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農曆年後布局台灣價值概念股 P.126

農曆年後布局台灣價值概念股 P.126

2008-01-31 14:42

預期美國宣布降息,暫時踩住持續跌深的煞車,亞股紛紛反彈回應。專家指出,須密切注意美國經濟動態,台股因放假效應發酵,資金保守,封關前甚至選前,難有大行情,長線投資人則可逢低布局台灣價值概念股。

編按:美股頹勢難挽,連帶全球股市先後倒地,聯準會與美國政府政策紛紛出籠,到底能否為封關前的台股撥開烏雲,是投資人最關心的話題。《今周刊》邀請景順投信投資長陳朝燈,分析國際行情與台股焦點,值得投資人參考。口述內容如下:

台股近期波動,遠比二○○七年七月受美國次貸影響的波動幅度更大。○八年一月分,美國投資銀行大幅提列虧損,造成股市重挫,市場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感到憂慮,像美林就下修美國經濟成長至○.八%,而聯準會前主席葛林史班則指出,美國經濟衰退機率從三成提高到五成。

市場本來期待占美國國民生產毛額三分之二的美國消費項目,可以捎來好消息,不過很明顯,聖誕節消費結果令人失望,最後浮木終究告沉。

遞延效應 下半年才會見到政策實效


過去金融市場一直有兩個泡沫,一個是資產泡沫,另外是新興市場泡沫,什麼時候爆,始終是未知數。但資產泡沫在○七年已經引爆,而新興市場則走了近五年多頭,須歷經週期調整。目前,新興市場就像是美歐國家的保險桿,只能防止輕微擦撞,卻沒辦法在高速下坡準備撞車時完全避開,還是需要其他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就是指美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七年八月聯準會降息幅度太小,等於在經濟下滑時只輕踩煞車,後續的大幅降息動作,只是在下坡時能減緩撞擊的力道,擋不住走緩趨勢。因此,美國還靠各國央行連手注資,降低流動性風險,和總統布希祭出減稅方案計畫,都是希望從各方面遏制最後撞車的損傷。

但這些動作,只是減緩美國撞車的力道,想要往上爬坡,還必須拿出其他催油門的政策,如凱因斯學派建議的,藉由政府補助企業,提升資本支出等方式,拉升美國總體有效需求,但上半年前不易看到。減稅效果預期反映已經發生,但實質效果則須等到第二季至第三季左右,等納稅人領到退稅單,把這些多餘的錢運用在消費上,才算真正有實際效益。

另外,聯準會這幾次降息,必須能引導銀行放款利率有效實質下降。雖然聯準會降息,但美國銀行房貸利率下降幅度尚嫌不夠,投資人沒有明顯感受到負擔已經減輕。因為銀行蒙受虧損,降息會讓獲益下降,雖然最終可能仍會受迫於壓力而降息,但這些時間都有遞延,起碼要等到第二季後,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具體改善。

資金退場 國內外首季股市都偏清淡


因此,第一季只能看到美國政策對股市的預期效果。投資人必須釘緊美國聯準會下一步的降息動作與降息幅度,若是降息不如預期,國際股市勢必將有另外一波調整。

第一季資金行情不再,原因在於避險基金原本向主要券商借錢,但券商多半損失慘重,為了調整帳上資產負債表,借出金額有限,因此避險基金所能帶來的資金流動有限;此外,日本銀行第三季會計年度到期前,將提列損失,能借予避險基金幅度勢必不高;再者,油元國家在挹注虧損銀行後,本身能運用的資金相對降低。所以,以往認為全球資金過多,但如今規模已在縮小,第一季局勢將較為清淡。

台股在四月以前,都是政治盤,政治盤的結果就是「放假效應」。放假效應是指大型資金放假,不敢投入台股,只有小型資金進場。因為二○○四年總統大選結果出乎意料,這次總統大選在選舉結果沒有確定前,資金相對顯得保守。

台股即將封關,因為擔心美國行情不穩,總統大選又是變數,交投將會相對退縮,中實戶等資金大戶可能選擇退場觀望,所以持續到選前,台股都籠罩在放假效應中。不過,若是長線投資人,可以乘機利用年後這段時間進行布局。

類股建議方面,「台灣概念股」將是首選。台灣概念股的誕生,主要就是兩岸在選後朝向開放政策下,資金回流將會買的那些標的,包括資產、營建、觀光、航空及和台灣內需相關的類股,而金融股雖然有房貸泡沫隱憂,但在兩岸開放後,具有長線題材。

事實上,未來台灣概念股能否起飛,○八年將是很重要的分水嶺,開放幅度的多寡,將引領台灣走向香港繁榮或是日本衰退兩條不同的道路。

至於一直呈現弱勢的電子股,等到第二季後股東會陸續召開,員工分紅議題明朗,相關個股將有跌深反彈的機會。而且,下半年需求來臨,庫存水位低的電子業重新採購,可能會再刺激業績成長。投資人可以以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與波羅的海指數變化作為判斷依據,但估計須等到第二季後才會有明確的方向。

/小檔案/
陳朝燈
現職:景順投信投資長
學歷:紐約大學經濟研究所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及經濟系
經歷:建弘投信萬得福精選基金
   建弘投信店頭基金
   東帝士財務分析專員
   華隆電子經營工程師

延伸閱讀

一上台就語無論次?「神力女超人」蓋爾加朵等國際巨星的語言教練,教你從呼吸開始練習,找回發言的勇氣

2024-04-02

6個月甩23.4公斤!41歲外食族改變生活4件事,體脂降了12%:營養師加碼16種助減重超燃脂食材

2022-10-21

寒流猝死!台北基隆2天10人、台中11人無呼吸心跳搶救…猝逝為何多在屋內「這3處」發生?

2024-01-23

晴空匯火災/吊車大王派5千萬元吊車無償救援、351人全撤!2勇消死因出爐,無法呼吸是它釀禍?

2024-05-27

36歲港資深記者「發燒4天」離世…熱愛運動跳舞卻突發重症肺炎,醫:這些人染呼吸道疾病得當心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