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工作不能對你允取允求 即使你愛它

工作不能對你允取允求 即使你愛它

2014-02-10 13:20

表面上,「做你所愛」(Do what you love)是勵志小語,鼓勵我們去找出對自己而言最有趣的事,並把這件事當作收入來源。但為何我們得靠興趣賺錢?這句話又是說給誰聽?

本文譯自 Slate雜誌的 “In the Name of Love” 一文。原作者 Miya Tokumitsu,為賓州大學藝術歷史博士。


Photo: Mario de Armas/design*sponge

在一間洋溢著文藝氣息的客廳裡,錶了一句格言:「做你所愛,愛你所做」(Do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do)。這是一張照片,在部落格發表後被網友們在 Pinterest、tumblr 和 facebook 等社交網站瘋狂轉發。即便作者硬生生的把勞動置入悠閒的生活空間裡,照片中的客廳卻仍是眾多網民的心之所嚮。

毫無疑問的,在我們的時代,做你所愛成了大眾整天掛在嘴上的慣用語。問題是這句話不但沒能解決工作帶來的苦悶感,還可能引誘你賤價出售你的汗水。更重要的是,它否定了大部份的勞動階級。

表面上,做你所愛是勵志小語,鼓勵我們去找出對自己而言最有趣的事,並把這件事當作收入來源。但為何我們得靠興趣賺錢?這句話又是說給誰聽?

做你所愛實際上是社經地位較高者間的術語,用高貴的自我提升來遮掩菁英主義。依循著他們的邏輯思考,人們是出於興趣而去工作,不是為了報酬。如果錢並未隨著勞動的付出而進入你的口袋,那表示你對工作投入的程度不夠。做你所愛這句話真正的成就在於催眠勞工們相信他們在為自己的興趣勞動,而非在迎合他人。

這類勵志小語通常出身不明,並歷經代代相傳。偏偏「做你所愛」的出處就像是被刻意混淆了。牛津字典溯其源頭為 Martina Navratilova 或 François Rabelais 等人。網路則推到孔子頭上,以東方的神秘性為其覆蓋了一層薄紗。數十年來,歐普拉以及其他宣揚正向能量的名人們則將此概念融入自己的佳句內。甚至連金融界也來參一腳,私人資產管理公司 Carlyle Group 前執行長告訴過 CNBC:

「如果你對所做的事熱在其中,那麼你就不是在工作。」

近年來大力宣揚做你所愛這個概念的是蘋果執行長賈伯斯。他在2005年於史丹佛大學的畢業演說上,講述創立蘋果的過程並強化這個想法的正統性: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

「你」在這段話中反覆出現。如此個人主義的話出自於賈伯斯並不讓人意外。他本身便代表一個經典形象,富有創意、隨性又對工作充滿熱情,還擁有全世界都認同的理想浪漫。他有效的把員工自發性與公司文化結合,他的黑色高領配牛仔褲的形象成了蘋果及支撐公司的所有要素的代名詞。

賈伯斯將蘋果塑造成才華洋溢的宅宅們用熱情堆砌出的產物;與此同時,卻和諧了上千名在地球的另一端奮力地工作,替賈伯斯實現浪漫的工人的位置。

但這群工人們不應該被忽視。做你所愛雖然看來無害又可貴,卻是從自我中心到自戀。賈伯斯對於做你所愛的構想恰與 Henry David Thoreau 的烏托邦式勞動願景形成嚴重的對立。在「人生無律」中 Thoreau 寫道:

「如果有一天有個小鎮能夠提供勞動者優渥的薪水,讓他們打從心底認為自己做的不是低端的作業。這樣的經濟體將是完善的。不要僱用為錢而賣命的,用真心熱愛那項工作的人。」

看得出來,Thoreau 對無產階級的生活一知半解。(很難想像有人會因為支薪高就會覺得洗尿布不是低階的工作)可是至少他仍堅持社會應保障付出者得到應有的報酬。反觀 21 世紀的賈伯斯式觀點則要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就好,它讓我們停止對社會的反思。

當我們的觀點侷限,一個結果便是勞工階級的分隔。工作變成兩種,一種是令人熱愛的(有創意、高知識、社經地位高),另一種則不太討喜(單調的、無須腦力、不突出)。在高端的工作崗位上的人,在財富、社會地位、教育、種族偏見和政治影響力上普遍較為優越,然而,他們只組成社會的一小部份罷了。

對於被迫作低端的工作的人來說,又是另一碼事了。在做你所愛的信條下,不是伴隨著熱誠而生的勞動遭到抹消。就像賈伯斯於史丹福的演說中,那些不有趣但必要的工作被剔除了一樣。

想想支持賈伯斯當一天執行長所需的三百六十行。他的食物來自農場的收割,然後經過長程的運送。他公司的商品從包裝到出貨,廣告從企劃到拍攝所需的人力,還有,清空辦公室的垃圾桶或填充印表機的墨水等不被談起的雜務。明明就業機會的創造是雙向的,大部份的勞工卻進不了全心投入工作的菁英們的眼。超低的工資,龐大的教育費等,對勞工的桎梏幾乎不被當成政治議題也就不奇怪了。因為菁英們根本毫無知覺。

忽視大多數的行業然後將其餘(高端工作)歸功於愛的成就,做你所愛大概是最優雅的反勞工意識。如果世上真沒有工作的話(按:照 Carlyle 老闆的說法,只要有愛就不叫工作),工人們何必聚集示威以爭取他們的權益?

* * *

做你所愛隱瞞了一件事,有能力基於成就感來選擇職業,本身就是一種特權、社經階級的展現。以平面設計師為例,他/她能夠把興趣當成志向,是因為他的父母付得起藝術學院的學費和布魯克林公寓的房租。

假設我們相信矽谷創業家、博物館公關或智庫特助都是依循本心來從事行業,那飯店的清潔工、大賣場的調貨員內心是什麼?答案是沒有東西。

無奈的是,未來只會有更多的美國人從事勞力密集又低薪的工作。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報告,到 2020 年會高速成長的兩大職業分別是看護和家傭,其 2010 年的年薪分別是 19,640 及 20,560 美元。刻意渲染某些職業為值得付出熱誠的,就是在打擊支撐社會運作的不亮眼的勞力,特別是對照顧人的工作。

做你所愛不但貶低了那些被忽視的工作,還會衝擊倒它原本要提倡的職業。現在,做你所愛的教條在學術界也有了毀滅性的發展。有個大約 2006 年發展的現象,就是一般的博士生放棄錢途有為的金融及法律界,改往微薄的死薪水跑,追求他們對北歐神話和非洲古巴樂的歷史的熱情。

做你所愛的教條在學術界就業市場發酵,結果就是美國現在 41% 的教職為兼任教授(adjunct professor),低薪、沒福利、沒辦公室、沒工作保障,純粹的合約工。

博士生們從事這些高端卻低薪的職業的原因很多,包括成長選擇(path dependency)與沉沒成本(sunk cost)等,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做你所愛」在學術界的氾濫。很少有職業像學術界這樣把個體與工作產出做如此緊密地結合。學術研究應是誕生自純淨的愛,報酬不該成為考量,就算是,也該在做完研究之後再想。

在「學術勞動,管理的美學,自主工作的承諾」一書中,Sarah Brouillette寫道:「我們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得到非物質的回報,這比一份普通的工作更高尚,我們無意間成了最理想的員工,管理層可用最低限度的成本抽取最高程度的勞動。」

許多學界人士以為他們逃離了公司行號的向錢看的環境。但 Marc Bousquet 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學界可能實質上為各大行號提供了最佳樣板。

「該如何模擬學術界的環境,每個禮拜讓員工保持高水準的腦力激盪及衝勁幹 50 到 60 小時,卻甘願領和酒保一樣的錢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員工傻傻地待在辦公桌前,自我催眠:我很愛我在做的事,然後要求更多工作量卻不計酬勞?我們怎樣才能把員工變得跟教職員一樣,否認他們正在工作這件事呢?該怎樣才能讓公司文化充滿校園氣息,使員工徹底愛上他們的工作?」

沒有人反對愉快的工作。但就算是心曠神怡的在工作那也還是在工作呀!而且認知自己在工作也不會因此而損害任何東西。拒絕承認反而為剝削找到了一扇門。

諷刺的是,做你所愛強化了剝削那些有趣工作的正當理由。無薪加班變成新的道德規則。記者必須充當休假的攝影師,公關理所當然的該在六日經營推特,46% 的員工被期待就算是病假也要查email。沒有任何一個原則比做你所愛更有效的合理剝削員工,只要說服勞動者他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要做牛做馬都甘願。

比起用外力塑造有成就感、開心的員工,不如從內心深處脫胎換骨。在做你所愛規則下,兼任教授和無薪實習大肆流行,人們同意無酬的工作甚至是倒貼。這無疑是指那些為了大學學分而實習,或去競標超搶手的時尚業實習的人(Valentino 和 Balenciaga 兩家服飾公司甚至還拍賣短期實習,當然所得是捐給慈善團體)。ProPublica 正在進行的調查發現,無薪實習佔了美國職場上前所未有的高比例。

在時尚、傳媒和藝術領域中,這些不用給薪的實習生超級受歡迎。這些產業長期以來習慣了僱用大量輕利的員工,他們為了工作無私的燃燒生命,一切只為了愛。除此之外的多數產業,一般的員工都是為了掙錢而爆肝。對多數產業的隔離不但會僵化經濟上和職業上的流動性,同時還會隔絕這些行業的聲音,使我們的社會無法提供多元的意見。

而那些嚴重依賴實習生的領域,如 Madeleine Schwartz 所寫道,都是女性偏多的職場。這不是巧合。做你所愛所帶來的另一個毀滅性的結果,就是女性在職場上的生產力遭到肆無忌憚的榨取。女性在偏低新的職場中佔多數,例如看護、兼任教授或無薪實習生。正是我們不把薪水擺在第一考量的想法,使這些職業毫無顧忌的壓榨女性,無論學歷多高薪水就是給那個樣。自古以來,女人就無償的照顧老幼,照看家庭,而且這是他們希望服侍他人的天性,沒有人去強迫他們,和銅臭味打交道實在太失淑女應有的禮節了。

* * *

做你喜歡做的事,那麼你就不算是在工作了。在屈服於做你所愛的懷柔政策之前,想一想:若勞工把工作當志趣,歡喜做、甘願受,誰才是真正的得利者。做你所愛事實上是資本主義社會剝削與壓榨勞動力的最佳工具。如果我們能認知到自己正在工作,那就可以適當的給自己休息時間,要求合理的酬勞,並安排與家人出遊的行程。

要是我們真的能擺脫做你所愛的緊箍,我們就能夠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了。

原文連結(原文作者:Miya Tokumitsu)

延伸閱讀

台股變失速列車,00939、00919、00929…高股息ETF換股潮來了!「團抱」最大風險:成分股殺成一團

2024-04-19

00919漲不動、00939和00940依然破發...台股大跌,只買高股息ETF風險很大!如何做到空頭不賠錢還小賺?

2024-04-19

存股台積電、高股息ETF…16歲開始當學徒,羅斯福路美髮院店主的理財翻身之路

2024-04-18

高股息ETF大吹「親戚風」 3檔ETF將要募集「存股兼收益」!00919、00929、00932跟它們「有關係」

2024-04-19

高股息ETF這麼多,為何選00878做核心持股?達人存股千張00878、2年領374萬股息:符合1條件「退休金領不完」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