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茂矽、德士通的長投內容大有文章

茂矽、德士通的長投內容大有文章

半年報開始實施合併報表已邁入第二年,超過一千家上市櫃公司編製申報,比去年增加近二成,顯示企業轉投資行為愈來愈普遍,投資人也愈來愈難掌握公司基本面的變化,惟有細讀合併報表,才能了解所有財務數字的真貌。

九月的台股,格外詭譎多變。不斷上演的紅綠對抗戲碼,牽動台股的敏感神經,使得券商號子裡的行情看板,同樣在紅(漲)綠(跌)之間拉鋸角力。不過就在投資人將目光關注在政治紛爭時,超過一千家的上市櫃公司已完成半年報合併報表的申報,其結果和母公司財報是否形成巨大差異,也將具體呈現在投資人面前。

企業之所以要編製合併報表,主要是藉此將轉投資透明化,讓股東和債權人可以充分掌握企業的營運全貌。

也就是說,將公司外部人原本只能看到的長期投資和投資收益,化身為母子公司間資產、負債、營收、營業成本等等科目的合併,公司管理階層經營的良窳,也就立刻一目了然。


茂矽的長投複雜難以釐清

合併報表既然是母公司長期投資的衍生品,照理說,合併後的長投餘額應會跟著減少,甚至變成「零」,像從事醫療健康器材的喬山,母公司財報的長投占總資產高達五六.三一%,合併後長投就完全消失,子公司的資產與負債全數都歸入合併報表,對股東來說,透明程度自不在話下。

同樣的道理,印刷電路板績優生健鼎,原本占總資產四六.二四%的長投,也在合併後「化為烏有」,其他像柏承、瑞儀、育富、南電、正峰工,都值得給予掌聲。

不過也有上市櫃公司母子公司財報合併後,長投金額仍居高不下,例如茂矽、德士通、聯華、金寶、矽統、龍邦等,合併後長投占總資產比率依舊超過五○%,投資人想理解長投背後的「長相」,恐怕還得進一步深入了解箇中原因。

以茂矽來說,母公司的長投金額為一六一億元,合併後只有小減六億元,占總資產仍高達六六.二七%,且比去年同期增加約四%,看不看合併報表似乎沒什麼分別。

而仔細觀察茂矽合併報表內的子公司,除了茂德、南茂等耳熟能詳的公司外,占有長投很大比率的Giant Haven、恩威國際、寶德等,都是外界較陌生的控股或投資公司。

而另一子公司茂福開發雖然營業項目為租賃、人力派遣,但名下的層層轉投資不少,而且同為寶德投資的大股東之一,投資人在分析茂矽基本面時,免不了得大費周章研究一番。


德士通的連動債券匪夷所思

至於從事網路電話業務的德士通,長投金額占總資產比率也超過六成,不過該公司的狀況和茂矽迥異,並沒有一連串子公司,而是將資金擺放在「利率連動債券」,德士通第二季合併後的資產總額不過七.七億元,但投資連動債券的金額就將近五億元,令人瞠目結舌。由於債券無法和母公司編製合併報表,也間接造成長投比率偏高。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連動債發行期限長達十年,加上是反浮動利率債券,在市場利率走高下,提前贖回已無法避免損失。究竟這些債券的發行條件有什麼誘人之處,讓公司願意花大把鈔票如此「愛戴」?

根據第二季合併報表顯示,德士通購買的連動債共有二筆,發行人分別是「BCEE」和「Credit Agricole Indosueiz, Paris」,公司高層表示,這些都是國外知名金融機構,當初是經由法國興業和德意志銀行買進,會計師查帳時都有相關憑證。姑且不管發行機構的身分為何,但是公司將大部分資源集中在債券,似乎和股東的主要利益有所違背。

不過公司卻持另一個看法,認為如果經營上需要資金,可以將債券質押周轉。然而回頭觀察德士通的股價走勢,二○○四年二月掛牌上櫃後,儘管在五月創下一九七元的高價,但隨即一路長跌,日前還一度創下新低價十一.一五元。

更重要的是,該公司購買連動債的時點正巧在當年四月,股價和公司資源運用是否有關聯性,就不得而知了。


寶成商譽若減損將造成衝擊

這次半年報合併報表還有一個地方值得一提,就是從今年開始,帳上擁有商譽的上市櫃公司(包括合併子公司)不再提列攤銷費用,這對日月光、鴻海、遠傳、台灣大哥大等過去曾經因購併而產生商譽的公司,每年盈餘因為不必認列相關費用而有正面幫助。

去年年初,會計第三十五號資產減損公報實施,不少資產虛胖的公司被迫認列巨額損失,其中商譽也在評估範圍。不過由於其他公報修改不及,因此企業儘管已將商譽減損到合理價值,仍須提列攤銷費用。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關春修認為,這樣的處理原則讓企業盈餘面臨減損和攤銷兩頭燒的窘境,如今公報修改,可算是還給企業一個公道。

不過一位勤業會計師提醒,企業不用攤銷費用固然對盈餘有利,但商譽的帳面價值不會逐年降低,萬一商譽的效益不再,反而容易發生資產減損,投資人在分析財報時,應留意母子公司合併後的商譽是否占總資產或股本的比率偏高。依據第二季財報資料顯示,寶成、遠紡、遠傳、太欣等公司的合併商譽如果發生減損,將對每股盈餘的衝擊較大。

研究合併報表,毛利率和營益率也是重要觀察指標。隨著中國市場崛起,一千二百多家上市櫃公司,有將近一千家都已到中國設廠投資,有些公司甚至足跡遍及越南、歐洲、中南美洲,單純察看母公司財報的財務比率數字已不足以窺其全貌,像大立光電原本營益率為三○.四六%,合併後大幅提升到五四.九一%,幾乎成長一倍。

而手機機殼廠商綠點,母公司財報營益率還呈現負四.二六%,合併後跳升為一一.○七%,更重要的是,大立光電和綠點合併後的長投幾乎降到零,對於股東來說,營運透明度堪稱可圈可點。

合併報表雖然能了解企業的經營全部,但由於依規定只要母公司對子公司擁有實質控制能力,且子公司達一定規模,就必須全數納入,不少數十年的老企業,經過多年的耕耘,轉投資事業早已「兒孫滿堂」,甚至跨足各個不同產業,像龍邦建設因合併個體包括台壽保、龍平安產險等金融產業,因此合併後負債比率、長投金額明顯偏高,纇似的情況投資人宜避免誤判。

 

延伸閱讀

怕勞保破產,南部阿伯一次提領「啪!退休金全沒了」...晚年不得不靠打零工賺生活費的3個財務啟示

2024-04-24

他3年只買2檔股票,半年噴漲3倍,Cover全家6人遊歐洲200萬元:花2年等股價上漲「投資難在耐心」

2024-04-24

旅遊補助來了!出國玩能賺5000元、完成「這步驟」就有機會到手…如何申請?回國後能補登?

2024-04-17

勞退自提他專戶一口氣入帳38萬!勞保局最新統計,「這群人」超狠自提率近5成,自提有什麼好處?

2024-04-15

高普考分發職缺怎麼挑?中央升遷快、地方涼缺多?台大畢業生、曾做13年公務員用統計數據分析這麼說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