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掌握技巧 拍嗝、吐奶不恐慌

掌握技巧 拍嗝、吐奶不恐慌

撰文/林嬪嬙攝影/陳俊銘示範/馬偕醫院吳雪瑜

健康

小兒科實用50問

2013-10-08 09:59

寶寶只要吐奶或溢奶,媽媽就會開始緊張、 胡思亂想,是不是胃不好或有什麼重大疾病?嬰幼兒吐奶、溢奶多半是正常生理反射造成,長大一點後自然會恢復。因此,如果不是太嚴重、太頻繁,精神狀況和生長也不受影響,不需過度擔憂,而且只要在餵奶過程掌握一些照顧技巧,就能減少吐奶的情形發生。


寶寶吐奶代表胃不好?
家長面對寶寶吐奶,直覺認為可能胃不好,其實兩者沒有直接關係。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張龍表示,胃上端接食道的地方是賁門,下端接十二指腸處稱為幽門,嬰幼兒賁門神經尚未發育成熟,喝奶後肚子一脹就容易鬆,進而出現吐奶情形。

吐奶是大口呈噴射狀吐出,和溢奶不同,溢奶是從嘴角不自主流出少許奶漬,沒有吐奶那麼嚴重,主要因為嬰兒食道的下括約肌未成熟所導致。兩種情形都會在寶寶器官更成熟時慢慢改善。 

寶寶吐奶多在出生3、4個月時達到高 峰,因為此階段每天喝奶量較多,約每1公 斤體重有150c.c.奶量。隨著寶寶長大,賁 門括約肌發育成熟,到1歲左右就很少會吐奶。


處理寶寶吐奶 3原則
寶寶一吐奶,爸爸媽媽就開始手忙腳亂,吐奶時第一時間的處理原則包括: 
原則1保持冷靜勿驚慌:大部分寶寶吐奶都屬正常生理反射現象,不會有什麼問題,家長先別慌。 
原則2 維持直立姿勢:抱起寶寶,讓他保持直立姿勢,頭側一邊,並用毛巾將臉上的奶漬擦乾即可。 
原則3 觀察是否嗆到: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吐奶會嗆到,其實機會不大,假如寶寶嗆到,會咳嗽、嘴唇發黑、膚色變暗,這時候可用吸球或直接以嘴巴對著寶寶鼻子,將裡頭的奶吸出,如果狀況不對勁,要立即送醫。


預防寶寶吐奶 4技巧 
寶寶胃容量小,加上括約肌較鬆,所以肚子一脹就會吐奶,要有效預防,最重要在於避免肚子脹氣,建議家長在餵奶過程注意幾個技巧,以降低吐奶發生: 
技巧1:盡量餵母乳 餵母奶比較不會脹氣,尤其親餵時寶寶嘴巴和媽媽乳頭較密合,所以和瓶餵相較,親餵較不會吸入太多空氣。
技巧2:分段餵奶 餵到一個程度發現寶寶肚子脹或有扭動身體的情形,可先抱起來拍打嗝,吐氣後再餵。 
技巧3:增加牛奶濃稠度 牛奶中加點米精或麥精,增加濃稠度也有幫助。 
技巧4:選擇適當奶嘴 挑奶嘴首先要確保寶寶嘴巴可以好好含住;其次是洞口大小要適當,媽媽可將奶瓶倒著,看奶水會不會滴太快或太慢,同時要依寶寶吸吮力道做選擇,有的寶寶吸得快,有的比較慢,如果吸不到很容易用力而吸入過多空氣,增加脹氣機會。 


拍嗝幫助吐氣,家長要怎麼做?
拍嗝也是避免吐奶的方法之一。雖然醫學上沒有建議一定要在寶寶喝奶後拍嗝,也沒有一個標準的拍嗝方式,不過餵奶後拍嗝還是大部分媽咪會採取的方式。主要 有2種做法: 
做法1 餵奶後讓寶寶坐在大人的大腿上,一手扶寶寶前胸,並撐住寶寶脖子,另一隻手張開,手掌略微拱起呈湯匙狀,拍打寶寶兩肩胛骨中間處,或是以搓摩方式幫助空氣嗝出,力氣不能太大,也不需拍得太急。
做法2 較多媽媽習慣將寶寶抱起,寶寶的頭靠在自己肩膀再進行拍嗝,此方法因為寶寶肚子靠貼在大人身上,比較容易嗝出空 氣,不過如 果這時候吐奶,會讓媽媽措手 不及;也有媽媽會讓寶寶的頭貼在自己胸口,比較能觀察到寶寶的臉。


拍不出嗝,一直抱著最保險?
萬一一直拍不出嗝,是不是要繼續抱著比較 保險?張龍表示,其實拍5∼6分鐘,最多到10 分鐘就可以了,即使拍不出嗝也沒關係,因為很少有寶寶因為沒打嗝而發生危險。所以不需因為未拍出嗝而一直抱著寶寶,讓寶寶平躺或側躺沒關係,也有家長會讓寶寶趴睡,趴睡確實比較容易排出空氣,但為了避免寶寶窒息,並不建議這麼做,除非家長能在旁邊留意,側躺也一樣最好有大人在旁邊。

喝母奶要比配方奶容易消化,大概40幾分 鐘就消化大半,配方奶大約65分鐘也能消化一 半,所以通常餵奶後1小時,吐奶的機會就非常 小,如果家長真的不放心,可在寶寶平躺後觀察一段時間。


寶寶每餐必吐 家長要小心!
寶寶吐奶後,心疼的媽媽會覺得寶寶這餐肯定沒吃飽,於是趕緊補餵,其實寶寶吐奶的量 不會太多,可能喝進100c.c.只吐出10c.c.,所以 不需急著再餵,休息一下或下一餐提早餵就可以。

如果每餐喝完奶就吐,或是突然吐得很厲害,精神狀況也變差,最好就醫檢查。造成寶寶吐奶的疾病有:
 ●  幽門肥厚造成狹窄:這種情形多出現 在出生1、2個月時,因為吐奶太頻繁 而被診斷出。
●  感染:如泌尿道感染、腦膜炎等。 
 腸套疊:大腸包住小腸,使得腸道阻 塞造成嚴重吐奶。
 腸扭轉:容易嘔吐並吐出類似膽汁液 體。 
 先天代謝異常的寶寶:也可能出現頻 繁吐奶情形。
假如不是餐餐吐,家長可以觀察寶寶生長是否正常?有沒有依自己的生長曲線在發育?如果沒有就應該看醫生。由於吐奶高峰期是在接種疫苗最頻繁的階段,建議家長帶寶寶施打疫苗時,可在小兒科醫師問診和檢查時,順便告知寶寶吐奶情形,讓醫師做進一步診斷。


拍嗝幫助吐氣,家長要怎麼做?
拍嗝也是避免吐奶的方法之一。雖然醫學上沒有建議一定要在寶寶喝奶後拍嗝,也沒有一個標準的拍嗝方式,不過餵奶後拍嗝還是大部分媽咪會採取的方式。主要 有2種做法:

做法1 餵奶後讓寶寶坐在大人的大腿上,一手扶寶寶前胸,並撐住寶寶脖子,另一隻手張開,手掌略微拱起呈湯匙狀,拍打寶寶兩肩胛骨中間處,或是以搓摩方式幫助空氣嗝出,力氣不能太大,也不需拍得太急。
做法2 較多媽媽習慣將寶寶抱起,寶寶的頭靠在自己肩膀再進行拍嗝,此方法因為寶寶肚子靠貼在大人身上,比較容易嗝出空 氣,不過如 果這時候吐奶,會讓媽媽措手 不及;也有媽媽會讓寶寶的頭貼在自己胸口,比較能觀察到寶寶的臉。

※通常在寶寶會翻身就比較不會吐奶,所以出生6、7個月大概不需要拍嗝,除非喝奶後還會吐。而出生10個月開始會扶著東西站立,或已經開始吃副食品,就更不需要了。
 

延伸閱讀

晶片業務表現轉強、旗艦手機Galaxy S24銷售亮眼 三星Q1營業利潤暴增近10倍

2024-04-05

智原攜手三星、英特爾,搭上先進製程特快車 年底要擴編為千人團隊

2024-02-20

日本家電勁敵出現...陸製品不再是「便宜貨」 市場數據會說話!南韓三星、LG全被打趴

2024-03-01

台積電賣掉「這檔IP股」逾四成 賺18億台幣!為何從台積、聯發科到三星 去年都搶著投資它?

2024-02-21

搶攻農曆年紅包商機,三星Galaxy S24系列開放預購!陳啓蒙樂觀預期:銷售額年增3成以上

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