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外資分析師不滿紅利紛出走 P.114

外資分析師不滿紅利紛出走 P.114

大盤持續不振,近似窒息的成交量,震得證券業者馬仰人翻,連外資券商圈也不例外,只不過,國內業者是為生存考量而進行人事縮編與裁撤,但外資卻是為了在台灣區的既得利益生變而掀起一場角力戰。

台灣的證券市場自一九九四、五年,電子股異軍突起之際,便替外資券商帶來莫大的商機與利潤,早如九五年的惠嘉證券、近如去年的里昂證券、荷銀證券等,都是集團內亞洲區唯一賺錢的市場,連帶使得台灣區領導人與電子產業分析師的地位「正式」獲得集團的重視。

柯良翼無預警離開荷銀證券

包括前美林證券總經理谷月涵,以及摩根士丹利添惠的何資文都曾有親身經歷,甚至前浩威(目前的荷銀證券)總經理龍森還一度因表現良好,而晉升為集團全球高科技產業團隊主管。

繼龍森之後,荷銀證券前總經理安鼐也因在台灣區領軍作戰成績優異,去年底正式升任為亞洲區證券部門執行長,駐守香港,對外職務由研究部負責人兼策略分析師柯良翼( James Carroll )暫代。 安鼐與柯良翼兩人為好友,一度也曾是室友,當初柯在美林不過是一名金融分析師,而安鼐主政後的這項安排,頗有提攜與安插自己人馬的味道。

然而,在安鼐高升之後,今年初柯良翼亦無預警式的離職、赴港另闢新局,香港方面隨即補上梅克( Michele Mak )為策略分析師。 同時期,華寶證券資深研究部主管兼首席半導體分析師劉啟東因被聯電請走,而華寶為鞏固其在外資圈內的研究地位與品質,便把矛頭指向荷銀證券,挖走亞洲區系統與零組件產業首席分析師蘇豔雪( Sharon Su ), 出任其台灣科技團隊研究部負責人兼亞洲區首席資訊硬體產業分析師, 巧的是與蘇共同研究零組件產業的分析師林純如(Iris Lin )也在同時間共赴華寶任職。

據了解,荷銀證券高階研究團隊之所以有此劇變,與公司年終獎金制度改變脫不了干係。在荷蘭銀行接手浩威證券之前,當時公司員工分紅的既定策略是提撥盈餘的一定比率一次發放。而這個「一定比率」據聞相當優渥,約莫在三成或以上,但去年開始就不一樣了。

里昂研究團隊五月一走就是七人


去年初領年終獎金時(係前年盈餘分配),母公司方面有了新的政策,即「年終獎金將分二至三年發放」,不過當時還有部分員工可領足應給金額,但今年情況則變得更差。因為全球股市走軟,荷銀在去年亞洲區的證券市場僅有台灣市場賺錢,但荷銀證券員工在今年三月間領年終時卻沒有得到當初允諾的報酬,據聞必須延至七月以後才有譜。

無獨有偶的,像這種為了紅利「走」人的事件也發生在港商里昂身上。今年五月間,原擁有約八、九名分析師(含助理分析師)的里昂研究團隊,竟一夕間出走七位,震撼業界。

據外資圈分析,里昂證券台灣市場的營運績效,事實上自去年開始已漸有起色,就純 QFII (專業外資機構法人)交易量而言,還可排進前四大,而今年以來的單日做單量還可與荷銀、華寶較勁,部分原因即來自擁有陣容頗為堅強的研究團隊為後盾。

不過,里昂證券母公司的政策卻在此時開始轉彎。今年發放去年的年終獎金時,竟擅自將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金額用來替員工購買母公司股票,這種強迫式的紅利政策,據聞也有變相綁住當時整個研究團隊的企圖,因此即使公司同時附有但書保證,凡願意支持此一政策的員工,今年的年終獎金必定讓其滿意,但不少資深分析師仍深感不爽。

魏保羅到大陸開疆闢土資深員工抱不平

因此,只要是被外資圈內視為炙手可熱的人才,同業自然張開雙臂歡迎,故演變到最後, 以資深分析師李信佳( Jonathan Lee )、范德能( Don Floyd )為首的研究團員們(含助理分析師),分別轉移至匯豐詹金寶(三人)以及雷曼兄弟(四人),僅留下研究部主管陳安( Ken Chen )以及一名資歷不深的分析師。

事實上,知情人士透露造成里昂研究團隊頓時陷入空窗窘境的遠因,則是對香港方面安排台灣區總經理的人事案有所質疑與不滿。相較於荷銀證券對安鼐在台灣區優異表現貢獻的回報,里昂對待前總經理魏保羅之於集團的貢獻,竟是不顧魏的意願而將其調入大陸市場開疆闢土,面對這種「不平等待遇」的安排,內部資深員工都為魏保羅的際遇抱屈。

話說回來,外資券商的人才似乎是去得快,來得也快。荷銀為了彌補蘇豔雪留下的空缺, 請來前野村證券分析師李伯彥( Ben Lee )擔任電腦下游產業的龍頭分析師。

由於李在業內已有相當的知名度與聲譽,且待在野村至少有七年以上,過去幾年不管誰上門挖角,也不管條件有多優渥,李均是「以不變應萬變」,而荷銀此番能挖動他,業界猜測除了在薪資、紅利上下,不少工夫外,也頗有欲扳回顏面的企圖。

表面上荷銀雖然是補齊了策略、半導體與電腦三大龍頭分析師,但因為都具有相當程度的資歷背景,且面對兩大空降部隊,據聞王秀鈞也有不少微言,彷彿三人間台面下的角力戰已隱約浮現。至於里昂證券在多方奔走下,目前新的研究團隊也已到位,補進約五名分析師,其中還包括前匯豐詹金寶證券總經理簡耀堂。

延伸閱讀

作家李昂公審學生:看不出來他們需要博愛座!開口閉口「教育失敗」的「正義魔人」文化何時停止?

2023-09-24

一樣年紀,別的醫師是財務自由不想退休,他卻為2500萬財務漏洞拼命工作「當年我犯了2個嚴重的錯」

2022-05-26

南一中生搭公車沒讓位,阿伯開罵投訴學校網炸鍋!校方回應了…醫拋疑問點:博愛座全應取消

2022-11-25

明明有空位!12歲童坐博愛座遭老翁「推頭撞牆」⋯一場「強迫讓座」事件揭開正義魔人文化

2022-11-19

他34歲財務自由成為首批FIRE族後感嘆:把「提早退休」說成從此不再工作,往往只是個噱頭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