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二大教父、三大專家為台股把脈 P.108

二大教父、三大專家為台股把脈 P.108

幸運的話,台股十二月可能收紅,月K線連五紅,這種情況通常象徵後續二、三年內,股市會出現萬點以上的行情。事實上,經歷過三次萬點行情洗禮,當年與股市四大天王雷伯龍、游淮銀等人齊名,至今仍在股市屹立不搖、呼風喚雨的兩位教父級投資大師——劉俊杰及賈文中,都一口咬定萬點行情「早晚會來」。而受過法人扎實投資訓練的三位股市名師——侯明甫(根富林明投信總經理)、杜金龍(大華投顧董事長)、劉友威,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以下為五位專家的觀點。

從鎖國到開放,讓人看見台灣新希望,一旦抑制台灣股票活力的因素消失,台股上漲幅度將很可觀。

民進黨執政後,將中國定位為敵對國,在重重政策限制的大環境下,台灣人仍憑著意志、毅力和勇氣突破困境,到海外打拚,創造傲人的成績。相對的,台股的表現卻十分鬱卒。

這一波全球股市大漲,台股卻遠遠落後,這是過去未曾發生過的。政黨輪替前,若全球市場或經濟出現良好脈動,台股就會馬上跟進。例如一九八六至八九年,日本行情好,台灣也跟著好;二○○○年以前,美國科技股大漲,台股也跟上。


全球股市大漲 獨缺台股

但是從來沒有一次像現在,全球股市都漲翻了,台股卻沒有漲,直到最近才落後補漲。而落後補漲的主因竟是陳水扁總統快要下台,或任期屆滿的心理預期所帶動。

目前台股的表現,可說是「股票先行投票」的現象。台股從二○○○年被壓抑至今,已有六年,眼前,市場預期鎖國政策將會在○八年結束,閉門造車的治國方式將走入歷史。

八年以後,兩岸政策很可能會改弦易轍,因此,相對於其他已經大漲一波的股市,台灣股市將會成為最有吸引力的市場。這也是為何外資最近一直在加碼台灣的原因。在全球化時代,市場站在國際化的角度看世界,台灣算是相對便宜的市場,自然就會吸引資金的青睞。

其實,台灣人比一些先進國家的人民勤奮,又比許多工資低廉的國家擁有更高的教育水平。

雖然台灣人口只有二千三百萬人,但凡成長較快、賺得到錢的地區,都可以看到台灣人的足跡。目前,台灣占中國大陸外來投資約三○%。當全世界資金都瞄準中國時,台灣人在大陸的投資金額卻占有這麼高的比率,實在是不得了的事情。

只是鎖國政策迫使台灣企業無法循正常管道前進大陸,而企業又不能錯失商機,只好透過迂迴的方法去大陸投資,結果最後賺到的錢,都流入大老闆的口袋,一般投資人根本分享不到。

台股落得這番窘境,有部分原因就是許多台商在大陸賺到錢,卻無法合法回饋給投資人,投資人原本應得的回饋都被政策擋掉,變相硬塞給大老闆。而在錯誤的鎖國政策下,出走的資源所留下的空缺,又無法獲得適當的填補,故造成鬱悶的台灣股市。

如果政策上的錯誤能夠在二○○八年扭轉過來,那麼,投資人對台灣的未來將很有信心,相信所有類股都會有表現的機會,股市上漲個二、三成並不為過。

當然,台股並非就此一帆風順,仍有些變數會影響多頭攻勢,眼前可能影響台股的不利變數是,這一波全球股市大漲,是否引發漲多回檔修正的連鎖效應,投資人應該多加留意。

不過,因台股乃落後補漲,漲多回檔的效應對台股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而台股基期較低,價格相對便宜,反而會吸引短線資金停泊。


開放三通 觀光業最先受惠

如果美國明年經濟成長放緩,而全球股市又累積可觀漲幅,大多數股市可能會出現停滯的狀況。不過,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力道仍然強勁,所以全球股市應不至於出現大幅度的回檔。而從月K線來看,台股二○○○年從一萬點回檔以來,七○○○點附近正好是頸線位置,目前已站穩七○○○點,就技術面而言,是大底部的確認訊號。

現階段,部分中概股的股價已經從大陸投資布局得到一些新生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受限於兩岸政策,未有機會布局大陸的企業,若股價基期被壓縮得較低,政策鬆綁後,股價爆發力將很可觀,金融股就是其中例子。

當然在大陸投資已經實質開花結果的企業,不見得在○八年後的表現會不好,並不代表股價不會大漲,仍應視未來的經營成果而定。

現在看來,飯店股將會是最快受惠於兩岸關係開放的標的,不過飯店股的本益比較其他類股要高,反映的不單是其目前營收、獲利,而是市場對未來的預期。若是如此,航空股未來或許也有機會,因為一旦開放兩岸三通,台灣航空業服務水準明顯優於大陸業者,將獲取較大的商機。

值得注意的是,除鬆綁兩岸政策之外,若政策還能針對遺產稅、股利股息課稅問題適度放寬,資金更將源源不絕湧進台灣,堆砌一個大家想像不到的行情。

延伸閱讀

「你高中就休學,資助你開店創業的這筆錢,就當是學費...」陳耀訓:爸爸的愛是我人生中最穩當的靠山

2023-10-05

創業3年就賠450萬,連親戚長輩都勸收手!29歲工廠領班投身夕陽產業,他如何把「不織布」賣到全世界?

2023-11-15

「做事業不是做到倒,就是做到死!」鑫山保代董座談60歲創業:父親影響了我一輩子的經營思維

2023-10-04

「如果我離職創業,老婆妳會不會反對?」台積電工程師離職轉行當攝影師:我就是不甘心跟大家一樣

2023-10-18

軍醫退伍後,他棄公職鐵飯碗選擇創業...童瑞龍:童綜合最早的創院地址,原是大哥退伍前買來自住的家

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