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資訊業切入校園貼近新世代 P.110

資訊業切入校園貼近新世代 P.110

對於電腦,我們不得不承認,被稱為 N ( Net )世代的年輕人懂得比我們更多、想得比我們更數位。

正因為如此,所有與電腦、資訊相關的業者都在想辦法要親近 N 世代。 像宏碁就針對資訊相關科系學生設立了龍騰論文比賽,微軟則不定期在各大校園舉辦電腦與軟體應用教學, 而 IBM 在美國針對各校研究室舉行了學術性的暑期高峰會,近幾年則在國內與中山、政治、淡江等大學合作技術上的研發,再與銘傳大學合辦校園種籽計畫以推廣產品應用,今年更首次舉辦了校園大使選拔活動,是作為最積極的企業。因為他們不但是最重要的一群消費客戶,也將會是這些企業體未來的接棒人 這個觀點,台灣 IBM 公司總經理沈安石說的很明確:「 IBM 一直相信,人是企業與國家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關鍵,除了本身員工的培育外,我們也希望加強與園學生間的互動, 以 IBM 的企業資源,協助年輕學子開拓視野、追求自我成長。 ﹃ IBM 校園大使選拔活動﹄是台灣 IBM 積極與 N 世代學生族群直接接觸的具體行動,我們希望藉由這個活動,將最新的科技帶進校園,鼓勵年輕人展現自我、吸取新知,並進一步了解 IBM 企業文化。」而 IBM 大中華區公關部協理黃慧敏則說:「若企業再不切入校園,恐將漏失掉 N 世代中的大企業家。 不過在此次活動中找出的傑出年輕人,不一定期望他們* n 來 IBM 工作,但至少建立他們與 IBM 互通的橋梁!」 於是「校園大使選拔」這個被台灣 IBM 賦予重任,希成為典範的活動, 就在今年六月底於各大校園展開,雖正值暑假之初,但還是號召了近六百位學生參加,大部分學生都是把早就掛上站(多掛在學校)的個人網頁「整修」一番參加比賽。整個甄選活動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個人網頁設計比賽」,IBM 由參賽者中選出四十位優勝學生, 參加八月中旬舉行的第二階段活動||「 IBM 生活體驗營」。 在八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展開的體驗營, 應是 IBM 舉辦此次活動的重頭戲,即帶領學生實地參觀台灣 IBM 各部門的辦公室,認識全球 IBM 科技發展現況,體驗在 IBM 工作的感覺,並藉由與沈安石總經理的對談以及與 IBM 員工的實際接觸,進一步了解 IBM 企業文化。 而在參觀的行程外,IBM 亦特別針對電子商業全球發展之趨勢,邀請了詹宏志、IBM 專業人員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讓參與學生在吸取新知之餘,也可以彼此交換對新科技生活趨勢的看法。而在這三天活動裡,IBM 一方面觀察所有學生的特質與能力,一方面則透過分組分式,讓學生們提出創新觀點。最後則選出十五名 IBM 校園大使,成為 IBM 與校園互動的重要尖兵。 經過三天不眠不休與朝夕相處, 結果 IBM 對這些表現傑出的學生們「日久生情」,所以在選出總成績最優的前十五位學生外,乾脆讓四十位同學全部都出任第一屆的校園大使,以示對他們的肯定。 不過讓學生「衝著而來」的 IBM 個人筆記型電腦 ThinkPad I,還是只有前十五名的同學才有。 這三天,學生們看似玩得盡興,其實私下較勁意味非常濃厚。尤其到了第三天前夕,為了準備報告,分成八組的學生徹夜未眠。第三天早飯也沒吃,隨即上場分別就「 Connection to the Future 」、 「 Community Program 」、 「 PCMarketing Plan on Campus 」、 「 University Program 」提出整合後的心得報告。 結果在提案過程中, 各組除提出各種精闢的見解外, 同時也運用如記者會或Call-in 等活潑有趣的簡報方式。IBM 個人電腦事業群副總經理許偉德認為,然限於時間,無法兼顧深度與執行性,但學生的創意實在令人驚豔。例如派駐通過 IBM 訓練的學生擔任「校園保母」、舉辦「藍色情人節」, 以拉近與群眾距離的「海灘保藍計畫」。 第三天不但成為整個活動的最高潮,也是 IBM 舉辦此次活動所獲得最珍貴的資產。 既然稱之為大使, 又有一年的任期,就有應盡的權利與義務,不過 IBM 開宗明義就說:「絕不會是叫他們賣 IBM 電腦!」大使的權利有,有機會到 IBM 各門實習,並運用 IBM 內部相關資源學習;成為 IBM 未來人才任用考量;有機會參觀 IBM 國外實驗室的最新科技研究,與研究人員討論;優先享有 IBM 個人電腦的各項優惠與資訊。 義務則有,成為 IBM 與校園溝通代表,並定期聚會,IBM 未來校園活動規畫提出建議; 協助 IBM 校園徵才或其他各項校園活動;參與 IBM 所舉辦之社會關懷公益活動。 至於被選為校園大使的學生是怎麼想?又會怎麼做?四十位參加生活營的學生都很優秀,但限於篇幅《今周刊》選出三位進行訪談,看看新世代的腦袋想些什麼。(見附表)

延伸閱讀

日股創新高,日本步出經濟衰退,能重回昔日榮光?陶冬解析復甦關鍵

2023-05-21

美國工資增長仍過熱、日本經濟悄然轉向…陶冬:聯準會下半年要升息幾次,自己也沒確定方案

2023-07-09

美非農就業人數意外大增,Fed升息陷入掙扎…經濟數據有點難堪,陶冬預測「這時」就會出手

2023-06-04

美國通膨再現!5月PCE增推升Fed升息機率,人民幣震盪走低…陶冬:貶值非壞事,可助打破通縮

2023-05-28

中國太陽能發電,高歌猛進

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