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員工認股權價格透露投資時點 P.114

員工認股權價格透露投資時點 P.114

2008-01-10 11:59

○七年國內有近二四○家企業申請實施認股權,這是歷來最大的一次上市櫃公司集體行動,主因除了○八年認股權將計算費用以外,也透露著經營者認為此刻股價已低,是發行員工認股權的有利時機。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二○○七年至十二月底,總計有近二四○家上市櫃公司,申請實施員工認股權憑證辦法,是近年來上市櫃公司申請認股權憑證規模最大的一次,背後透露的幾項意義,值得投資人進一步細究。

意義一   不列入費用

統計顯示,○七年上半年僅有五十四家公司提出員工認股權憑證的申請,但到了下半年,認股權的搶發愈趨明顯,光是十一月就有六十八家公司申請,而二○○六年全年也僅百來家企業發行認股權憑證。

若細究為何同時有如此多家公司趕在○七年底實施認股權憑證,主因是除了員工分紅配股須自○八年起列入費用之外,員工認股權憑證也一樣從○八年起列入費用,因此,在○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宣布實施的公司,適用於舊制辦法,可以不必列為費用,這是○七年企業搶發認股權最直接的原因。

一位沒來得及在○七年底發行認股權憑證的科技公司財務長表示,在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影響下,其實公司都在思考要用何種方式獎勵員工,但由於認股權的發行,需要公司章程內有明定,但要通過這個章程又需要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因此,該公司趕不及在○七年底前發行。

這位財務長不免抱怨,「我們的政府實在管太多了,讓我們錯失這個留才的工具。」

不過,在計算員工分紅配股的費用方式上,大家都很清楚,即是以股東會通過前一年的最後一天股價,也就是以○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股價,乘以分配的股數,此即為公司必須提列的費用。但是,認股權憑證的費用,公司又該如何計算呢?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黃樹傑指出,自○八年起,認股權需要開始認列費用,至於認列的方式,則是要考量認股權在發行期間的公平價值法,其中包括存續期間的無風險利率為何、標的物的現時價格、選擇權的履約價格、標的股票的預期股利、選擇權存續期間的長短,以及股價預期波動率等六個因素。

這六項因素由於計算起來頗為複雜難懂,因此多委託由專業財務顧問及評價機構來協助計算。

意義二   股價落底指標

例如,舉最簡單的例子,利息是最起碼的成本,一般來說認股權憑證從發行到實際執行,通常是兩年的時間,這段期間的利息,等於是公司為員工所支出的成本,因此應計算費用,另外其他成本還包括股票股利、存續期間的長短等。

不過,眾多公司均趕在十二月底實施認股權憑證,除了可省去公司的費用之外,還有一個值得細究的角度。因為在這段時間內,也同時出現許多科技公司股價大幅崩落,由於認股權憑證的精神,是要股價在發行時與執行時有明顯價差,對員工才有獎勵的實質作用。

因此,在眾多公司利用股價大幅滑落的同時發行認股權,也意味著經營者認為,在未來兩年內,公司股價應該有很大的機會往上走,如此認股權的發行才有意義。

因此,幾家指標性企業發行認股權憑證的日期及價格,就成了投資人的重要參考。

以群創為例,此次共發行二.五萬個認股憑證,等於是二.五萬張股票,時間點為十二月二十日,當天收盤價為九十八.四元,因此員工的原始認購價就訂為九十八.四元。另外像廣達、奇美電、晶電、日月光、聯電等公司的認購價,分別在四十六.○五元、三十八.九元、一一八.五元、三十.六五元、十八.九五元等,這些價位,都很可能是經營者認為該公司股價的低點。

當然,這些股價或許不代表公司股價的絕對低點,但卻可能是許多經營者心中一致認為的相對低檔區,未來兩年內,經營者要透過其企圖心及意志力,以及全體員工的努力,讓公司的盈餘成長,如此股票才有機會脫離這些價位區,也讓員工的認股權得以發揮留才的作用。

這一點,可能是○八年開春後,投資人在觀察認股權實施時,可以注意的一個方向。

其實,由於○八年起規定所有給予員工的獎勵,都要列入公司費用,包括從股票分紅、認股權、認購現金增資的價差,甚至大股東以股票信託方式酬勞員工等,都逃不過費用化的範圍,而且每種費用的計算方式都得大費周章,因此,已有公司為了節省麻煩,乾脆重新訂一套薪資及獎金的制度,全部發放現金做為薪資及獎勵,回歸公司最基本的獎勵精神。

不過,無論如何,○七年出現的認股權憑證發行熱潮,將成為台股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至於是否真能對員工產生實質的獎勵作用,就端看經營者日後的努力與造化了。

延伸閱讀

銅價拉警報!中國房市能成火車頭嗎?

2022-08-02

黃金存摺衝2536元天價,他砸10萬1年爽賺3萬!金價觸及2440美元新高,3因素一漲不回頭

2024-05-20

金價嗨漲派對結束!一夜重摔「從歷史高點跌逾4%」,創5個半月來最糟單周表現⋯下周續殺?

2024-05-25

金價刷新歷史高價!銀價創12年來新高,地緣政治不安、中國房市新政策…貴金屬還能飆多久?

2024-05-21

烏俄戰事持續擴大,原物料價格出現井噴!郭恭克:市場風險拉高,投資人最好這麼做

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