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全亞冠在西瓜田裡「煉金」P.84

全亞冠在西瓜田裡「煉金」P.84

就和典型的「黃土變黃金」故事一樣,舊電腦其實也不是完全一文不值的廢物,透過循環再造之後,從電子產品的廢物中,一樣可以提煉出金、銀等貴重金屬,甚至再造成為金飾產品,帶進大把財源。

而藏在苗栗後龍一大片西瓜田裡的全亞冠,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


花費近一個股本建一座焚化爐

一九九九年四月成立的全亞冠,一直到今年七月,公司才宣告正式營運,而且一開門做生意, 往來的對象就是諾基亞、摩托羅拉、IBM、夏普、三星等國際大廠,「因為在前兩年,我們都把時間花在建置設備上頭,而且為了取得廢棄物處理執照,我們也花了快一年的時間等待發照。」董事長郭士豪說。

現在,全亞冠是國內第一家同時擁有處理和清除廢棄物兩張證照的公司,而光是為了建一座物理焚化爐,郭士豪就把二億一千萬元的股本花掉了一億八千萬元,也是因為這份對環保科技的專業和用心,讓全亞冠贏得多家跨國性集團的青睞。

另一個讓全亞冠「走路有風」的主要原因, 是來自總部設在新加坡的環保公司Citiraya Group 的技術奧援。

Citiraya Group 在電子廢棄物的處理上,相當具有知名度, 一九九二年成立的Citiraya,每年全球回收一萬五千噸的電子零件廢物,目前該公司擁有超過一百家的客戶,其中七○%以上都是跨國公司,在美國、德國、英國、泰國、日本等地都設有分公司。


明年將在上海等地成立合資公司

而台灣的全亞冠,則是由郭士豪個人和新加坡 Citiraya 集團共同入股成立的合資公司,因為 Citiraya Group 和許多跨國企業,都有簽訂全球統一的環保服務合約,因此全亞冠也就順理成章地接收了許多 Citiraya 的客戶資源。

「和 Citiraya Group 除了台灣地區的合作,我們在明年也會一起進軍大陸,將陸續在上海、北京、東莞、天津四個城市成立合資公司,由全亞冠負責業務拓展、 Citiraya Group 則提供技術支援。」郭士豪表示。

最早是從事 DRAM 產業的郭士豪, 因為一次出差的機緣, 在新加坡接觸到Citiraya Group,也讓他興起轉戰環保科技的念頭,「我想在二十一世紀,是所謂的新知識管理時代,其中兩大主流一個是以基因為主的生物科技,一個就是包含了物理和化學的環保科技,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和重疊度又相當密切。」

目前全亞冠的員工數大約只有二十人,負責所有電子零件的回收和處理,包括電子底板、手機和打印機等,幾乎全都來自資訊科技產業。


一公斤的電子廢物可以提煉出五到三十元貴重金屬

回收處理流程是先將電子零件分類,再裁切成十釐米大小的細顆粒,接著將有害的廢棄物單獨分出,像是電池類的零件,就得送到歐、法的電池處理廠進行境外處理,然後再利用繼續提煉,也就是所謂的「資源化」步驟,可別小看這些垃圾電腦、報廢手機,它們從裡到外的各個零件,對專門從事回收的全亞冠來講,統統都是非常重要的生財工具。

舉例來說, 電腦中央處理器( CPU )、散熱器、主機板和硬碟上面都含有銅、銀、黃金、鋁等貴重金屬,另外像是電腦外殼、鍵盤、滑鼠和搖桿,則是包含鋼架與塑膠,熔掉後起死回生,可以做為水管和筆座,甚至連細細一條的電源線,都可以成功「改頭換面」,變成家具或平底鍋的材料。

還有,像是電腦中的老舊晶片,可以在電子玩具中尋找到「第二春」,過氣的光碟機和硬碟機則是能夠「借屍還魂」、再度利用,成為更新後的替代品,就連不起眼的非金屬部分,如玻璃纖維混合樹脂等材料,都可以製作成人造大理石、連鎖地磚等建材,或者是其他的藝術加工品。


以提取價值的多寡來決定誰付費

郭士豪說以 Citiraya Group 的過去經驗,平均每一公斤的電子廢物,大約可提煉出價值五到三十元台幣不等的貴重金屬,就算拿去賣給珠寶店,用來製造首飾都沒問題,而在扣除處理這些回收物的成本後,平均再生後產品的價值將近二百元台幣,回收科技不但可以達到環境保護的作用,而且也是一項相當有賺頭的新生意。

全亞冠在收費方面,也和絕大多數的行業別不同,是以提取價值的多寡,來決定誰是付費方,如果提取出來的金屬價值,超過循環再造成本,公司就會自行吸收成本,也不會向委託方收取費用;但是反之,如果回收的材料是有毒廢料,或者是金屬成分不多,全亞冠才會向顧客收取處理費用。

郭士豪表示全亞冠在今年底,還有更新的擴廠計畫,將要再建置化學和熱處理焚化爐各一座,過去必須仰賴境外處理的,未來也都可以自己做,而七月才開始營運的全亞冠,預估每個月應該可以處理二至三千噸的電子廢棄物,今年營業額應該可以到達二億元水準,明年則是要挑戰每股盈餘五元的高獲利門檻。

全亞冠雖然做的是俗稱「收破爛」,聽起來一點都「不稱頭」的環保科技,但是經濟學中「資源有限,欲望無窮」的供需理論,在近年來愈來愈加彰顯,郭士豪的全亞冠,未來在業績表現上,或許多得是揚眉吐氣的機會。


電子廢棄物快速成長

現在散布各地的廢電腦數量到底有多嚴重,一般人恐怕很難想像,以美國個人電腦大廠 IBM 為例,每年回收並拆解掉的廢棄個人電腦, 就高達一千八百萬公斤, 而根據美國環境安全會議︵ National Safety Council ︶估計,到了二○○七年,全美的垃圾電腦數量將會突破五億台。

行政院環保署也表示,所有固體廢棄物成長速度最快的就屬電腦產品,光是去年一整年的印表機銷售量,就高達一百二十萬台,而根據海關方面的統計,七年來國內印表機的累計數量共有四百萬台,回收需求可說是相當殷切。

其實,電腦回收概念從美國開始,從去年十一月起宣告施行,包括 IBM、惠普都決定向消費者收取三十美元的運送和處理費用,自行訂定符合廢棄電腦回收的規定。

而一向標榜人性化科技的手機大廠諾基亞,則是決定自行吸收回收成本,而台灣方面也將從八月開始跟進,諾基亞台灣區行銷協理黃思齊表示,諾基亞將在全省的經銷通路設置回收桶,妥善處理汰換的手機和電池,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環保署認為資源回收應該是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加上台灣的廢電腦回收率已經高達八五%,所以暫時不會採取新的獎勵金政策,但是行動電話回收的概念才剛起步,回收成果的好壞,還需要主管單位和民間業者的共同努力。

延伸閱讀

月薪3萬牙醫助理翻身「直播帶貨王」!靠4款手機殼出道、素顏賣美妝...Miya人妻妹紙「年撈千萬」致富秘訣

2023-12-07

哈日族要玩也要投資日本!國內最大日股基金「元大日本龍頭企業」8/1再次募集,聚焦3大領域

2023-08-01

北海道超人氣湯咖哩「奧芝商店」快閃台北晶華!濃厚蝦頭湯傳承三代,不用飛日本就吃得到

2023-08-17

「日本最後秘境」高知包機太受歡迎,延長到明年3月底…坂本龍馬、愛玉發現者,美食還是日本第一

2023-08-09

戀夏冰沁日本酒

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