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這學期 我最愛上英語課... P.46

這學期 我最愛上英語課... P.46

寒流來襲,對大清早就得上班上學的人可說是一大酷刑。一月七日就有這麼一個冷颼颼的早晨,有很多人不悅的神情都被凍在臉上,可是在台北市西區福星國小三年乙班的教室裡,二十五位小朋友卻歡天喜地又有些好奇地準備上第一堂課││英語課。


這天上的課仍一如往常,但氣氛卻很不一樣,因為在教室後面坐了好多人,不但有校長、有同學的媽媽,還有好多「陌生人」(其實就是訪視的督學、教授,和參觀的本刊記者),看得小朋友們又笑又交頭接耳的,整間教室顯得好不熱鬧。九點整, 金髮的 Randy 走上講台:「 Good morning, everybody!」小朋友們聲如洪鐘地以「 Good morning, Teacher!」回覆後,英語課於焉展開。

在四十分鐘的課堂時間裡,Randy 運用圖卡、槌子、麥克風等道具,進行五、六種遊戲和競賽,為小朋友復習一到五課的單字、句型和會話。曾作過曲的 Randy上起課來很有節奏感, 雖然前陣子出車禍,手腳傷勢未癒,但 Randy 還是一拐一拐地打著拍子, 小朋友們則隨著節奏一問一答地說:「 Who is she?She ismy sister. 」


教室裡出現好多「陌生人」

下午二時許,同一批「陌生人」前往同在北市西區的萬大國小,三年三班小朋友上課的情緒和早上福星國小的同學一樣「 High 」,「包辦」三年級英語課的老師孫中南一開場唱出:「 Hello! Hello! What's your name? 」每位小朋友大聲地回唱:「 My name is J ……」雖然孫中南不是外國人,不過從他自編的教材、遊戲式的教學,再配合他以美術專長所設計的教學工具,上起課來忙得很。聽到三年三班教室不時傳出的笑聲,別班小朋友知道這一定又是在上英語課了。

八日早上八點半多,台北的氣溫更低了,但三民國小的教務處卻比平日熱鬧,原來各年級的班級老師正向前來訪視的督學、教授陳述,該校在實施一年半英語教學以來所遇的問題,除了督學、教授仔細聆聽外,負責實際教學的佳音英語代表也認真的記下老師們的反映。九點時鐘聲響起,會談結束,訪視人員則往三年二班的教室移動。

進到教室,見小朋友們安靜地坐著,老師 Julie 的表情略顯嚴肅。 當相關人員坐定後,Julie 一聲「 Stand up, Please 」,起立之後的小朋友以類似順口溜的口訣,邊念著英文字母和發音,一邊則手腳並用的比出英文字母的字形,整齊畫一的動作顯得非常熟練。

在背完二十六個字母後, 小朋友似乎暖開了身,以致當 Julie 拿出圖卡時,全班爆出「 Yeah!」的歡呼聲,原來接下來要進行「 What is this?」猜神祕照片遊戲;猜完照片後還有傳球傳話、搶救大兵等遊戲。雖然這堂課上得頗為緊湊,但唱唱跳跳又有比賽,很能符合小朋友好動愛玩的本性。難怪他們能很快地擺脫一開始的不自在,並隨著遊戲、比賽的輸贏回復或大笑或生氣的純真原形。


北市教育局預計要訪視四十所國小


一過完九九年的元旦假期,「台北市國小英語教學訪視計畫」就從福星、萬大和三民等三所國小正式展開。主辦這項訪視活動的台北市教育局表示,去年九月起,台北市全面實施三年級的英語教學,由於是全國率先推動,其成效備受社會關注,因此在經過一學期的實際教學之後,教育局決定訪視各國小了解各校教學現況與面臨的困難。

首先,教育局從各大專院校相關科系遴聘十六位教授,連同八位視導督學,組成八個訪視小組,自元月七日至三月二十六日,計畫訪視福星、大直、文林、內湖、明道、逸仙、力行等四十所國小,一方面希望協助各校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則會將訪視結果做為未來國小英語教學規畫的參考。

教育局表示,這次的訪視對象以三年級為主,在訪視過程當中,訪視人員除了會取學校推動英語教學情況及遭遇的問題之外,還將進入教室,實際觀察老師的授課情形,並分別與學生、教師及家長分組座談,以能更深入地了解實況。雖然在本刊截稿之前,訪視活動只進行了三所學校,但從三所國小的分組座談當中,發現小朋友、家長和老師對英語教學的心得和期望,差別很大。不知教育局在訪視完四十所國小之後,要如何整合三方意見?這應該是一個有趣且更困難的工程。

在與小朋友的座談中,福星國小的三年乙班和萬大國小的三年三班同樣都推派六位小朋友與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藍蕾聊聊;而三民國小因早在一年半前就已先行實施英語教學,所以參加座談的是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各班代表,二十多人的龐大陣容,再加上小朋友們意見紛陳,讓負責訪談的督學李桂林差點忙不過來。

「上了一個學期的英語課,大家還喜歡嗎?」幾乎所有學生的回答都是:「喜歡!」「我最愛上英語課了!」再問為什麼喜歡上英語課,小朋友們又是所見略同的說:「很好玩啊!」「沒有考試!」「不用寫作業!」不過,再進一步細問大家班上同學的反映,課後補習的情形,同學間開始有了不同的聲音。


我們同班 英語程度卻不同級

在與福星國小視聽教室與三年乙班六位小朋友席地而坐的藍蕾問道:「你們以前學過英語嗎?」 Tina 表示,她在大班時,媽媽就請家教老師同時教她鋼琴和英語; Nicole 和 Dennis 則在學校附近的何嘉仁學了一年多;而看來像個小學究的 Sunny 已經學了五年英語,是在爸媽替他組的家教班學的, 這個家教班有六個小朋友, 老師 Lea 也是外國人, 雖然是來自紐西蘭, 但發音和學校老師Randy 一樣,而 Sunny 偷偷地告訴藍蕾一個祕密:「我有研究所的程度喔!」

而從萬大和三民國小同學的口中得知,各班同樣有很多同學會在課後到校外美語補習班上課。於是藍蕾就問另在校外美語班上課的小朋友,學校和美語班有什麼不同,萬大國小的 Grant 說:「我比較喜歡上學校的英語課。 美語班不好玩,考試和作業好多喔!」,Amy 則覺得兩邊教的不一樣,所以等於是學新的;三民國小的李庭媛表示,學校教得有點簡單,希望能再教得深入一點。

接著,再問到是不是班上同學都喜歡上英語課時,三民國小的同學爭著向李桂林反映,有趣的是他們反映的重點居然是,在英語課玩遊戲時,老師都沒注意公平性,每次都是學過的人贏,大部分的獎品都被學過的人得走,所以常常造成同學之間的爭吵。

在小朋友表達意見時,同時間也在進行座談的家長們的意見就和小朋友們大相逕庭,像福星國小的家長代表就希望英語老師能再給一些些壓力,例如多出一點作業,再不然就是能在課堂上考考試;萬大國小的家長代表覺得,一周一堂課的頻率太低,最好能再增加上課時數;三民國小的家長則希望,最好有專任的老師授課,不要中途換老師;也有家長建議,把所有年級的小朋友打散,採用程度分班的方式上課。不過也有位家長強烈反對要對英語課做學習評量,這位家長表示,如果英語課也像數學課、國語課一樣有很多考試和作業,她寧願沒有英語課,而讓孩子去上音樂、美術。

比起小朋友和家長們在座談會中直接、熱烈又輕鬆的發言,教師這一組座談的氣氛就顯得嚴肅許多,雖然分屬三所學校,且分別有學校現職教師、美語班老師,以及外籍人士等不同身分,但巧的是,同站在教學第一線的他們都提出相同的困難:「學生程度落差太大,很難教好!」


學生程度不一 老師教學最大難題

對於授課老師的教學技巧、與學生互動情形,中興大學教授葉澄澄認為已經很不錯,但因為有些學生很早就學過英語,有些學生則完全沒碰過,「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應是目前教師們所面臨的最大困難!」葉澄澄說。

對這個問題,許多人都提出建議,大體上分為兩種,一是採程度分班,一是在班級內採程度分組教學。目前在北市各國小之中,光仁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是採程度分班,但一到三年級的低年級學生則還是採年級分班的方式;而河堤國小則採年級內程度分組的方式。教學效果的確不錯,但所需的額外費用,卻非教育局一小時三百多元的補助金所能支用,最後還是要家長們支付才行。所以,對多數財力、人力有限的學校和家長們來說,還是現行的上課方式比較實在。

與台北市四十多所學校合作的佳音英語推廣部經理林建榮則表示,在實施英語教學的初期,尤其是在台北市地區,同年級學生程度不一的情形確實比較嚴重,也的確會造成教學上的困難。不過如果英語教學的政策能持續,甚至從低年級開始施行,長期下來,家長們把孩子送到美語補習班上課的比率就會減少,學生之間程度不一的情形也就會逐年減少。

但問題是,也是家長最在意的關鍵是,學校老師到底能不能「上陣」?這恐怕是此次教育局進行訪視所最要關注的重點。根據教育局在去年底的調查,目前台北市擔任國小三年級英語教學的任課教師中,由校內英語科系畢業之現職教師擔任者有八十一人(占一五%),非英語系所畢業者二九九人(占五六%),外聘教師人數則為一五四人(占二九%)。

從教育局的調查結果來看,由現職教師(先不管是不是本科系畢業)擔任英語教師的比率雖然高達七一%,但在「英語教學外聘鐘點費由教育局支應」的辦法下,教育局硬是撥出兩千多萬元的預算,各校就有不同的因應做法。所以教育局在去年底的另一次調查就出現這樣的數據,就是在全市一百三十七所市立國小之中,只有四十七所學校的師資是由校內老師擔任;完全外聘的師資只有十五所;有七十五所以上的學校是由校內老師與外聘老師一起教英語。


培訓的老師當助教

那麼各校請用的外聘鐘點費到哪兒去了?有些學校還是由本排定的校內老師教三年級的英語課,但把向教育局請到的鐘點費移做為老師的培訓基金;有些學校則以此款再外聘師資,安排校內其他年級學生也一起來上英語課;有些學校,則直接請外聘老師教三年級的英語課,至於原本已鼓起勇氣要上台開口說英語的老師,好一點的就留在班上當「助教」,還可以一邊學一邊教,最差的則是,「以後再說!」

因此,教育局在此次訪視應特別注意校內老師的授課情形,此舉並不在評量現職教師的程度是不是很差,而是在於,既然教育局開設了師資培訓的課程、撥出了師資培訓的經費,學校和家長要不要給這些老師一個開始教的機會?

如果答案是肯定,則此次訪視的重點應該是「清算」各校實際運用校內師資的情形,而當學校「敢」用現職老師教英語時,才再對老師們進行訪視,也才能提升這些老師們在教學技巧、教具運用,以及教材編寫的能力。如果答案不是,似乎就沒必要進行訪視,只需算一算補助費夠不夠就好了。而若是這樣,則在教育部今年三、四月開辦的「國小教師英語教師基本能力檢核測驗」,台北市能驗出多少能獨當一面的英語老師就也可想而知了。

延伸閱讀

你若不狠,子女就啃!80多歲鄰居阿嬤與50歲兒子一家給我的啟示:「老媽子」只會養出老小孩

2024-03-18

50歲存股都來得及!她月薪2萬多、中年才存養老金,退休後月領1萬股息遊山玩水: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2024-02-19

退休規劃怎麼做?50歲、65歲投資指南:本金500萬,存股00919+2檔ETF+勞保年金,月領5萬被動收入

2024-06-13

年過50歲才懂得「重男輕女」4個字!她感嘆:爸媽把2棟房送給兒子,幸運的是他們把自己送給了我

2024-03-13

50歲電子業高管除了1間房,存款只有300萬...參加婚禮驚覺同學財產比我多!投資這2檔ETF,65歲退休錢花不完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