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年齡不是問題 賺錢才是主題 P.110

年齡不是問題 賺錢才是主題 P.110

網路通訊革命不僅改變人類的生活,也改變人類的投資行為、思考模式,只要攀上「網路」、「通訊」,就變得很值錢,國內的各大投信紛紛趁此熱潮推出有網路通訊概念基金, 積極進入市場搶錢,投資人對這群 e 概念基金熱情捧場之餘,恐怕很少人留意負責操作 e 基金的基金經理人,是一群六十年次前後的 e 世代人類。

怎麼樣的人才符合操作 e 基金的條件呢? 友邦網路商務基金經理人方喜信、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經理人潘鳳珍、富邦網路基金經理人李興亞,這三位年紀不到三十或只有三十左右,有著 E 概念的年輕人, 已經摩拳擦掌,準備進場操作今年投信業的當紅炸子雞||網路通訊基金。

「現在不卡位,活不過下一世紀」這句話,用在證券投信這個產業,十分貼切,網路已經漸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上過網的人雖然落伍,但是沒有買網路概念股的人可能會更慘,就像美國第二大對沖基金老虎基金公司的掌門人,年六十八歲的羅伯森,雖然曾經縱橫華爾街無往不利,就因為對「泡沫」的網路股不屑一顧,造成可能關門大吉的命運,一生的英明栽在網際網路股。


李興亞二十七歲 吳淑珍買過他的基金

年輕、有衝勁,愛上網路逛街、聊天,可以比其他人更早嗅到流行的趨勢,這就是 e 世代的人類,對於投資這門行業,他們同樣抱持著相同的想法。 台灣投信業擴增的速度相當快,基金經理人十分缺乏,尤其是對新興高科技||網路通訊方面有專長的人,更是投信業者的最愛。因此,電子產業的研究員紛紛躍上檯面,成為獨當一面的基金經理人。京華電通網基金經理人陳翠芝就是電子產業研究員出身。

富邦、友邦及復華等三家即將要募集網路通訊基金經理人中,屬富邦網路基金經理人李興亞最為年輕,六十二年次,卻已經有將近七年的投信經驗,因為具有華僑的身分,在國外念完高中後,回到台灣考進輔大資訊系,八十三年進入華信顧擔任電子產業研究員,當初上市的電子公司只有三十家,到現在已經有二百多檔電子股了。

操作過永昌前瞻科技基金的經驗讓李興亞很自豪,自己曾經還身歷其境的面對地雷股,一檔接著一檔地引爆,投資人更是瘋狂地贖回,雖然如此,他還是努力地將前瞻科技的績效衝到去年第一季的第一名,當時準總統夫人吳淑珍還曾經是前瞻科技基金的客戶。

雖然學的是資訊,李興亞認為讀商的人計較的是價格,念資訊則重視趨勢,「趨勢+價格」才能真正將投資這行做好。對於基金經理人的角色,李興亞認為投資人不能只看基金的績效,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經理人的「人格」,重視投資人權益的人才是好的經理人。不要看他年紀輕,就認為他只喜歡有速度感的股票,實際上,他卻認為穩重型的金融股還是很有未來。


方喜信當過自營商操盤人

友邦網路商務基金經理人方喜信,三十二歲,同樣是學資訊工程出身,研究所轉念企管,也是做電子產業研究員起家,八十二年進入投信業至今,今年還獲得台北金融研究基金會所辦第三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傑出研究員入圍的肯定,真正操盤的經驗是在康和證券自營部開始,友邦網路商務基金是他操作的第一檔基金。

對於自營部工作與操作基金的差別,方喜信說,自營部操作的是公司的錢,怎麼說都還是在幫公司賺錢,一旦行情不好時,壓力及風險相對的就比較大,操作基金則是在幫投資人賺錢,雖然限制比較多,但是發揮的空間大,成就與樂趣自然也就多。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抗壓力相當強的人,應該很適合投信這個充滿冒險的行業。

投信業儲備基金經理人都必須要有五年以上的研究資歷,才能正式上場操作基金,期間投信公司會安排儲備經理人,代操由別人掛名的基金,這已經成為投信公司自然的現象。當然,李興亞、方喜信與潘鳳珍都不例外。

六十年次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經理人潘鳳珍,台大經濟系畢業,一畢業就投入信這一行,同樣也是從電子產業研究員做起,數位基金是潘鳳珍第一檔正式掛名操作的基金。喜歡上網,更酷愛上「 23xx 電子論壇」網站(以討論電子股為主的網站),她認為網路基金就應該由有 e 概念的 e 世代來操作,否則網路基金由不了解或不認同網路產業的人操作,似乎會有點疏離。


潘鳳珍酷愛 23xx 電子論壇

雖然潘鳳珍小小年紀,但是她在復華自營部操作基金的績效相當亮眼,八十六年的報酬率為七一.一%,績效超過同期大盤漲幅各封閉基金,同期大盤漲幅為一八.一%,八十七年第一季報酬率二一.五二%,封閉型基金中排名第三;開放型基金排名第八;Sharpe Index 排名第一,同期大盤漲幅為一一.○四%。

事實上,對於三十出頭的基金經理人,動不動就要操作幾十億元的資金,成就感自然是有,但是壓力更大,加上有些投信業主的干預性相當強,經理人所能揮灑的空間極為有限,難怪投信界的人會說,「基金經理人的折損率相當高」,平均基金經理人操作單一基金的壽命只有兩年,這麼短的期限,對於投資人來說,確實是嚴重的損失。

「漲就贖回,跌又撤回」是國內的投資人對於基金的觀念,根本沒有長期持有的概念,當基金贖回壓力增加時,相對的會打亂基金經理人的布局,經理人可能只好選擇賣掉手中的持股,來因應投資人的贖回壓力,李興亞在操作富邦高成長基金時,曾遇過從從未有的贖回壓力,一度欲哭無淚。

雖然身為 e 世代的基金經理人, 但是他們希望大家不要因為年紀就小看他們,雖然講究趨勢,但是對於操作基金的概念,還是有某種程度的穩健。同時唯有投信業主願意給基金經理人時間與空間, 加上基金經理人本身的努力,這些 e 世代的基金經理人,才不會像網路股一樣「泡沫化」。

基金經理人小檔案:

方喜信

現職:友邦網路商務基金經理人

出生:1968 年生

學歷:中原大學資訊工程系

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經歷:

宏福證券電子研究員

康和證券電子研究員

康和證券自營部襄理

法華理農投信資產管理部副理

友邦投信投資部副理

第三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傑出研究人員入圍

潘鳳珍

現職: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經理人

出生:1971 年生

學歷:台灣大學經濟系

經歷:

上華產業研究顧問公司產業研究員

台証證券投顧研究分析部研究員

台証證券自營部操盤人

復華投信投資研究處經理

李興亞

現職:富邦網路基金經理人

出生:1973 年生

學歷:輔仁大學資訊科學系

經歷:

華信投顧研究員

群益證券研究部科長

永昌投信前瞻科技基金經理人

富邦投信儲備基金經理人

延伸閱讀

買保險不用再吃大鍋飯!發生率很低的病,其實不用保下去…為何「外溢保單」夯成這樣賣超好?

2023-04-25

分紅保單首選保誠人壽 百年經驗 財務穩健 商品多元

2023-07-11

琇琴40歲時欠60萬卡債,繳不出4萬保費醒悟「斷捨離10幾張保單」,靠5帳戶理財翻轉財富

2023-07-11

防疫保單打趴壽險業,國泰金、富邦金跌深可買?存股達人:明年看好半導體,存這檔ETF正便宜

2022-12-26

連續十年分紅績效亮眼 保誠人壽分紅保單專家地位屹立不搖

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