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測試你的換軌能量 P.62

測試你的換軌能量 P.62

林正文

教育

505期

2006-08-24 16:48

中年轉業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因此在行動之前先問問自己,是否到了轉換場域的時候,千萬不能貿然行動,轉錯方向,浪費你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下10 點天平動搖點將為你畫出職場新藍圖。

「如果我拿七千萬元給你,只要求你從此以後不再換工作,也就是說放棄轉職的權利,你願意跟我做這項交易嗎?」這是一○四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多年前撰寫的《職場的黑色隧道》一文開頭第一段,劈頭就測試讀者對於轉職的價值判斷。

這篇文章不斷地在網路上被轉寄、被上萬名網友收錄在部落格內,因為文章中的每個問題,都深切地觸動求職者心中最難衡量的「天平動搖點」。

三十六歲那年,楊基寬毅然辭去電腦公司的主管職後,整整失業了兩年,才開始著手創辦一○四人力銀行,正因為他飽嘗中年失業的煎熬,因此當他創業站穩腳步後,發表的求職文章篇篇切中現代人在轉職、求職之際最煩惱的問題。


觀念轉轍器1 拋開外力,不一定是你的錯

「多數上班族的最大問題在於,嚴重低估自己的價值。」一○四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說,從事人力工作多年,他們發現,年紀愈長、工作資歷愈久的人,愈不敢做跨領域的轉職,往往都是在「被迫」的情況下才採取行動,在他們調查中也發現,五年級生(三十五歲以上)想換工作的主要考量因素是前兩項重要因素,一是不滿意現在的薪資,二是公司前景堪憂。

這兩大外力因素,讓「該不該轉職」成為集體焦慮。「如果是一群人同樣面對轉換跑道的壓力,問題絕不是來自於個人,而是整體產業與公司策略都出了問題。」義守大學企管學系助理教授鐘喜梅建議,這個時候應當先檢視自己的專業能力,再考慮該如何因應。


觀念轉轍器2 別急充電,先在池塘找機會

一○四人力銀行的轉職調查顯示,有五成的上班族認為,在轉業前一定要加強自己的專業,「但是很多人盲目投入學習,像是補英文、補證照,最後卻可能換來的還是挫折。」方光瑋觀察到大家忙於藉由學習來解消焦慮,卻忘了應該先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

鐘喜梅也認為,遇到職場變動,不如先分析自己目前的專長或是職能,放到「公司內」、「同業公司間」,乃至於「不同產業內」轉換的機率或可能性有多高?再問問自己如果可以轉換,願意改變的機率有多高?這些問題都釐清後,再來決定是否要轉換跑道。


觀念轉轍器3 試著尋找自己的意義

外力環境巨變確實造成轉職的壓力,但是對多數的人而言,內在自我的失衡,才是啟動職場軌道轉轍器的開關。

「轉業,其實是重新尋找自己的職場定位。」《轉業聖經》中指出,如果把自己的轉業歷程化成金字塔:第一層將是最容易辨識的工作、職業類別,第二層是工作能力、動機與價值觀,第三層則是對生命中和可能的事物抱持的預設觀點,也是最不容易被改變的一層。

這些隱而未顯的因素,其實也是楊基寬所謂的「黑色隧道」,若沒有拋開,就會在職涯中重複出現。「一旦你承認有黑色隧道,態度就豁然開朗。」楊基寬說,能夠從歷練的角度看事情而從黑色隧道順利走出來的人,最後也會發現不值得拿下半生換七千萬元,因為他會找到自己真正價值。

延伸閱讀

小林製藥事件讓人焦慮「紅麴這麼危險嗎?」台大潘子明教授教你:4招檢視自家吃的紅麴保健品

2024-03-27

政府稅收、產業競爭力、消費者荷包 如何權益極大化 保健品關稅30%該降嗎?產官學大論戰

2023-03-29

居家保健品備起來! 醫生提醒: 好吸收很重要

2022-06-10

提升腎功能、抗纖維化、阻腎病變!正確食用保健品 養護腎臟無負擔

2020-05-22

保健品驗出防腐劑,釀食安危機…醫師教3大選購撇步,為健康把關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