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大學新進教師完全求生手冊 P.108

大學新進教師完全求生手冊 P.108

「到底要如何做生涯規劃?」「我怎麼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一行?」「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在專業領域裡表現突出,不被時代所淘汰?」「雜務太多,沒時間做研究怎麼辦?」

聽到這一連串的問題,從大學教師的口中冒出來,您是否會嚇一大跳,心想:「不會吧!能在大學裡教書的人,不都是學問淵博的博士,前途似錦,怎麼可能對生涯規畫有所疑惑呢?」其實,行行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行規」,大學教師也是普通人,難免也會對自己的生涯規畫產生迷惑,也需要前輩來指點一下迷津。

為了協助新進學者了解在學術研究的路途上應拿捏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元智大學管理學院特別在一月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管理學門新進學者研究生涯規畫」研討會,邀請許士軍、周行一、廖慶榮、湯明哲等多位資深管理學院的教授及期刊主編,和與會者分享「學術研究生涯規畫」、「新進學者的生存之道」及「論文發表之技巧與要訣」等問題。

由於這是全國首次將學者生涯規畫提上檯面討論的活動,這個研討會吸引了一百多名管理學門的助理教授、講師及博士班學生參加,不少年輕的副教授及教授也前來取經,希望讓自己的學術生涯「更上層樓」,場面十分熱鬧。


做好時間管理加強學術研究

對大多數的大學新進教師而言,首先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研究、服務三大工作領域間取得平衡,同時也要確立,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學術研究或教學的工作。

對此,元智大學教授許士軍及政治大學教授周行一都鼓勵新進學者,給自己至少三、四年的適應期,盡量避免外界的雜務,潛心往研究領域及教學工作發展,來判斷自己選擇這個職業是否是對的。

許士軍指出,研究應該是大學教師之本,因為不論是教學或服務工作,都有賴於深厚的理論實力,而研究則是讓理論實力不斷進步的必要途徑,因此不管「外務」再怎麼繁重,都不能放棄研究工作。

周行一則認為,人文學科的知識是不斷累積的,研究工作不僅是一種生活形態的選擇,也是個人資本的累積,「研究成果愈多,教授就愈值錢」,教學與研究可以相長,如果會發生衝突,通常是時間調配出了問題,而不是本質上的矛盾。

一般而言,大學新進教師每學期都必須開二到三門課,光是要準備教材、摸索學方法,就要耗掉不少力氣,管理學門的老師產業界的服務工作又特別多,如還要負擔學校的行政工作,加上私人的生活事務,很容易就會因為過於忙碌而忽略研究工作,然而,研究成果往往是升等及申請國科會研究經費最重要的依據,因此,做好時間管理是新進教師的一大課題。

「我剛進大學教書的前兩年,為了獲取實務經驗,除了上課以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在產業界的服務工作,等到第三年要申請國科會的研究獎助,才發現自己連一篇論文都沒有。」台灣科技大學教授廖慶榮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建議新進學者要先想清楚自己想不想升等、生涯重點要側重在教學、研究還是產業服務的哪個領域等問題,如果確定想要升等、作研究,就要「下定決心,積極做好時間管理」。

「下定決心,聽起來很容易,其實很難做到。」廖慶榮表示,時間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確實記錄生產時間,了解自己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在找資料、看書、和學生討論、輸入電腦資料及論文撰寫等研究工作上,「我剛開始認真記錄時,才發現很多時間都是白白浪費掉的,經常一天花不到半個小時在做研究,經過檢討後,才慢慢改進。」

「進入論文寫作的最後階段,就要一氣呵成,不要半途而廢。」廖慶榮說,他副教授升教授的那段時間內,幾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擺在論文上,因為一旦分神去做其他的事,可能要花更的時間才能把思緒重新抓回來,甚至會因此而中途放棄寫作計畫,所以,他建議新進學者,「一篇論文完成之前,最好不要再去寫另一篇論文,或從事另一件很重要的事。」


尋找學術導師與合作夥伴

另一個新進學者的「大哉問」是:要做什麼領域的研究?靈感從哪裡來?論文要怎麼寫才能順利在期刊上發表?

對於這個問題,台灣大學教授湯明哲表示,剛進學院的前兩年,一般學者多半會以改寫博士論文為主,因為這是和指導教授討論過的問題,多半比較容易被期刊主編接受,不過,從出道的第三年開始,應該就要嘗試往不同的研究領域或命題著手,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學術地位。

廖慶榮也認為,新進學者發展有別於博士論文領域的研究很重要,不過,要避免貪多及雜亂無章,最好鎖定二、三個領域深入發展,才容易建立專業名聲。

關於發表論文的技巧,中山大學葉匡時表示,最好多研讀經典的論文,學習其中的寫作技巧,撰寫論文時,一定要說清楚自己研究的特殊性和貢獻,為了提升學術的對話層次,投稿時,則最好先鎖定世界第一流的期刊。被退稿,幾乎是每一位學者都有過的痛苦經驗,但絕對不要因為「深受打擊就從此提不起勁來」,一定要放開心胸,虛心接納並認真思考期刊主編的意見,用心修改後在投到次一級的刊物,如此必可增加被學術期刊使用的機率。

在吸取研究的靈感方面,中山大學教授、《中國財務學刊》主編馬岱認為,新進學者應多訂閱國內外知名的學術期刊,並積極參加學術會議。曾經有多次被期刊主編退稿而痛苦不堪的政治大學副教授劉玉珍,也現身說法,表示參加學術會議、尋找志同道合的研究夥伴,有助於研究能力的提升。

元智大學副教授蘇婉如及多位與會學者則強調就教於「長輩」的重要性。蘇婉如說,國外許多大學都有新進學者的「導師制度」( mentor   system ),這個「導師」未必和自己在同一系、所工作,也不一定是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但卻可提供新進學者在生涯規畫或學術研究的寶貴意見,國內雖然沒有導師制度,但新進學者可透過參加校內或校際學術活動的機會,為自己找一個「導師」,主動向其請教,相信必會獲益良多。

最近,台大、交大、中央等大學都在修改校內教師聘任的遊戲規則,仿照美國大學的做法,要求講師和助理教授必須在六至八年的年限裡升等,副教授及教授須提出一定質量的研究論著,通過各校教評會所認定的學術水平審查標準,否則將不予續聘,使得向來被視為「金飯碗」的大學教師工作瞬間為之褪色,也宣告著「萬年講師」、「萬年副教授」及「萬年講義」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大學教師再不努力好好作研究的話,就無法逃過時代潮流無情的淘汰。

「金飯碗褪色」加上想進大學教書的競爭者眾,使得大學教師們不得不認真面對自己的研究生涯規畫問題,這也是這個提供新進學者「求生之道」的研討之所受到如此歡迎的主要原因。聽著諸多資深學者的建議,立志要當「大學教授」的青年學子們,是不是還想要走學術研究和「教育」大學生的路呢?仔細想清楚唷,在下決心之前,別忘了多找幾位學術界的「長輩」討論討論。

延伸閱讀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

「我每月收入都3、40萬左右,要貸款幾百萬應該沒難度吧?」房貸想拿到好成數,地政士想提醒幾件事

2023-11-23

為什麼公務員普遍積蓄多?一個45歲中年人月收入70K,沒結婚存款卻不到100萬給我們的理財啟示

2024-03-13

150萬跑車開10年殘值只剩20萬!前工程師反省:工作17年收入2千萬,我的資產卻是零甚至還有車貸

2023-08-10

財力750萬硬買1200萬的房,房貸過寬限期下場會有多慘?月收入6萬小夫妻啟示:要買你買得起的房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