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對抗乾眼症 眼科醫師口袋裡的3法寶

對抗乾眼症 眼科醫師口袋裡的3法寶

2014-01-28 13:21

乾眼症是指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或質變,以致無法保持眼睛表面的濕潤而造成不適症狀。一般人的眼睛平均每分鐘眨眼睛7~8次,藉此可以增加眼睛的濕潤度,但長時間盯著看螢幕,眨眼的頻率可能會減少到每分鐘1~2次,自然而然眼睛就會出現乾澀症狀。

康寧醫院主任李文浩本身也是乾眼症患者,因為看病問診都是使用Ipad寫病歷,四處攝影後的作品也經常緊盯電腦螢幕修圖,對於大量使用高科技產品而損傷視力,他頗能感同身受,「我就是3C產品的直接受害者,」他大方坦承。

乾眼症是指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或質變,以致無法保持眼睛表面的濕潤而造成不適症狀。一般人的眼睛平均每分鐘眨眼睛7~8次,藉此可以增加眼睛的濕潤度,但長時間盯著看螢幕,眨眼的頻率可能會減少到每分鐘1~2次,自然而然眼睛就會出現乾澀症狀。

一般乾眼症的典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容易疲倦、異物感、灼熱感、眼皮緊繃、分泌物黏稠、對外界刺激敏感、短暫視力模糊等。醫生診斷會依據個人症狀,給予刺激淚線分泌、按摩、熱敷、補充人工淚液、戴擋風眼鏡或保濕眼鏡、眼瞼緣縫合、阻斷淚水排除等處置方式。

眼睛乾澀 油的問題比水大

正常的眼睛有一層很薄的淚液膜,覆蓋在角膜和結膜之前,李文浩根據臨床經驗指出,一般人的淚膜大多不完整。30%的乾眼症患者是因為水分不夠,另外40~60%的乾眼症病人都有缺乏脂質層的問題。

脂質層在淚膜的最外層,能減少眨眼時的摩擦力,並減少淚液的揮發。淚液的脂質層是由上下眼皮的瞼板腺所分泌的,並透過眨眼而擠壓出瞼板腺液,若一旦長時間專注於事務上,而減少眨眼頻率,或是瞼板腺的發炎反應,都會造成瞼板腺液的分泌不正常,下眼臉的邊緣的「麥氏腺」常會出油,很容易被一般人忽略。

為了對抗乾眼症,李文浩平日固定配戴具有過濾藍光功能的鏡片,隨身也帶著單支包裝的人工淚液和吸油面紙,隨時補充水分,以及清理下眼瞼分泌過多的油脂。

李文浩對抗乾眼症的隨身法寶


延伸閱讀

抓到!2款雞蛋被驗出禁藥殘留 連全聯也中標「這款切塊雞肉」檢出違規用藥,吃過量有什麼副作用?

2024-06-03

早餐店加蛋還要20元?蛋價再跌3元「破盤價」創2年新低…雞蛋越積越多,公會喊話:餐飲要有感降價

2024-06-11

蛋價「降3元」創2年新低!市場機制發威,蛋商稱「雞蛋多到賣不完…」6月端午節前會再降?

2024-05-21

做在地永續漢堡!台灣小麥、水耕菜、人道雞蛋…嘉義起家打造速食品牌,「穿短褲享優惠」開展綠色行動

2024-05-23

抽中一張現賺1.3萬「只限3天」!大武山5/31申購開跑,全台首例「只賣雞蛋」賣到掛牌上市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