐洲央行表示,在歐元匯率未升破一‧三五美元前,不會有進一步阻升動作,預料歐元仍有升值的空間。


歐元強勢 帶動網通、NB、電信與汽車零組件產業

歐元儼然成為當今最為強勢的主要貨幣,歐洲概念股可望於明年發酵,以歐洲為市場的廠商將受惠;歐元升值將除了增加廠商毛利率及匯兌收益外,更可刺激消費。而進軍澳洲市場有成的資訊通路大廠聯強也表示:「澳洲市場在澳元大幅升值後的二至三季,出現大幅成長。」因此預料歐洲市場明年成長可期。

長期經營歐洲網通產業的居易、合勤、盛達及友訊等廠商受惠最多,除了匯兌升值優勢外,歐洲電信公司早期積極布局 ISDN 網路(整體服務數位網路),為求回收建設成本,廠商對 ADSL (非對稱數位式用戶線路)等寬頻服務興趣缺缺。但眼見日、美及亞洲地區寬頻市場大幅成長, 今年則轉趨積極,1&1、T-Online等 ISP (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公司的業績與股價出現倍數成長, 明年持續成長動能仍強,國內廠商也同步受惠。

根據 IDC (國際數據資訊)統計, 歐洲今年前三季筆記型電腦成長幅度居全球之冠,顯示歐洲 IT 市場成長動能陸續爆發。宏碁過去兩年積極轉型在今年已見到成果, 第三季歐洲筆記型電腦市占率已超越 DELL,僅落後 HP 成為當地第二大品牌,預期第四季可望登基。其他如明基、華碩等廠商產品,在歐洲也有相當市占率,也是歐元升值的受惠者。

另一方面,歐洲科技產業強項「電信產業」,可望因貨幣升值壓力而加速委外代工。諾基亞、西門子及阿爾卡特等手機廠商委外代工比例偏低,明年可望加速,對宏達電、華冠等國內手機代工廠商有利。至於汽車零組件則是另一個可觀察重點,半導體、車用液晶螢幕、LED (白色發光二極體)車燈,等都是國內廠商可望爭取的代工產品。


科技股反彈持續 數位家庭產業挑大樑

美元貶值也間接帶動原物料價格上漲,石油、黃金已取代美元,成為最佳的避險工具,漲勢更一路蔓延到貴金屬及乙烯等石化產品上。紡纖、紙漿、鋼鐵等產品價格也展現強勢、淡季不淡,點出供需轉變的趨勢,對於塑化、紡纖、鋼鐵等原物料產業將有明顯助益。

科技類股在○三年表現優異,那斯達克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超過四成五,遠勝道瓊及史坦普爾五百指數,引發投資人保守心理。也由於市場對科技股的謹慎態度,使得股價漲幅雖大,但脫離基本面的瘋狂追價買盤尚未出現,預期科技股本波段反彈仍將延續,而主角由數位家庭產業擔綱。

雖然市場一再強調明年企業支出將明顯復甦, PC 換機潮將陸續出現,但筆者以為,對於企業支出的過度期待恐將落空。企業在二○○○年過度擴張中受傷慘重,至今仍奉行「接到訂單再擴產」、「提高生產力與產能利用率,遠比擴充產能重要」法則,這也是為什麼半導體協會雖大聲疾呼「明年半導體將缺貨」,但廠商對增加產能動作仍興趣缺缺,也是明年企業採購成長有限最佳證據。

平面電視、DVD 燒錄機(錄放影機)、數位相機、彩色手機、寬頻設備、無線區域網路等需求日增,加上產品價格加速下滑都有助於產品普及,消費者才是這一波科技產業復甦的帶動者,國內廠商也可利用在資訊產業的優勢,跨足數位家電產業,半導體、零組件及組裝產業等,將是未來的明星產業。


金控獲利動能堪慮 留意三大警訊

被視為政策作多工具的金融股,在連續兩年大幅打消呆帳過後,明年的獲利成長可期,也成為近期市場關切的焦點。有三大方向值得重視,首先是債券市場觸底反彈機會大。部分金控公司今年獲利來自出售債券的資本利得,就算明年債券殖利率不反彈,再下探空間也不大,金控公司今年將高收益債券獲利了結後,明年獲利成長的動能將受限。

其次,在於金控合併對獲利的稀釋。金控合併的換股比例,消滅公司多享一定程度的溢價空間(相較於市價),存續公司的股本有過度膨脹之嫌,對獲利自然產生稀釋的效果。最後,則是南韓 LG 的效應。南韓在金融風暴後的改革獲得舉世稱許, 不但還清 IMF (國際貨幣基金)的借款,更產生了三星等國際級的大企業,但 LG 信貸公司前不久爆發信用卡壞帳過多而陷入財務危機的消息,對於國內金控公司積極開拓消金市場無疑是一大警訊。

投資人不應當過度放大金控公司明年的獲利,對其壞帳比例、提列壞帳準備等數字的檢視更不可掉以輕心,再評估金控公司在各項業務的發展,才可真正的汰弱留強,找出明年的潛力股。

延伸閱讀

投資廣達、緯創,不如直接買輝達!他不到40歲身價上億、年年賺30%:2招找出便宜好股票

2023-08-24

00940傳募爆1400億元,可能會有「流動性危機」?金管會提數據:兩個最大風險要注意

2024-03-14

00940連師父都搶開戶買…台灣人的錢遠比想像多!謝金河:錢多只能往2條路「ETF規模會續升」

2024-03-15

當00940成分股走跌,會發生什麼事…買高股息ETF有7個雷區別誤踩:誰敢保證8%殖利率?

2024-03-17

瘋了!00940讓他想起25年前慘劇...投信董座都跳下去接單,掛牌後卻賠死:今日業績將是明日業障

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