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用籃球重建希望 p.117

用籃球重建希望  p.117

夏日正午,酷熱的烈陽照得水泥地發燙,人們紛紛躲到陰涼處避暑,原本熱鬧的街道頓時冷清許多,然而,埔里高中的運動場上卻依舊生氣十足,三十多位小朋友追逐著滾動的籃球,豆大的汗水從跳躍奔跑的身軀上灑落,稚嫩的臉龐上個個掛著快樂而投入的表情。

才剛吃完便當不久,前來參加籃球營的小朋友們,便迫不及待地催促教練和輔導員們一起上場練球,雖然幾個拉筋的熱身動作讓他們大呼「好痛喔!快受不了了!」不過,身體的姿勢並沒有因此鬆懈下來,打好球的意念讓他們勇於吃苦忍耐。

練完運球之後,隊際比賽就正式登場了,由於場地有限,無法同時容納所有的隊伍,被迫一旁候賽的小女生們嘴裡不斷嘀咕著:「為什麼要等,人家好想繼續打球。」中場休息時,半身赤膊、曬得通紅的小選手們也沒閒著,一邊大口喝水,一邊就地圍坐在球場上,低聲密商下半場的戰術。


夫妻共同投入災後重建


看到孩子們認真的模樣,負責規畫籃球營的陳仕佳教練笑著說:「雖然只是一顆簡單的籃球,但只要能勾引出孩子的興趣,就能激發出他們無限的潛能。這,就是災後重建區未來的希望所在。」

以籃球活動來打入青少年群族的心,在災區的心靈重建工作者中,陳仕佳可說是相當特別的一位。今年三十一歲的他,更是台灣職籃界的異數之一,他不僅是國內少數擁有碩士學位的籃球教練,而且也曾創下國內最年輕籃球教練的紀錄。

在美國念書時,陳仕佳即先後擔任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籃球隊的學生經理, 以及加大 Fullerton 分校籃球隊的助理教練,對於球隊的行政管理、教學及比賽的戰術、戰略等,都有極豐富的經驗。四年前,在中華籃球隊總教練錢一飛的大力推薦下, 剛取得加大 Fullerton 分校運動管理學碩士學位的陳仕佳,就被裕隆球隊破格延攬回國當教練。那一年,他才二十七歲。

離開裕隆球隊後,陳仕佳轉任到中聯信託甲組球隊當教練,同時也受邀到世新大學、中山國中等學校客串教學,從小朋友、大學生、國手到職籃球員,不同類型的球員都接觸過,加上多年的小留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得他在溫厚的性格之外,更多了些待人接物的彈性。

回台四年,原本打算暫別教練的實務工作,在今年和妻子林青蓉一起回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陳仕佳,卻因為九二一大地震而改變了生涯計畫。專長社會工作的林青蓉任職於勵馨基金會,基於社工人員的責任感,在去年年底自願加入基金會的「災區心靈重建」服務行列。為了尊重妻子的選擇,陳仕佳也決定將進修計畫延後兩年,隨著妻子一起搬到埔里,同時也開始構思,以推廣籃球活動作為媒介,在重建區從事青少年服務工作的可能性。

雖然受到災後募款排擠效應的影響,使得勵馨基金會的財務狀況大為吃緊,不過,陳仕佳的構想還是得到基金會的支持,「籃球希望工程」的工作計畫就此成型。


南投縣洋溢著籃球的熱情


人生地不熟,加上重建區百廢待舉,一開始,陳仕佳的計畫進行得並不順利,很多人聽說他要在重建區的學校及社區裡幫忙組球隊,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可能啦!現在連基本生計都成問題了,哪有人有那個心情打球?」雖然屢屢被潑冷水,但他的熱情卻沒有被澆熄,反而更堅定地親自到各校拜會,和校長和老師們說明推廣籃球活動的用意。

在拜會埔里高工時,陳仕佳發現,該校原本設有「體育班」,班上的學生都是在國中時體育表現優異而保送升學的選手,但由於埔里高工在地震時嚴重受損,選手們的訓練課程幾乎完全荒廢,於是,陳仕佳便向校方提議,表示願意義務為體育班組籃球隊。經過一小段時間的集訓後,陳仕佳帶著學生參加南投縣的籃球賽,結果竟順利地打入了前三名,不僅學生們的自信心大增,陳仕佳也從此被當地的教育界人士接納,打下了與各校合作的基礎。

之後,透過埔里高中教務主任的介紹,陳仕佳很幸運結識了大成國中的體育老師吳明──另一個對推廣體育活動抱有高度熱忱的籃球教練,兩人一拍即合,成為打造「籃球希望工程」的最佳拍檔。

一個擁有豐厚的職籃人脈資源,一個對地方事務和學校文化極為熟稔,陳仕佳和吳明的行動,很快地得到地方人士的回響。從三月搬進埔里到現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內,他們就已經舉辦將近二十個籃球活動及三個籃球營,如野火燎原般,迅速地將對籃球的熱情散播到南投縣的各個鄉鎮。


拒絕菁英主義 人人孛受打球的樂趣


除了邀請中華男籃、女籃國手隊到南投縣進行表演賽、趣味競賽,增加人們對籃球的了解和興趣外,今年的母親節,陳仕佳也在埔里鎮的金鶯山加油站旁,舉辦三對三的街頭籃球賽,以運動的身體占領街頭,成為當地青少年的全新體驗﹔為了培養種子教練所特別舉辦的「籃球裁判、教練培訓系列課程」,也吸引了不少學校老師、暨南大學學生及南投地區的大專生前來共襄盛舉。

在陳仕佳的安排下,台北瓊斯盃、千禧年職籃明星賽的觀眾席間,都可見到南投青少年的身影,春雄、李豐永、熊仁正、楊玉明等國手,以及國立體育學院的學生們,也經常南下助陣,和學生們一同練球,而為了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感,陳仕佳還不時走訪地方上的籃球場,從中挖掘喜愛打籃球的青少年,邀請他們到籃球營裡當輔導員。

在與各地社區關懷站、家庭支援中心的合作下,埔里、集集、水里、國姓、民間、中興新村等地的中小學,以及信義鄉的豐秋、新鄉部落上,都有陳仕佳帶著籃球走過的足跡。在他的努力下,旭光、南投、北山等學校的籃球隊,在經歷了後長期的沈寂後,再度活躍了起來,幾個原本沒有籃球隊的學校,也加入了籃球活動的行列。

「我的目標是,在南投組成一個籃球聯盟,讓各校籃球隊輪流做東,增加校際比賽的經驗,讓優秀的選手有機會繼續升學。」陳仕佳表示,推廣籃球運動不應該有「菁英主義」的色彩,因此,針對非校隊的學生和一般社區居民,他也希望幫他們成立籃球社團或俱樂部,在社區內辦聯誼賽,讓對籃球有興趣的人,都能享受打籃球的樂趣。


志記悲傷永遠有希望


「或許有人會質疑,在人們皆忙於重建工作的此時,在災區推廣籃球活動,是否太浪費錢而沒有意義?其實,這是對籃球的一大誤解。」陳仕佳指出,籃球其實是最不花錢的運動,只要一顆球、一雙球鞋、一個籃球架,就可以讓人樂在其中。

陳仕佳說,籃球並不僅僅是健身的遊戲而已,除了隱含許多技巧和智慧外,團體合作、自我節制、追求榮譽感等訓練過程,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此外,透過球場上的互動,大人們也可與青少年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避免他們走上歧途。

對於陳仕佳的看法,吳明深有同感,走過大地震陰影的他說:「一直活在悲傷,只會讓人更悲傷而已,能夠走上球場打球,就是一種自立自強的表現。很多事情可以不做,但體育活動絕對不能停,否則將來就算有再好的教室,也無法彌補這兩、三年的空白。」

被陳仕佳請來當籃球營輔導員、今年剛考上中州技術學院的埔里青年徐少甫也,許多因震災而受損的學校不是在操場上蓋臨時教室,就是借用臨時校地,缺乏了運動場地,學生連要好好上個體育課都很難,「與其讓青少年們到舞廳、電動玩具店裡發洩精力,還不如打球來得健康,雖然重建工作的困難讓大家都覺得心情鬱悶,但至少在打球時可以暫時忘掉一切。」

「小孩子或許會因為考試成績不好,就自我放棄地說:以後再也不念書了!但絕不會因為,輸了一次球,就說:以後再也不打球了!」忘掉悲傷,為了現在的樂趣和未來的可能性一試再試,這,就是一切希望的開始。

延伸閱讀

台積電德國廠動工時間拍板!為何A16未必用ASML新機台?原來一台要價百億元,高層親解優劣

2024-05-15

台積電連中國私募基金巨頭都重押、買到第6大重倉股!為何會挑護國神山下手?操盤人理由曝光

2024-05-13

解放軍若攻台,ASML可遠端讓台積電EUV緊急關閉!美智庫:台灣被接管「很多方法能癱瘓晶圓廠」

2024-05-21

台積電也是股東,美AI飆股Astera Labs來台設實驗室…6成營收來自台灣,營運長:我們在台灣有大計畫

2024-05-20

92%尖端晶片購自台積電!美商務部長示警,中國若犯台掐住護國神山 美國經濟恐「毀滅性」衝擊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