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議價空間短增長減

議價空間短增長減

2012-12-14 09:59

自從8月1日實價登錄正式上路後,不僅吹皺 了台灣房地產的一池春水,讓沉寂已久的房市增添不少話題,也讓買賣雙方都枕戈待旦,調整步調和策略來因應價格透明化後的新市場。

計策3

建商開價降低,不代表降價,也就是建商的成 交底價不變,只是牌價變低,造成預售屋假跌現 象,購屋者一定要心裡有數。

於是,上網查價似乎成了時下買屋者的標準動作。根據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觀察,目 前來店看屋的消費者,有7成會主動要求房仲店 頭提供或自己帶著資料來看房子。顯見不少民眾懷著「有了實價登錄,就等於有了『居住正義』」的心態。

 優點:

資訊透明化、成交效率高

其實不管實價登錄能揭露出多少筆的房價資訊,但這項制度最起碼已宣誓過去長期黑箱作業的台灣房價,走向了透明化的路線,使得屋主、房仲、建商和代銷在訂定價格時,會礙於價格查詢容易,而不敢再亂開高價來「愚民」。過去許多豪宅或重劃區的預售屋,「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的狀況,應會漸漸消弭。

另外,隨著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差距縮短,過去得花上數週的時間來議定價格,未來可能更快速地達成共識。在成交時間縮短下,房地產的交易效率可望提升。如此一來,也有助於國內房市的體質健全。根據仲量聯行日前公布的不動產透明度指數報告,發現台灣的透明度在全球的排 名,就由原先的33名提升到29名。

不過畢竟實價登錄才剛上路,正面效應固然令人期盼,殊不知制度的背後,仍有許多克服不了的盲點。

 缺點:

樣本數不足,實價易以偏概全

由於台灣的實價登錄在設計之初,講求的是對屋主的隱私保護,因此對於個資保護十分嚴謹。雖然依規定,每筆有價金交易的房地產資訊都得登錄,但到了資訊公開時,就採取「去識別化」模式, 也就是每50號門牌為一區 段,會經由系統換算路段平均值,造成民眾在網站上看到的只是某個路段的平均行情,這與國外行情「全都露」的情況大異其趣。

這項立意良善的貼心設計,就造成了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登錄和揭露的樣本數不足。由於依政府現行規定,只有實質的價金交易的物件才需要上網登錄,諸如贈與、繼承等也不用登錄,如此一來,就算所有人都誠實登錄,大約只占了全 台2成左右的屋量。就算把 信義、永慶等房仲業者網站上所公開的成交行情加入, 民眾頂多也只能看到5成的 資訊量。

再者,由於實價登錄最後公諸於世的房價,會排除價格過高、過低的個案,於是房價較高的區域,如台北市的大安區、信義區等,或近期房價補漲的市郊區如萬華區、內湖區等,也因短期價格變動較快,有可能導致政府檢核人員誤判為偏離行情,而被篩選刪除。反而會因為物件常創高價,而導致被系統誤判是「偏差個案」被篩選掉。

至於被市場視為區域行情指標的預售屋,則因為預售屋銷售階段仍屬私下買賣行為,在未過戶之前,依法沒有「實價」。因此現行規定,預售 屋在結案30日內登錄即可,但結案可能是興建完 成,也可能交屋,若代銷一直等到此時,已失去代表性。

正因為應該清楚明瞭的「陽光法案」仍有許多「模糊地帶」,這使得在「後實價登錄時代」,台灣的房地產將產生預期中的質變。

 質變1  議價空間,短增長減

實價登錄上路後,最眾所企盼的效應就是「房價會不會跌?」「會不會更好殺價?」對此,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指出,議價空間乃是賣方開價與成交價差距,成交價由買賣雙方角力所成,得看當前市場屬於買方或賣方市場,當買方市場時,買方決定力量大於賣方,才有辦法議價。

而實價登錄實施後,短暫性地擴大議價空間,從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統計亦可見一斑。該單 位就實價登錄網站上線後前後1個月六都(五都 加桃園縣)的交易狀況分析後發現,去化天數與議價空間都出現微幅增加。徐佳馨分析,因為網站穩定度與呈現樣本數不足,對交易信心產生影 響,去化天數微幅增加2.1天,而議價空間也比 實價上路前1個月多了1.9%。

但徐佳馨也進一步指出,雖然六都的議價空間 都微幅增加,其中北市議價空間從16.4%增加至 18.9%,幅度最高,但遠不如外傳可議價達30% 以上。

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則認為,實價登錄後買方態度兩極,積極詢價後,精準出價的買方不在少數,卻也有不少僅參照最低價就漫天殺價的族群,雖說賣方態度趨軟,願意調整開價,但未來在制度愈來愈成熟之後,認知差距將縮小,議價空間將轉增為減,也就是實價登錄將使得議價空間「短增長減」。

另外,根據住商不動產統計顯示,相較於實價公開前後,年輕購屋人的意願明顯降低,反而是 40歲以上中年人進場意願提高。住商不動產企畫 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認為,年輕族群接收網路資訊多,在詢價過程中,多認為市場價格仍有下修空 間,因此採取觀望態度,但40歲以上購屋客反而 認為價格難以修正,不動產仍是避險標的,因此進場態度明確,也讓平均購屋年齡增加不少。

 質變2  建商開價,趨於務實

至於過去國內的建商,在訂定預售屋價格時, 常以完工後的市價訂定,也就是價位開在未來3 年後的行情,導致預售屋行情遠遠超出鄰近的新成屋價位,但實價登錄後,由於資訊透明,讓建商漫天喊價的空間減少,開價較為務實。

只是,開價降低,不代表降價,也就是建商的成交底價不變,只是牌價變低,但也相對造成價格越硬,議價空間減少,對於這種「預售屋假跌」的現象,購屋者千萬別誤以為房價真的跌了。

 質變3  特殊房型,容易誤判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實價登錄揭露的是平均價格,所以這使得部分偏高或偏低的房型在區域行情中容易被誤判。例如在老公寓環繞的新大樓,價格就會被低估,反之,位於豪宅群中的老房子,反而超額反映行情。

另外,在登錄資訊公開的「單價」項目中,因初期車位分拆效果仍不佳,導致平均單價有被壓低的問題,造成消費者誤判。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實價」或「時價」,其實只代表一個結果,並不能全然反映房屋的價值;因為即使在相同路段,房價還是會因屋齡、屋況、裝潢等有所差異。

至於,實價登錄11月16日第二次揭露,僅反 映出9月份的個案訊息,這些個案尚未反映出10 月16日實價揭露後的衝擊。因此,實價揭露衝擊 效應需等到明年1月16日實價揭露的個案,才能 略見真
章。




































延伸閱讀

春水堂進軍大阪、微熱山丘搶進東京...野島剛:台灣用美食讓日本「哈台」

2018-12-22

輝達7億美元收購以色列新創軟體供應商Run:ai,用以管理AI運算資源

2024-04-28

電鍋也能出年菜?煮花生豬腳原來這麼簡單!

2024-01-26

午後的簡單小確幸,用電鍋輕鬆做甜點

2015-03-02

老謝:溪州的羊肉美食產業逐漸形成!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