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培養孩子自我管理,家長可以這麼做

培養孩子自我管理,家長可以這麼做

天下雜誌出版

教育

2015-08-06 09:42

為了養成足夠的自制力,一個孩子必須情緒穩定、有足夠的行為能力並有自信。

心理學家發現,有些小孩之所以擅於自我管理,是因為父母從一開始就把三件事情做得很好,為他們打下了穩固的基礎。這些父母很溫暖,很堅定,而且當孩子愈來愈想自立自主時,他們也會加以鼓勵。

嬰兒出生時,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差,父母親不得不照顧他們,包括抱著寶寶搖一搖,助他們放鬆睡覺,進食時安撫他們,或在寶寶的情緒快要崩潰時抱他、哄他。

幫孩子增進自制力是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親(或其他人)所提供的外在管理,會逐漸由孩子本身的內在管理所取代。這是一點一滴、日積月累而成的,因此這條線的第一點(嬰兒)和最後一點(已經成年的年輕人),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連結,但它們確實是相連的。這個過程取決於三個因素。

首先,孩童的情緒必須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從外在管理邁向自我管理。其次,必須有足夠的行為能力,才能知道獨處的時候該怎麼做。第三,孩童必須有足夠的自信心,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換句話說,為了養成足夠的自制力,一個孩子必須情緒穩定、有足夠的行為能力並有自信。

心理學家發現,有些小孩之所以擅於自我管理,是因為父母從一開始就把三件事情做得很好,為他們打下了穩固的基礎。這些父母很溫暖,很堅定,而且當孩子愈來愈想自立自主時,他們也會加以鼓勵。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而且從你的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就開始做這三件事,當他變成青少年時將會比較能夠管理自己的情感、想法和行為。如果你並不是一開始就做這三件事,你還是能夠在孩子的青少年期設法增進他的安全感、行為能力和自信心,雖然會比較困難。

以下便是一張經過科學驗證的處方,幫助孩子發展自我管理能力。

1.做溫暖的父母

溫暖的父母態度溫柔親切,不吝於讚美孩子,並且能靈敏地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有助於孩子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因為當孩子感覺被愛時,他們會發展出一種強烈的意識,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而充滿善意的地方。這讓他們在離開父母時仍能運作,不必擔心隨時會遇到麻煩。在有了這樣的感覺之後,原本緊黏母親的嬰兒才敢爬到外面去探索環境,幼稚園孩子才能夠在第一天上學時和父母親說再見;七年級的學生也才能夠離開他所熟悉的小學,進入一所又大又陌生的中學,面對一個令人不安的環境。

冷漠、疏離或忽冷忽熱的父母會使孩子沒有安全感,無法使孩子堅毅,而是製造了一種看似堅強但實際上不堪一擊的表象,就像冰淇淋上面的巧克力脆皮外殼,可以使冰淇淋維持固定的形狀,但過了一會兒,只要稍微被晃動,就裂開,冰淇淋會滲出來。同樣的,如果父母親不溫暖,孩子表面上看似堅強,但他們對自己以及他人的信心卻脆弱。

教養的方式因人而異,同樣的,好的父母親傳達溫暖的方式各自不同,並且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有所改變。關鍵不在於父母親用什麼方式來表現溫暖,而在於他們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被重視並且受到保護的。來自父母親的溫暖會讓孩子獨自在外的時候,情緒比較穩定,而這正是發展自我管理能力必備的條件。

父母親在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時,要記住以下幾點:

盡力愛孩子

你可以每天告訴他你愛他。這對孩子不會有壞處的。

你可以讓他知道他帶給你無窮的快樂,時常用肢體行動來表達你的愛意,並且多多關心你的孩子。當他們表現好時,要真心誠意的讚美他們。不要擔心你太過關注孩子就寵壞了他,並因而壓抑你的愛或故意和他們保持距離。有些家長認為不可以太愛孩子,這樣才會讓他們變得比較堅強,但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孩子們真正感覺被愛時,他們大多比較不會那麼黏人。

用肢體行動表達你的愛意。孩子需要父母親時,常用肢體行動表示愛意,不僅在嬰兒期如此,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亦然。父母親或許不知道:即使你的孩子已經長大到某個年紀、似乎不太適合再和他們有公開的肢體接觸時,他們還是需要你做這類的表達,只不過有時候你得稍微小心你表達的時間和方式,不要太過刻意。

如果你能夠每天很自然地和孩子有一些肢體上的親密接觸,但不要太過張揚,或許更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你可以在他早晨出門上學前很快的親他一下、下午放學回家時擁抱他一下;當他在廚房桌旁低頭寫作業時揉一揉他的肩膀,或者在他睡前按摩一下他的背。這些肢體上的接觸,雖然自然、低調,都能鞏固並增進你們之間的情感連結。

試著了解並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不只是在孩子哭泣時安慰他,他害怕時讓他安心,也包括仔細觀察孩子的心情並以適當的方式回應,以幫助他的情緒更成熟。孩子們逐漸長大,情緒需求會改變。在嬰兒期時,當寶寶煩躁時候需要父母親的安撫,讓他有安全感並且能夠信任他人。在幼兒期,當他表現出成熟行為時,父母應予以讚美,讓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會動不動就無理取鬧。在小學階段,孩子時常會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敏銳的父母會安排一些情境,讓孩子獲得一些成就感,讓他感覺自己更有能力。在青少年期,父母親要讓孩子有機會做重要的決定,讓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獨立作業。

提供一個安全的庇護所

孩子需要感覺家是他們可以逃離日常生活的緊張與壓力的地方。因此,你要在家中創造出一種氛圍,讓你的孩子能夠真正放鬆,放下問題。因此你不可讓他在家中承受太多壓力,目睹太多令人不安的爭吵和情緒失控的場面。孩子們在學校過得不順、在遊戲場上遇到了可怕的經驗、遭受朋友無情的排斥或和男友或女友吵架時,都需要這樣一個地方讓心情能夠平靜下來。你雖然無法使他們的難題消失,卻可以提供能夠庇護他們的家,讓他們可以喘口氣,暫時忘卻煩憂。

參與孩子的生活

要預測一個孩子是否會心理健康、適應力強、過得幸福快樂,最強有力而可靠的指標就是看父母親參與他的生活的程度。父母親如果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孩子在校的表現會比較好。空閒時多和孩子聊天,孩子的自我感覺會比較良好,也比較不會有情緒上的困擾。如果父母親認識孩子的朋友,孩子就比較不會從事危險的活動或惹上麻煩。父母親如果能夠持續深入地參與孩子的生活,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將有無比重要的影響。要做到這點,父母親必須花時間以及下很大的工夫。通常這代表你要重新思考並調整你的優先順序,並犧牲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做孩子需要你做的事,例如避免不必要的會議或盡量減少出差的時間。不過這是值得的。大有幫助孩子的心理健康,成為他終生可以汲取的資源,也攸關孩子發展自我管理能力。

2.做個堅定的父母

所謂「堅定」指的是父母親對孩子的行為要加以適當的限制,並且在態度上要前後一致。堅定的父母會向孩子清楚說明期待孩子遵守哪些規則,並要求孩子表現出成熟、負責任的行為。以這種方式被養育的孩子會明白父母親對他們有哪些期待,也了解他們如果違反這些期待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相反的,那些太過寬容的父母,要不就是沒有為孩子制定行為準則,要不就是制定了卻有一搭沒一搭的執行,或者前後不一致。孩子在沒有得到足夠指引的情況下,會覺得怎樣都行,或者他們也可能會搞不清楚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有些家長不願意對孩子採取堅定的態度,因為不希望孩子感覺受人控制或壓迫。他們站在孩子的立場,想像成天有人告訴你該怎麼做有多難受。由於大人覺得被別人約束是很難受的事,因此他們覺得也會讓孩子難受。但孩子並不是大人,他們對約束的反應和我們不同。父母親所制定的規矩和限制並不會讓孩子感到難受。相反的,這會形成一種規範,讓他們有安全感。

我們是透過被人管理才學會管理自己。孩童之所以能夠養成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因為他們用父母親加諸的規則來要求自己。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外在的控制,內在的控制也不會產生。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幫他刷牙,他長大之後也不會自己刷。父母親堅定執行規則的態度,有助於孩子最終養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當然,當孩子們逐漸成熟並且表現出愈來愈強的自我管理能力時,父母親對他們的規範和期望也應該隨之改變。他們必須注意這些徵兆,並據以調整他們所制定的規則。無論什麼年紀的孩子都需要有規矩,但是當他們開始能夠規範自己時,這些規矩就可以逐漸放寬。這是從外部控制逐漸轉為自我控制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羅倫思.史坦伯博士(Laurence Steinberg, Ph.D.)是
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曾獲傑出教授獎,也是有關青少年的主要教科書的作者,曾經撰寫三百五十多篇學術論文以及十餘本書籍,並擔任多家刊物的撰稿人,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和《今日心理雜誌》等。他也經常在「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中擔任受訪來賓。

書名:不是青春惹的禍



出版:天下雜誌

目錄:

推薦序 重新省思青少年教養策略,協助順利轉大人
鄭瑞隆博士(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序言 陪孩子青春不闖禍地安度10~25歲

第一章 把握時機
另一個「零到三歲」期
值得關切的現象
新策略

第二章 大腦的可塑性
回憶高峰
青少年的大腦具有可塑性
可塑性的作用
建造更好的大腦
成人期的可塑性
可塑性是局部的
你最重要的網路並不在臉書上
「近側發展區」內的經驗會改變大腦
為大腦奠定日後改變的基礎
青少年大腦發育的三個R
一段不穩定的時期
進入青少年期之後大腦的可塑性變大
青春期與可塑性
以「可塑性」換取「效率」

第三章 最長的十年
青少年期已經變長
孩童為什麼變得更早熟?
青春期是如何發生的?
青春期提前有什麼關係?
成年期的延遲
是放縱自己、合理選擇還是發展停滯?
成年期的延遲有利有弊

第四章 青少年的思考模式
青少年冒險比兒童、成人都多
青少年大腦發育的各個階段
大腦的衛兵:邊緣系統
追求享樂
青少年期的意義所在
大腦的執行長:前額葉皮質
「爛老師」
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都這樣嗎?

第五章 讓青少年免於自我傷害
遏阻危險行為
同儕效應
社會腦
群體的愚昧
讓青少年免於情不自禁的狀況

第六章 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現在或以後
終極的棉花糖試驗
最長的等待期
安婕莉卡的故事
露西所欠缺的特質
成功的決心
非認知能力
我們為什麼忽略了動機
自我管理是決心的核心
自制力的養成

第七章 家長可以這麼做
做溫暖的父母
做個堅定的父母
多多支持、鼓勵孩子
不同的教養方式
權威型教養方式的力量
幫助青少年發展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八章 改革高中教育
利用在校時間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重新思考中學教育
品格教育可以解決問題嗎?
在神經科學中尋求替代方案
訓練大腦的執行功能
正念專注
有氧運動
教導自我管理的技巧與策略
持續性的「鷹架支持」式的刺激

第九章 贏家與輸家
一開始就處於劣勢的青少年
自我管理能力與犯罪
四個原則
強制互動的惡性循環
貧窮與青春期
脆弱時期的防護措施
資本的形成
延遲進入成年期的好處與展望

第十章 受審的大腦
任何家長都知道的事
虛偽自白

結語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原以為被動收入夠生活...他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沒想2年就考慮重回職場:不是退休後人生就無憂無慮

2023-07-20

曾想過2千萬買4%高殖利率股,年領80萬被動收入...上班族靠股票43歲財務自由:不挑高股息股2理由

2023-08-28

退休每月要花4萬,20年後年50萬被動收入絕不夠!高通膨時代退休金規劃3重點:這樣做才能安穩老後

2022-10-07

大學炒短線賠光離開股市,到出社會存錢存股...30歲小夫妻年領30萬股利:工作後才懂被動收入太重要

2022-11-03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