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13億人加持 中概食品股賣相佳 P.158

13億人加持 中概食品股賣相佳 P.158

中國經濟成長率以跑百米速度前進,而愛吃的十三億中國人,也間接吃出了食品股的大商機。其中統一、味全以規模取勝,未來卡位成功機率不小;而走利基路線的味王、佳格、聯華食等,也有機會搶得一席之地。

中國總理溫家寶曾有一段名言:「在中國,多麼小的問題,只要乘以十三億,就是很大的問題;多麼大的經濟總量,只要除以十三億,就會變成很小的數目。」對企業家來說,中國高達十三億的人口,不是問題,也不是很小的數目,而是蘊藏龐大的商機。

甫公告第二季獲利數字的康師傅,就是搭上「乘以十三億人魔術」的最佳鐵證。根據香港聯交所資料顯示,康師傅上半年營收達十五.○三億美元,年增率高達三五.二三%,累計上半年淨利一.四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五十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則為一.七一美分。其中方便麵、飲品及糕餅營業額年成長率分別上升三八.八七%、三六.四%及六.五七%,表現不俗。

事實上,在原物料成本大漲的壓力下,康師傅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其中方便麵的主要原材料棕櫚油價格持續上漲,毛利率倒退一.二三%,但在「營業額大幅成長」下,整體獲利反而上升。這也說明隨著中國躍升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十三億人的乘數效果正在發威。

眾所皆知,中國每年的經濟成長率正以跑百米的速度在前進,而中國人富有之後,不論是食、衣、住、行也會開始享受。尤其是吃,自古以來中國人愛吃,雖然各地因風俗民情不同,對吃的講究也不盡相同,但如果以區域細分,不外乎是「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只要能抓對生活飲食習性,多年來在中國四處征戰的食品股,要像康師傅一樣大有可為,確實很有機會。

目前登陸中國投資的上市櫃食品類股,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主攻飲料市場,如味全、統一、愛之味、黑松、天仁茶葉等;其次是休閒食品、方便麵和營養食品,像佳格、統一、聯華食品、味王;第三則是飼料和肉品,如大成、卜蜂;最後則是食品相關包材,如做瓶蓋的宏全、馬口鐵的統一實等等。隨著北京奧運鳴槍倒數計時,各廠商無不摩拳擦掌,準備躬逢盛會帶來的商機。

不過中國幅員廣大,沒有絕對的市值規模和管理能力,戰線拉長,難免會落得虧損累累,反而拖累台灣母公司的財務結構。統一是台灣目前食品界的龍頭,市值超過一千億元,但和康師傅相比,卻只有一半左右,和中國貴州茅台相比,更只有五分之一。

因此,要逐鹿中原,規模大小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以台灣掛牌的公司觀察,統一、味全、大成、卜蜂、聯華,市值都有百億元以上,未來卡位成功的機率不小,至於走利基路線的味王(味精)、佳格(營養食品)、聯華食(休閒食品)、天仁(茶葉)等,也有機會搶得一席之地。

統一 外資與奧運題材相助

統一是最受外資肯定的中概食品股,早在二○○五年八月,外資就開始大量加碼。目前外資持有統一股權超過四成,成為籌碼穩定最重要的一股力量。目前統一的生產線遍及台灣、中國、泰國、越南、印尼和菲律賓,全年營收達千億元以上規模。其中中國占集團營收高達六成,第一季貢獻獲利約九.六億元,直逼去年全年水準。

由於飲料銷售的毛利率較高,統一在兩岸均以飲料為大宗,貢獻營收各約五成左右。至於方便麵,康師傅仍是中國第一品牌,統一位居第三。不過兆豐投顧表示,去年九月統一獲選為北京奧運方便麵的獨家贊助商,此舉有助於在中國拓展品牌形象,拉近和康師傅間的距離。

統一累計前七個月營收為二六二.八五億元,年成長率為六.八%,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達○.七九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六倍。主要是業外投資收益從去年六.五七億元,大幅成長到今年的二十四.七七億元,未來逐季將明顯增加。

統一股價自從站上三十一元關卡後,就開始橫向整理。雖然一度攻抵三十八.五元,但正逢股災拉回,股價一度下探二十七元,之後旋即快速上漲到三十多元,顯示低檔買盤強勁。為克服大陸投資上限,統一正加速分拆中國事業轉投資赴香港掛牌上市籌資,可望在年底前實現,屆時將挹注台灣母公司龐大的承銷利益。

而受惠統一營運成長而跟著水漲船高的,莫過於統一實和宏全。統一實是國內最大的馬口鐵生產廠商,隨著中國內需市場不斷擴大,統一實的獲利已有一半來自中國轉投資,累計上半年營收達一一○.七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四七元。

至於宏全,則是大型飲料瓶蓋及包材供應商,其中五成以上的生產線主要是供應統一集團。由於中國五個廠均已轉虧為盈,宏全第二季每股獲利超過○.七元,較第一季○.○三元大幅成長。

至於八年前由頂新集團介入而經營權變天的味全,在母公司雙品牌(康師傳、味全)的扶持下,近兩年也擺脫虧損,業績逐年走高。

味全 中國生產效益全浮現

目前康師傅將中國的冷藏食品交由味全負責,除了「每日C」鮮果汁、優酪乳、奶粉外,在台灣頗受好評、走高價路線的貝納頌咖啡亦引進中國市場,使得味全不但每年有上千萬元授權金進帳,相關品牌在上海、北京等一級都市也已冒出頭,中國概念的成分也愈來愈濃。

味全前七月累計營收為六十.三八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持平,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三七元。隨著康師傅在中國生產效益已完全浮現,未來味全的營運和股價充滿想像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頂新魏家入主味全時,持股成本估計在五、六十元附近,而近十年來味全沒有配發任何股利,大股東心態是否作多解套,可以進一步追蹤。
預計第三季分割中國事業體在香港掛牌上市籌資的大成長城,也是食品類股短期內不可忽視的個股。

大成 股價挑戰歷史新高


大成主要業務為飼料和肉品,分占營收比重五二%、三三%。目前大成是兩岸最大的白肉雞供應商,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東北地區,年飼養白肉雞逾一.二億隻,中國市占率達四%。

台灣工銀證券投顧表示,為了有效控制成本,大成在肉品事業除了進行上下垂直整合外,並積極與大陸雞肉農戶合作生產雞隻。如今大成東北亞事業群已是大陸速食領導廠商肯德基與麥當勞的最大雞肉供應商,隨著兩大餐飲集團通路陸續布建,未來五年大成東北亞的市占率有機會挑戰一○%。

大成前七月營收九十四.三二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三.二九%,第一季獲利二.一九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六一元。八月中旬因全球股災股價一度跌落月線以下,但很快回到所有均線之上,並逼近上波高點四十九.三元,未來只要中國轉投資順利掛牌,股價不排除挑戰歷史高點五十五元。

中國總理溫家寶曾有一段名言:「在中國,多麼小的問題,只要乘以十三億,就是很大的問題;多麼大的經濟總量,只要除以十三億,就會變成很小的數目。」對企業家來說,中國高達十三億的人口,不是問題,也不是很小的數目,而是蘊藏龐大的商機。

甫公告第二季獲利數字的康師傅,就是搭上「乘以十三億人魔術」的最佳鐵證。根據香港聯交所資料顯示,康師傅上半年營收達十五.○三億美元,年增率高達三五.二三%,累計上半年淨利一.四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五十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則為一.七一美分。其中方便麵、飲品及糕餅營業額年成長率分別上升三八.八七%、三六.四%及六.五七%,表現不俗。

事實上,在原物料成本大漲的壓力下,康師傅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其中方便麵的主要原材料棕櫚油價格持續上漲,毛利率倒退一.二三%,但在「營業額大幅成長」下,整體獲利反而上升。這也說明隨著中國躍升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十三億人的乘數效果正在發威。

眾所皆知,中國每年的經濟成長率正以跑百米的速度在前進,而中國人富有之後,不論是食、衣、住、行也會開始享受。尤其是吃,自古以來中國人愛吃,雖然各地因風俗民情不同,對吃的講究也不盡相同,但如果以區域細分,不外乎是「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只要能抓對生活飲食習性,多年來在中國四處征戰的食品股,要像康師傅一樣大有可為,確實很有機會。

目前登陸中國投資的上市櫃食品類股,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主攻飲料市場,如味全、統一、愛之味、黑松、天仁茶葉等;其次是休閒食品、方便麵和營養食品,像佳格、統一、聯華食品、味王;第三則是飼料和肉品,如大成、卜蜂;最後則是食品相關包材,如做瓶蓋的宏全、馬口鐵的統一實等等。隨著北京奧運鳴槍倒數計時,各廠商無不摩拳擦掌,準備躬逢盛會帶來的商機。

不過中國幅員廣大,沒有絕對的市值規模和管理能力,戰線拉長,難免會落得虧損累累,反而拖累台灣母公司的財務結構。統一是台灣目前食品界的龍頭,市值超過一千億元,但和康師傅相比,卻只有一半左右,和中國貴州茅台相比,更只有五分之一。

因此,要逐鹿中原,規模大小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以台灣掛牌的公司觀察,統一、味全、大成、卜蜂、聯華,市值都有百億元以上,未來卡位成功的機率不小,至於走利基路線的味王(味精)、佳格(營養食品)、聯華食(休閒食品)、天仁(茶葉)等,也有機會搶得一席之地。

統一 外資與奧運題材相助

統一是最受外資肯定的中概食品股,早在二○○五年八月,外資就開始大量加碼。目前外資持有統一股權超過四成,成為籌碼穩定最重要的一股力量。目前統一的生產線遍及台灣、中國、泰國、越南、印尼和菲律賓,全年營收達千億元以上規模。其中中國占集團營收高達六成,第一季貢獻獲利約九.六億元,直逼去年全年水準。

由於飲料銷售的毛利率較高,統一在兩岸均以飲料為大宗,貢獻營收各約五成左右。至於方便麵,康師傅仍是中國第一品牌,統一位居第三。不過兆豐投顧表示,去年九月統一獲選為北京奧運方便麵的獨家贊助商,此舉有助於在中國拓展品牌形象,拉近和康師傅間的距離。

統一累計前七個月營收為二六二.八五億元,年成長率為六.八%,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達○.七九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六倍。主要是業外投資收益從去年六.五七億元,大幅成長到今年的二十四.七七億元,未來逐季將明顯增加。

統一股價自從站上三十一元關卡後,就開始橫向整理。雖然一度攻抵三十八.五元,但正逢股災拉回,股價一度下探二十七元,之後旋即快速上漲到三十多元,顯示低檔買盤強勁。為克服大陸投資上限,統一正加速分拆中國事業轉投資赴香港掛牌上市籌資,可望在年底前實現,屆時將挹注台灣母公司龐大的承銷利益。

而受惠統一營運成長而跟著水漲船高的,莫過於統一實和宏全。統一實是國內最大的馬口鐵生產廠商,隨著中國內需市場不斷擴大,統一實的獲利已有一半來自中國轉投資,累計上半年營收達一一○.七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四七元。

至於宏全,則是大型飲料瓶蓋及包材供應商,其中五成以上的生產線主要是供應統一集團。由於中國五個廠均已轉虧為盈,宏全第二季每股獲利超過○.七元,較第一季○.○三元大幅成長。

至於八年前由頂新集團介入而經營權變天的味全,在母公司雙品牌(康師傳、味全)的扶持下,近兩年也擺脫虧損,業績逐年走高。

味全 中國生產效益全浮現


目前康師傅將中國的冷藏食品交由味全負責,除了「每日C」鮮果汁、優酪乳、奶粉外,在台灣頗受好評、走高價路線的貝納頌咖啡亦引進中國市場,使得味全不但每年有上千萬元授權金進帳,相關品牌在上海、北京等一級都市也已冒出頭,中國概念的成分也愈來愈濃。

味全前七月累計營收為六十.三八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持平,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三七元。隨著康師傅在中國生產效益已完全浮現,未來味全的營運和股價充滿想像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頂新魏家入主味全時,持股成本估計在五、六十元附近,而近十年來味全沒有配發任何股利,大股東心態是否作多解套,可以進一步追蹤。
預計第三季分割中國事業體在香港掛牌上市籌資的大成長城,也是食品類股短期內不可忽視的個股。

大成 股價挑戰歷史新高

大成主要業務為飼料和肉品,分占營收比重五二%、三三%。目前大成是兩岸最大的白肉雞供應商,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東北地區,年飼養白肉雞逾一.二億隻,中國市占率達四%。

台灣工銀證券投顧表示,為了有效控制成本,大成在肉品事業除了進行上下垂直整合外,並積極與大陸雞肉農戶合作生產雞隻。如今大成東北亞事業群已是大陸速食領導廠商肯德基與麥當勞的最大雞肉供應商,隨著兩大餐飲集團通路陸續布建,未來五年大成東北亞的市占率有機會挑戰一○%。

大成前七月營收九十四.三二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三.二九%,第一季獲利二.一九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六一元。八月中旬因全球股災股價一度跌落月線以下,但很快回到所有均線之上,並逼近上波高點四十九.三元,未來只要中國轉投資順利掛牌,股價不排除挑戰歷史高點五十五元。

延伸閱讀

巴菲特買回台積電?竟是台灣網紅用「AI翻譯」開愚人節玩笑!世界級假消息會觸犯什麼法?

2024-04-02

94歲股神巴菲特為何大砍13%蘋果、手握6.1兆現金未來投資什麼?2024波克夏股東會重點一次看

2024-05-05

加碼日本5大商社、投資能源股,巴菲特去年海賺962億美元!下一波標的是啥?謝金河曝「投資預警」

2024-02-27

巴菲特最新致股東信/93歲股神示警「現在市場像賭場」!日五大商社和這3檔繼續堅持:耐心會有回報

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