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高本益比的迷思要調整」 P.66

「高本益比的迷思要調整」 P.66

2004-08-05 14:05

股市低迷,行政院長游錫堃要金管會在適當時機推出適當政策,回復投資人對股市的信心。出身外資的金管會主委龔照勝從改革發行市場做起,希望重建投資人對台股的信心。

上任金管會主委剛滿月的金管會主委龔照勝,一個月來忙著開會、修法、應付媒體,幾乎每天都加班到晚上九、十點,周末假日還要加班面試新進同仁,期間,又碰上市場爆發博達案、債券基金擠兌,股市又低迷不振,龔照勝忙得像救火隊隊長,忙歸忙,他還是充滿自信地說,給他一個月,他將會給市場耳目一新的感受。

對於資本市場的改革,龔照勝計畫從發行市場調整起,上周四先召開承銷制度改革工作小組首度集會,會中對開放新股上市——三到五天漲跌幅不設限、用例外管理培養出一到三家主要承銷商等做法已有共識,按照龔照勝的想法,甚至連財務預測制度都要拿掉,未來發行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櫃,將仿美、法制度,讓公司先取得證期局核准,然後再決定是要向證交所申請上市、或是向櫃買中心申請上櫃。

龔照勝承諾,這些嶄新的想法將在一個月內化成提案,向市場報告。以下是本刊針對台股本益比偏低等議題,專訪龔照勝的摘要。

論低本益比
「現在市場是在做正常修正」


問:很多人認為目前台股本益比偏低,憂心台股本益比偏低將成為長期現象,你的看法如何?
答:本益比是相對的概念,企業的每股盈餘上揚,股價卻未反應上漲,有可能是因為國際的因素,第二季以來中國的宏觀調控就讓市場對未來的經濟成長產生疑慮。然而,從投資的角度看,本益比下滑,反而應該是進場時機,照說應該是對投資者有利才對。

至於台股以往呈現的高本益比現象,我認為是一種迷思。過高的本益比可能是「炒作」、也可能是「狂熱」,現在只是回歸基本面,就像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前大家都在追求兩位數的成長,否則就是衰退,但是,在國外年度經濟成長率能有四到五%就是很好的成績。因此,在我來看,現在市場是在做一個正常的修正,美股的本益比不也在向下調整嗎?就算與香港股市比,台、港兩地股市的本益比差距也不大。

問:博達案之後,市場有很多檢討的聲音,很多人認為台股公司治理若能加強,應該有助本益比提高,金管會是否會推出一些具體的改革行動?

答:在這次對會計師從嚴做出規範時,我才發現,我國的會計師法已經二十六年沒有修訂過了,很多不合時宜的規定和法令,金管會一定會帶頭整理,一些馬上要推動的改革,例如承銷制度的調整,我已經限期一個月內工作小組要提出報告,未來如果調整行政命令就可以做到的改變,我希望半年內做到,至於要跨部會協會的方案,我的目標是要在兩年內完成。

以公司治理來說,這是世界趨勢,台灣過去在這方面管得太鬆,連馬來西亞都比台灣嚴,依我看,股價不好,不能希望政府出手護盤,必須要讓投資者恢復持股信心,讓市場機能去運作;要讓投資者有信心,加緊做好公司治理、聘請好的獨立董監事,對股價絕對有幫助。長期來看,本益比高但是弊案多的市場,不是我們要的,我們希望建立一個透明運作、有專業責任、遊戲規則明確的市場。

談金融中心──「引導資金回流是成敗關鍵」

問:政府不斷宣誓要成為區域的金融中心,你認為鄰近國家哪些是可以學習的對象,台灣的優劣勢又如何?

答:值得台灣借鏡的區域金融中心,第一是香港,第二就是新加坡。從這兩個國家成功的案例看,要想成為區域中心,一定要給條件吸引資金流入。台灣的優勢在擁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香港就吸引了大量的台灣資金流入,如何引導這些資金回流,將是台灣成為區域金融中心的關鍵,這個問題牽涉到稅賦的調整,我預計九月分會和財政部溝通這方面的問題。

另外,或許大家沒有注意到,我國的勞工退休基金規模已經比中國的社保基金還大,未來在勞退新制推動後,還會持續增長,擁有這麼豐厚的資金,我認為我國具備發展為籌資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的條件,我們不是要發展成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的中心,因此將有別於香港作為一個外匯交易中心和衍生性商品中心的地位。

未來搭配政府政策,再培植出一到三家具有區域經營實力的主要交易商(key player︶,我相信這個目標可以達成。

問:過去碰到股市不好,政府就會辦海外招商說明會,現在台股本益比這麼低,金管會是否也會辦類似的活動?

答:股票漲漲跌跌,外資本來就會有進有出,關鍵是資金是否有異常進出。如果把台灣和區域內其他市場比較,我國吸引外資的數量仍是屬一屬二,而且台灣企業的「股票故事」(equity story)不錯,加上政府力行自由化,讓法規鬆綁,比起韓國,我們就多吸引了不少外資。因此,我希望大家要看一個合理時間內外資是淨流入、或是淨流出,目前外資對台股仍是淨流入,大家不需要太悲觀。

至於招商活動,通常外資決定是否投資某個市場,一定先看市場的前景,再看自己是否有利可圖,我個人目前和外資溝通順暢,而且正在推動的國際化、自由化理念,很容易引起外資的共鳴,所以短期內不需要辦類似的招商活動。

問:另外目前金控公司每月公布獲利數字,造成旗下銀行、壽險公司在股市投資被迫都得追求短期績效,金管會是否會對此進行調整?

答:金控公司的管理我們正在檢討,過去只是由銀行局下面的一個組在管理,負責官員對保險、證券可能比較沒有概念,所以,我現在要求金管會下面的四個局要進行人員輪調,未來金控管理才能兼顧保險和證券等不同的面向。

至於要吸引這些機構投資者增加對股市的投資比重,我們必須先健全市場,才能鼓勵這些機構把資金導入。而且銀行吸收的是大眾資金,保險公司的資金也有兩塊,一塊來自股東,一塊是保戶繳給公司的,這些來自大眾的資金在保險公司和銀行動支時必須受到嚴格的限制;同時,金管會也一定會建立退場機制,以保護存款人和保戶的權益。

延伸閱讀

台積電收909元天價!3大法人買超165.8億…半導體5月營收好壞?陸行之:17家超預期,5家「沒這麼優」

2024-06-12

輝達黃仁勳掀AI熱潮!家長憂「該讓孩子提早學嗎」…葉丙成給建議:先讓自己成為願意使用AI做事的人

2024-06-10

輝達研發中心落腳處未定,台灣分公司先搬家,砸29億租10年,離黃仁勳超愛的夜市有多近?

2024-06-07

他花31萬買輝達,抱10年「如今飆破8400萬」!身價跟著黃仁勳翻倍,曬一圖爽喊:謝謝NVIDIA

2024-06-09

00929、00943、00946...月配ETF誰報酬最好?「科技版919」能買?存股哥3點教戰:確保大漲不會輸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