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鎖定低公設屋 進可攻退可守 P.104

鎖定低公設屋 進可攻退可守 P.104

2007-09-20 09:29

為了給兒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廖鶴怡一腳踏入有殼蝸牛一族,首次購屋的她,只花了短短三天就買到了理想的房子,從預算到屋況設施,樣樣都符合廖鶴怡當初設定的條件,可以有如此優異的成績,全靠她的理性堅持……

廖鶴怡與老公、一歲半的兒子,半年之前搬進現在台北市木柵區的家,六樓的客廳陽台外就是世新大學操場,室內有三十坪,兒子無論在家裡或戶外都有足夠的空間活動。

這樣一個適合兒童成長的家,又買在預算之內,廖鶴怡從相中、議價到成交,總共只花了三天,相較中古屋售出平均需要一、兩周的時間,對於自己第一次買屋就有這樣的成績,直呼自己運氣好!

第一步:釐清需求 為兒子打造舒適成長環境

半年之前,廖鶴怡一家三口還是租屋一族,每個月花一.五萬元承租一層三樓的老公寓,室內有二.五房,因為鄰近木新市場,生活機能很方便。但是屋齡已經三十年了,「那時住的地方蚊子超多的,簡直打不完,這些蚊子應該是從老舊管線裡面跑出來的吧!」

為了給兒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揮別「不堪蚊擾」的環境惡夢,廖鶴怡與老公決定要添購一個新家。廖鶴怡撥了一下算盤,自己的購屋存款,加上長輩的無息借款,房貸只要貸到五成即可。

廖鶴怡與老公原本不打算買房子,覺得只需要每月花費一.五萬元租房子即可,夫妻倆覺得,反正兒子長大之後,再搬回台中老家與公婆同住即可,不用這麼辛苦背負房貸,況且房子也會有折舊折價的問題。會這樣看屋、買屋,一切都還是為了寶貝兒子!

第二步:設定條件 選定坪數實在的中古大樓

決定買屋之後,她開始看新成屋及中古屋,但看了木柵一帶的新成屋,平均房價每坪高達四十、五十萬元,不僅超出預算,她認為這個房價水位也並不合理,考試院一帶的交通、生活機能也不太方便,只有風景是比較大的賣點。

另一個因素是,現在的新成屋因有公設比增加的新建築法規的緣故,權狀四十坪的房屋,室內坪數其實才二十幾坪,等於花錢買不少虛坪的公設空間,覺得並不划算,所以就轉看中古電梯大樓。

根據一家三口的需求,廖鶴怡訂出自己的購屋條件。房價預算每坪落在二十萬元,樓層要在六樓,而且要有一個平面車位。由於家裡有幼兒及長輩,需要坐兒童推車或輪椅出入,所以社區大門要有殘障坡道。室內坪數不要超過三十五坪,否則打掃整理起來很辛苦。

由於廖鶴怡對於交屋等細節不了解,害怕被騙,儘管長輩不支持,但她還是決定花十萬元的斡旋金,委託知名房仲業者找屋、議價,省時省力。

後來看中現在住的這一戶屋齡十一年的電梯大樓,樓層在六樓,權狀建坪四十九坪、室內實坪三十坪,屋主開價一○六○萬元,總價附一個平面車位。地點鄰近考試院、世新大學,屬於文山區三大學區的永建學區,回家的動線中會經過一道斜坡,廖鶴怡研究過,這裡的每坪區域行情約二十一、二十二萬元。

隔天開始,廖鶴怡就白天、晚上各實地去看一次房子,白天看的是人潮出入的情況,晚上則是看路燈的明亮度,以及回家動線上的安全性,同時向屋主打聽左鄰右舍的背景,也觀察這棟社區住戶搬家、轉手的頻率是否很高。

由於這棟房子是山坡地建築,廖鶴怡不忘對建築的結構安全進行了解,在調查之後,發現房屋基地的山坡地屬於仙跡岩的岩層,地質堅固,房屋本身又經過九二一地震的考驗,所以就對建築結構比較安心。

原來的屋主一家共有五口人,因為急著要換大一點的房子,所以一開始就為廖鶴怡找到「屋主急於賣屋」的有利條件,加速議價的流程與時間。

第三步:進行議價 堅持預算底線並耐心斡旋

進入議價之後,第一次開價,廖鶴怡訂了一個「八八八萬元」的吉祥數字,透過房仲業者斡旋,屋主回應低於九百萬元不賣。隔天上午,廖鶴怡第二次出價九一八萬元,當天下午屋主回應九二八萬元,廖鶴怡衡量一下已在每坪二十萬元的預算之內,所以就成交了。

原屋主的家中還保留有簡單的裝潢,廖鶴怡評估之後覺得挺符合自己的需求,所以僅再花十萬元的油漆費,再添購一些家具,裝潢費上幾乎比原本估計的五十萬元預算省很多。

據廖鶴怡及這棟中古屋的條件,最高可貸到八成,但廖鶴怡因自備款足夠,所以只貸五成。

她選擇壽險公司的指數型房貸,除了因為有朋友關係之外,利率也比較低,前半年為一.九七%,第七個月到第二十四個月為二.三%,第三年為二.九七%,比其他銀行房貸的三%還略低。

第四步:貸款選擇 選擇指數型房貸節省利息

廖鶴怡認為,利息能省多少是多少,她一開始就選擇本利一起攤還,現在每月付的二.五萬元房貸中,利息約占八千元。

回顧整個買房子的過程,廖鶴怡的心得是,購屋一定要量力而為,要釐清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房子,同時也不要心急,買房子也是要靠緣分。

此外,找知名品牌房仲業者找屋、議價相較之下比較有保障,但是也要懂得勇於拒絕,不要被房仲業者牽著鼻子走,因為房仲業者多半急於賣掉手中的委託物件,不一定會站在買方的立場設想。

曾經就有房仲業者向廖鶴怡推銷非六樓、只附機械車位的房子,遇到這類情況,廖鶴怡就是直截了當地拒絕:「你不用再說了,除了我原來設定的購屋條件之外,其他我都不考慮!這樣不會浪費彼此的時間。」

一般房仲專家會建議,買房子的支出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廖鶴怡的財務規畫也是如此,每月本利攤還的金額控制在收入的三分之一,這樣才不會影響生活品質。

但她更強調「開源才是王道」,儘管現在專心在家裡帶小孩,但她仍然有兼差,接一份臨時保母的工作,每個小時鐘點費一百五十元,幫人家帶的小孩又可以給自己的兒子作伴,實在一舉兩得。

在家庭收入之外,廖鶴怡也投資定期定額基金,為兒子日後的教育費用做準備,間接減輕日後的負擔,在背負房貸之餘,毋需再為教育費用操煩。

現階段:市場觀望 精挑細選對抗短期波動

不少買方認為,年底房價會下修,不願在今年進場買屋,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但廖鶴怡認為,現階段買房子對一家三口來說是「必需品」,有多少預算就買什麼樣的房子,況且房價的波動只是眼前,房地產是十年一次景氣循環,就算短期下修,十年之後還是會漲回來。

更重要的是,木柵環狀線捷運十年後會完成,加上低公設的房屋未來會越來越稀有,到時候再脫手,房價會有一定的抗跌性或增值性。

況且十年後再換屋,這棟房子還是可以出租給世新大學的學生,房子仍然可以活用、引進財源。由此來看,廖鶴怡的盤算似乎很穩賺不賠,果然是精打細算的購屋一族!

延伸閱讀

月薪3萬,如何存到1千萬退休金?她當護理師3年,在醫院看遍「沒錢的煩惱」:辭鐵飯碗、27歲年收200萬

2024-06-12

00929、0050...只存10年就退休!45歲夫妻想月領息15萬...達人教「以息養股」離職前快速累積財富

2024-05-27

提前退休「勞保老年年金被打8折」不划算?一定要滿65歲才領嗎?試算「這年齡」請領賺更多

2024-05-31

一口假牙幾乎燒光退休金!60歲後滿口爛牙悔恨:花幾百塊掛號費省下1台BMW「這輩子最好的投資」

2024-06-12

40歲才存股,每天100元定期定額「這1檔」,退休滾出4千萬:財富自由這麼簡單,為何要勉強做不喜歡的工作?

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