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電子股選前操作 打帶跑為上策 p.150

電子股選前操作  打帶跑為上策 p.150

電子股二月以來的反彈幅度不輸大盤,也使得各界對電子類股二月營收格外關注。但隨著業績出爐,專家解讀,營收背後透露出需求仍然不振的事實,並且直指,電子股這波反彈或許還能延續至三月下旬,但說到中長線布局,似乎還嫌太早。

台股在農曆年後的強勢表現,究竟是重啟多頭行情?或者只是一波反彈?康和證券研究部經理林倉賢說:「既是主升段,也是反彈!」因為資產類股是屬於主升段,電子股則只是反彈。而這個關於電子股的結論,來自於二月營收。

跌深反彈
電子股指數年後漲一五%

對電子股產業研究員來說,最想參透的問題就是美國消費景氣何時止跌回穩?廠商下單意願何時能夠升溫?在今年一月,他們似乎看到了春燕的影子。就電子股整體營收水準而論,一月分較去年十二月衰退了八%,表現仍然欠佳,但令人感到興奮的是,半導體類股業績止跌回升,營收不僅止跌,且較前月成長三%。

半導體產業就像是電子股的水鴨一樣,春江水暖鴨先知,半導體類股營收回穩,往往意味電子股的春天不遠。因此當半導體族群在農曆年後傳出營收佳音,就像是為積弱不振的電子股注入一劑強心針。

以年後開紅盤當日低點至三月七日高點計算,電子股指數漲幅約達一五%,這個漲幅竟能與「上市不含電子指數」等量齊觀。別忘了,傳產、金融類股都有台幣升值、開放想像題材助漲,而電子股只有匯兌損失、分紅費用化的利空。

「簡單的說,電子股先前大幅修正之後,二月分的股價上漲,是反映產業景氣觸底回升的樂觀預期。」林倉賢說,一月分的營收數字帶來希望,二月營收則能證明這個希望是否成真。這就是二月營收格外受到法人密切關注的原因。

「然而,這一回我沒有看到太令人興奮的數字。」固然太陽能類股營收普遍續創新高,但指標意義畢竟有限;而原先被寄予厚望的面板族群,也受到報價下跌的影響,僅有奇美電出現逆勢成長的表現。林倉賢認為,電子股整體營收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沒有好消息,也沒有壞消息。

其中,半導體族群二月營收較上月衰退一二%,電腦及周邊設備產業衰退一四%,光電產業衰退八%,「解讀上,二月營收是繼續反映需求下滑的疑慮,以及廠商下單保守的現況。」林倉賢以此做出判斷,電子業的景氣暫時雖然沒有持續惡化,但也不到宣布走出谷底的時候。

於是,電子股的操作策略也就能夠大致擬定了。由於尚不能確定電子業走出景氣谷底,未來變數仍多,且市場對於匯兌損失、員工分紅費用化等不確定利空疑慮,也還無法藉由足夠強度的業績題材予以消弭,因此現階段仍然不是中長線布局電子股的時機。

換言之,利空罩頂仍是電子股的基本格局,除了景氣、匯損、分紅等三道魔咒之外,部分研究員甚至開始擔心原物料價格上漲,將是壓垮系統組裝業者的最後一根稻草,「系統組裝的毛利很低,而在電腦低價化的趨勢下,成本增加的部分又無法轉嫁,只能自行吸收。」例如鋼價最近大漲可能造成機殼廠的毛利驟減,而若機殼要漲價,組裝業者就很難賺錢了。

資金移轉
短線反彈可望持續到選前

不過,上市電子股二月營收固然沒有好消息,但也沒有傳出壞消息,這代表二月以來電子股的反彈氣勢仍有空間。

日盛投信指出,大盤強攻年線的表現已經成功喚回市場人氣,而當扮演主流族群的資產股漲多了之後,資金需要找到新的去向,從三月六日及七日的盤面觀察,資產、營建股出現資金大量撤出的情況,相對的,電子股則有獲得資金進駐的跡象,因此就短線而言,電子股將有持續反彈的機會。

林倉賢則是認為,電子股的短線反彈行情大約可持續到三月下旬的總統選前階段,選後,一方面會由開放題材概念股接棒主攻,另一方面,電子股要真正開始面對匯損及分紅費用化的財報問題。

因此,手中仍有電子股的投資人,現階段到選前應該以逢高調節做為投資基本策略,若有心搶短,則以業績逆勢走強或景氣能見度相對較佳個股做為搶短標的。德盛安聯投信建議,包括二月營收表現最佳的太陽能類股,或是需求明確看俏的LCD TV及LED族群等,都是可以留意的方向。

若以營收題材為選股標準,法人建議,最起碼的要求是二月營收較一月逆勢成長,且今年前二月累計營收能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以上,才有機會在電子股的反彈浪潮當中,找到借題發揮的著力點。

延伸閱讀

提前退休「勞保老年年金被打8折」不划算?一定要滿65歲才領嗎?試算「這年齡」請領賺更多

2024-05-31

00929、0050...只存10年就退休!45歲夫妻想月領息15萬...達人教「以息養股」離職前快速累積財富

2024-05-27

一口假牙幾乎燒光退休金!60歲後滿口爛牙悔恨:花幾百塊掛號費省下1台BMW「這輩子最好的投資」

2024-06-12

40歲才存股,每天100元定期定額「這1檔」,退休滾出4千萬:財富自由這麼簡單,為何要勉強做不喜歡的工作?

2024-05-23

月薪3萬,如何存到1千萬退休金?她當護理師3年,在醫院看遍「沒錢的煩惱」:辭鐵飯碗、27歲年收200萬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