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我只是愛抱怨不行嗎?

我只是愛抱怨不行嗎?

文/師瑞德

教育

2013-04-25 10:05

「連續加班好幾天,又沒加班費」、「壓力很大」、「錢太少」、「我要休假」、「為什麼XXX升官又加薪……」。上班族的不滿和抱怨永遠不停歇!細究發生的原因,不外乎發洩內心的苦悶、希望問題獲得解決,但也有些人,單純只是習慣,甚至可以說「愛上」了抱怨,凡事不說個兩句,似乎不太滿意。

懂得控制抱怨頻率 才不會令人煩不勝煩

台灣房屋發言人張旭嵐觀察,上班族抱怨的範圍,絕大多數都是與公司福利有密切關係,舉凡薪酬、休假、責任、人際相處等,都是可以抱怨的範圍。「受到委屈,難免會發出不平之鳴,當然不能一味責怪當事人心態不正確,有時候,公司的制度,確實也有修改的必要。」

當然有人也會覺得,抱怨一下又沒關係,並不會對自己的長期工作、生活狀態產生影響。其實,當抱怨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事實上還是會對你日常的生活產生影響,只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

「當你不停嘰嘰喳喳展開抱怨時,會給別人帶來非常消極負面的情緒以及印象,除了會造成自己專業形象的扣分,在日常的交往中,也會讓別人對你從同情轉變為厭煩避之唯恐不及;仔細觀察,公司當中總是在抱怨的,絕對都是那一小撮人!」張旭嵐表示,負面情緒纏身,對於上班族來說可絕對不是件好事情,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抱怨頻率」非常有必要。

因此,張旭嵐提醒,上班族要釐清「抱怨」的目的,到底是真的想解決問題,還是一時情緒的抒發?如果屬於前者,丟出引子之後,就要進一步提供解決方案;如果屬於後者,過多的抱怨不僅有害組織和諧,甚至會扭曲正常的心態,不可不慎。

用對方法 化解不滿情緒



職場抱怨最糟糕的是負面情緒互相感染,一同咒罵、相互發洩不滿,導致每天上班,總覺得辦公室烏煙瘴氣、處處不順眼。不過,情緒既然產生了,悶在心裡不解決也不是辦法,到底該怎樣抱怨得有技巧?化阻力為助力呢?張旭嵐的建議是:


方法1、找對的人抱怨

向毫無決定權的人抱怨,往往都是為了一個理由——發洩情緒。也許一次兩次可能獲得同事的同仇敵愾或是安慰鼓勵,但久而久之,反而容易招來更多的厭惡。只對有辦法解決問題的人抱怨,是最重要的原則。

方法2、注意說話技巧

抱怨也是溝通的形式之一,當你想把不滿丟給別人的時候,盡可能先以讚美的話語作為抱怨的開端。例如:「因為你一向對事情的看法很中肯,所以我想找你講……」、「因為你比較清楚公司的制度,我想知道這件事這樣是否合理」。

如果你心懷不滿,怒氣沖沖地直接跑到主管面前,表示你對他的安排或做法不滿,很可能把他也給惹火了。即使感到不公、不滿、委屈,也應當盡量先使自己心平氣和下來,換個表達方式再向主管溝通。

方法3、注意抱怨的場合

抱怨時,要多利用非正式場合,但這裡並不是指在廁所或茶水間,漫無目的的碎嘴雜念。而是當你想把抱怨,當成問題解決時,盡量先與上司和同事私下討論或交談,避免在會議、聚會等公開場合,直接提出意見和表示不滿。這樣做即使提出的意見不被接受,也能讓自己留有轉圜的餘地。

世界上的確沒有100%完美的工作,也沒有一個職務有空間讓你發揮到100%的實力,甚至很有可能60~70%都是很例行性的事務。雖然是同樣一件事情、同樣一個人,只要思緒轉個彎,觀感可以差之千里,不妨積極正向思考,從負面情緒解套,才不會花太多時間陷入困頓、無助、自憐的情緒當中,也能讓自己海闊天空。

轉念! 5種想法開啟不同的思路 擺脫抱怨情緒

工作職場上,有太多事情可以抱怨了,但光是心有不滿並不能解決問題,到底該怎樣突破僵局呢?以下5種鳥事,大家不妨轉念這樣想,明天會更好!


延伸閱讀

比輝達還猛!「AI妖股」美超微狂噴600%,麗臺、廣達...一表看「9家台廠誰最有機會分一杯羮」

2024-02-05

去年6月舊金山的一頓晚餐 促成美超微砸百億回台設廠

2019-05-02

繼黃仁勳、蘇姿丰後又一AI巨星誕生!同樣出身美超微的台灣囡仔 謝金河:出身嘉義的他最感謝這位「台灣部長」

2024-02-04

美國伺服器大廠帶頭打造綠能機房 回台擴產力拚龍頭 美超微擁抱綠色運算 13年營收逆勢增七倍

2021-07-28

聯準會第二季降息,春節後台股行情可期,郭恭克:輝達、美超微持續上漲,將帶動台股相關概念股走高

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