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初中沒畢業 一天進帳七十萬元 P.94

初中沒畢業 一天進帳七十萬元 P.94

2003-11-20 14:25

蔡志忠所畫的中國古籍新注漫畫已印行了三十餘種語言的版本,驚人的發行量讓蔡志忠成為靠一技之長致富的專業人士。「蔡志忠即使坐在馬桶上什麼事都不做,每秒鐘至少賺進八塊錢。」換算成一天收入為六十九萬一千二百元。

有一種人,彷彿生來就注定要成功的,他們對自己的一切都十分了然於心,十分有把握,十分有條理,既了解自己,更洞明世事,進退有據,靠畫漫畫成名致富的蔡志忠就是這種人。

蔡志忠位於台北市首善之區的宅邸,面對著台北市議會,是他在二十幾年前就置的產,在當年幾乎是台北市區屬一屬二高的大廈。室內書籍汗牛充棟,還擺滿了三千四百餘尊大小佛像,東西奇多,卻一一就序,整個居室窗明几淨,纖塵不染。這些佛像的價值不斐,為了避免來訪客瓜田李下,徒生疑心,每一尊佛像底座他都用黏膠黏得牢牢的。

四歲立志畫畫維生──作品印行數千萬本


剛從台中打橋牌回來的蔡志忠,是五年來首度離開自己的閉關範圍-住家附近,返家一收到邀請他前往香港參加橋牌賽的傳真,直囔囔說:「這下我都覺得自己很不會打橋牌了!」事實上,他的橋藝居全台第二名,且在橋友前清大數學系教授沈君山的慧眼識英雄之下,蔡志忠近年更將全副精神放在物理學、數學等科學研究上,他發下豪語宣稱要得到諾貝爾獎,每週一和中研院物理所多位學者切磋研究物理學。

旁人聽來,或許覺得是個笑話,不過,蔡志忠從十五歲以來就不斷打破各種成規,向不可能挑戰,他的信念始終是:「接受所有人的挑戰,但最嚴苛的挑戰卻是自己。」

在全球的出版界裡,蔡志忠所畫的中國經典古籍新注漫畫已印行了三十餘種語言的版本,其中的《禪說》、《老子》多達四十四個版本,至今他的作品至少已印了三千多萬本,單單雲南昆明一地不過五十萬人口,蔡志忠一系列的二十三本著作就印了六十萬冊。

這樣驚人的發行量,讓蔡志忠成為一位靠一技之長致富的專業人士。時版出版公司前漫畫主編高重黎就透露過:「我們幫蔡志忠算過,他即使坐在馬桶上什麼事都不做,每秒鐘至少賺進八塊錢。」換算成一天收入為六十九萬一千二百元,蔡志忠聞言不以為然道:「他大概少算了吧?應該不止!」

「我一點都不誇大,三歲半時,我就開始想說我這輩子要做什麼?四歲時,我就決定一輩子就是要畫畫。」蔡志忠表情很嚴肅地描述童年期的自己,如同許多成名甚早的人士一般,即使出身在彰化茄冬鄉下,橫溢的才情光采仍舊無法被環境掩埋。

輟學北上謀生──立誓闖出一片天

說著,蔡志忠從書架上取出他父親蔡長時先生手抄的族譜,字跡工整,筆鋒蒼勁自成一家。蔡父年少時是霧峰林家的夥計,攢了錢返鄉買地造屋,他的書法造詣是鄉里間的第一把手;春節期間,鄉間房舍所貼的春聯幾乎都是蔡父撰寫的,蔡志忠的漫畫作品自序中曾這樣寫到:「新春那天早上,父親就帶我到村裡走一圈,看看有誰把門聯貼錯了,當時,我也期望,長大也要有一技之長。 」

四歲半時,父親給了他一片魯凱族蓋房子的岩片和小黑板,「那是一支像冬瓜糖白色的石頭,我樂不可支地用來畫畫。」那時,忙於農事的母親常常恐嚇他說:「你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以後只能去撿牛糞!」

打從有記憶起,蔡志忠就自己睡一間房間,養成凡事自己做決定的性格,小學期間與深深著迷的漫畫書結下不解之緣,為了畫畫可以茶不飲、飯不思的他,美術成績始終排列全班第一。初二暑假,他將四張試作作品寄到台北的集英出版社,很快地就接到一封邀請他去擔任全職駐社漫畫家的聘書,書明:「月薪三百元,管吃管住。」

「父親一生中和我交談不到五十個字,拿到這封聘書,我向父親說要去台北,父親只問我一句:『有工作吧?』我回說:『有』,父親也沒多說一句:『那就好!』」就這樣蔡志忠輟了學,離開他生活十五年的彰化茄冬,談到這,他拱起雙手繞著嘴邊作勢道,「我只記得坐在火車的最後面,心裡吶喊著:『我永遠不回
來了!』」

渴望成功──熱愛賺錢的感覺

自詡為「自己人生的主人」的蔡志忠,到了台北如魚得水,「因為我太愛畫,也太愛賺錢了。」才第一個月他就賺到六百塊錢,「老闆每次趕我吃飯,我都喊到:『就來了!』其實我是畫得入神,捨不得放下筆。」第四個月,他就遠遠超過其他同事的產量,月薪拿了三千元。

條理分明的蔡志忠把自己過去的作品收得一絲不苟,他又從那百寶箱般的書櫃裡變出自己剛上台北繪的漫畫作品,翻著過去所畫的大眼娃娃,他自己看了都覺得有趣:「你看像不像日本的少女漫畫!」「這張是我看到西門町服裝店拍賣,想說可不可以幫他們畫海報,賺點錢,結果還是不好意思拿去兜售。」

享受畫畫和賺錢的雙重樂趣,十五歲到二十歲之間,他足足畫了超過兩百本漫畫書。入伍後,蔡志忠照常作畫不輟,而且還自己進修有關美術設計、中外美術史、純藝術等課程。提起這段,他更是津津樂道地說:「規則是定給平常人的,要證明自己是特別的,當然應該由我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他的腦袋就像個電腦似的,清清楚楚記錄著過往的每一件事,「民國六十年十一月十一日,我退伍進入華美建設上班,看到光啟社徵電視美術設計,徵人基本條件卻是大專畢業生,我向主考的鮑神父爭取無論如何總讓我試考一下。」蔡志忠的作品與膽識讓他成為光啟社破格任用的第一人,更奠立了讓他賺進一大桶金的動畫影片基礎。

懂得行銷自己──打開海外華人市場

當時光啟社的卡通製作設備是全台最先進的,卻缺乏卡通製作人才,蔡志忠買了多卷迪斯奈卡通影片,在家用一格格放大,分析卡通影片的動感原理,還嘗試用光啟社的設備製作卡通短片,創造了多齣具台灣風味的卡通片頭,如「小吃大魚」、「傻女婿」、「青蚵嫂」等;這段期間,正規教育程度只到初二的他,也在世新電影科教了三年卡通製作原理。

學了一身本事的蔡志忠終歸是要走自己的路,民國六十六年,娶了光啟社導播為妻的他辭卻工作,與友人合組了「遠東卡通公司」、「龍卡通公司」,製作卡通廣告短片。

民國七十年,他和香港電影公司共同投資製作《老夫子》卡通電影,賣座奇佳,隨後在星馬港地區播放,都刷新了票房紀錄,造成轟動,還獲得該屆金馬獎最佳卡通影片。那時節東南亞地區的廣告製作公司,紛紛把卡通廣告片拿到台灣製作,更為他累積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永遠不滿足於現有成就的蔡志忠,在卡通影片大獲成功後,民國七十二年起,他日間經營卡通公司,晚間則開始漫畫創作。從同年三月開始在皇冠雜誌刊登《大醉俠》起,蔡志忠的漫畫成為副刊重要的一角,先是在聯合報刊載《肥龍過江》和《江湖游俠》,接著,《光頭神探》、《帥盜獨眼龍》也諸多報刊開闢專欄。

一般藝文工作者對自己作品多半不太懂得經營,但蔡志忠卻一開始就頗諳此道,他把自己的作品寄往香港、星馬、歐洲、美國的華文報投稿,幾乎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的作品出現,甚至還打進了最排外的日本市場。

蔡志忠孜孜不倦樂在其中,每每畫到夜半三點鐘還精神奕奕,「一想到全世界有十五部以上的印刷機正在印著我的作品,就讓我衝勁十足地繼續做下去,這種賺錢的感覺我太愛了。」直到今天,他的亞洲版權還是由自己親身去談。

古籍新畫──漫畫生涯更臻巔峰


絕不畫地設限的蔡志忠,在肥龍、大醉俠等系列成功之後,再度挑戰最難的漫畫工程──把中國的經典古籍畫成漫畫,第一本《自然的蕭聲-莊子說》甫付梓,就掀起排山倒海的中國古籍熱,還把蟬連金石堂暢銷冠軍多時的龍應台著作《野火集》擠下排行榜冠軍寶座,這一系列的古籍新畫讓蔡志忠的漫畫生涯更臻至巔峰,他在昆明辦簽名會時,盛況之空前,還引得中共官方派出鎮暴部隊。

已故的作家三毛說過:「蔡志忠這種人就像林懷民所說的『自由魂』,他的談吐、繪畫,以及『古書新說』的方式都是出於一種自然。」

憑一技之長,累積了可觀的財富,蔡志忠也不吝惜分享致富的心得,前幾年,由大塊出版的《賺錢原理》已賣到逾二十萬冊。初二後,不曾再受過正規教育的蔡志忠始終堅信:「有才華的人應該沒有機會受完正規教育,因為他太愛一個東西了,根本沒有能力把自己的注意力挪開。」一生中始終向不可能宣戰的他,在不斷地行動中,累積人脈與金錢資產,他透露成功的秘訣:「行動得好,不如行動得早!」箇中的道理則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小檔案/
蔡志忠檔案:
出生:民國37年
學歷:初中
經歷:65年成立遠東卡通公司,拍攝《老夫子》、《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72年開始畫四格漫畫,中國經典古籍漫畫《莊子說》、《老子說》、《禪說》等作品。
成功秘訣:概念勝過技術;行動得好,不如行動得早。
人生信念:一般人都在追求表象,你有手錶,我有時間;你有提款卡,我有錢;你有文憑,我有學問。

延伸閱讀

小而美的自然酒館

2024-02-05

窄巷中的南印度菜

2024-01-10

江戶前壽司的熟成美味

2024-03-13

麵館裡的家常好滋味

2024-04-10

老派低調的粵菜小館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