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和麥與台茶

和麥與台茶

2015-05-21 13:44

日本的和麥復興是官、民、產、研密切合作,同工共事的奮鬥成果,台灣茶農藥案,則似乎官、商一再推諉,浮現兩國產業發展管理能力的落差。

在香川縣吃過烏龍麵的朋友,一定對讚岐烏龍留下不可磨滅深刻印象。

 

近日讀由上下游新聞市集和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合作的「和麥復興」深度報導,才知日本香川縣自一九九二年起,培育適合製作烏龍麵的小麥品種「讚岐之夢」,而不依賴澳洲輸入的白麥,以此守護讚岐文化。

 

「和麥」在日本國內市占率從最低潮的四%(一九七三年),迄二○一三年已經復興到一二%,是台、日、韓三國中,自給率最高者。和麥的復興並非靠「愛用國貨」運動,而是一長串產業上下游跨業協作共好,官、民、產、研密切合作,同工共事的奮鬥成果。

 

和麥復興的革新動力源,是需求拉動,特別是下游烏龍麵、拉麵、麵包師扮演「食物設計師」角色,辨識消費者口味,放大信號,向上游麵粉廠、農協,以及麥農、農產機構發出強大而清楚的規格需求,促使上游在品種、製程、儲運創新方向,符合消費者品味,完全是一符合設計思惟模式的農事、食事創新事業。

 

像一流料亭主廚總是到市場,甚至農場現地親觸、親選食材,「餐食設計師」與農家兩方形成良好互動,讓生產與消費都有了更多的正向互動。麵食主廚積極地拜訪農家、主動要求不要大量追肥、提議舉辦各種上下游對話活動。透過麵食師傅直接與農夫接觸,更能達成食材的高標準要求。

 

許多栽培不易的品種就因為設計師的需求而存活了下來。如香甜好吃又有彈性的「北方之香」是許多麵包店的心頭好,但因為容易穗上發芽,許多農家本不願意種,現在則有了多線生機。從日本蔬果米麥酒的地產地銷,看見他們官民強韌的土地連結與認同。不只產業鏈上下游跨界對話,其間政府農政文官,農業研究人員也投入熱情互動,接地氣的農業、食事創新才得能發生。

 

日本的和牛、和米、和食、和酒、京野菜⋯都能超越大宗標準品commodity(日用商品)範疇,成為優質逸品,是土地的恩賜,生活的甜度,也是農人、職人、庶民,人間的珍貴交流,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好的燦爛笑容,不只是維生獲利的生計而已。

 

對比國內近日一再爆出的茶葉農藥事件,「和麥」與「台茶」雙案,浮現出兩國產業發展管理能力的落差,日本是官、民、產、研密切合作,同工共事,我們則似乎官、商一再推諉推事。台灣生活產業號稱優質平價,但不應走進 「價格破壞者」死胡同,退讓品質堅持,而是應堅持做「價值創造者」才有未來。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慧榮6奈米製程新晶片鎖定手機、邊緣運算、車用 看好生成式AI帶動記憶體需求

2024-03-13

什麼是邊緣運算?

2020-04-06

「次世代基因定序」增進癌症精準治療!要價數十萬成負擔⋯健保署長石崇良:明年納健保給付

2023-07-29

高通發布新款手機晶片,小米、榮耀都採用!AI帶動邊緣運算發展,手機、物聯網兵分兩路佈局

2024-03-18

從輝達挖角人才搶「邊緣AI」大餅!英業達(2356)打入IC設計廠化身矽智財概念股,為何外資仍看淡?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