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鋪軌》用音樂傳述華工血淚與夢想 P.133

《鋪軌》用音樂傳述華工血淚與夢想 P.133

音樂劇似乎成為另一種統一世界的戲劇類型,歌唱與音樂成為共通語言,這是最近來台灣演出的音樂劇《鋪軌》給我的第一個想法;不過,第二個進入我腦海裡的想法,則是「為什麼又要演出這種悲情的華人故事?」

《鋪軌》故事藉由一個年輕人帶著病危祖父尋找家鄉落葉歸根,一路看盡移民的歷史辛酸。故事回溯描寫十九世紀美國東西岸的鐵路工程(對啦,就是成龍《西域威龍》的西部奴工故事背景),滿懷理想的年輕移民,夢想接他的妻子到美國,展開這個家族在異鄉發展的傳奇;從卑微的鋪軌奴工,到想盡辦法也要鑽進美國土地的同胞後代,亞裔的移民後代們看似有了自己的一塊落腳地,融入這國家民族,但是他們依然與美國格格不入,戰爭依舊使得他們被視為異端,甚至被關在集中營裡,即使成為戰爭英雄返鄉,也無法改變別人的歧視,然則這些夢想依舊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這段充滿血淚的奮鬥史,其實正是子孫最珍貴的遺產,鼓勵著後代繼續落地生根的美夢。

或許是因為看多了台灣老愛拍的「回顧白色恐怖」電影,作品固然言之有物,卻也未免太沉重了,雖然表達了創作者的意念,觀眾卻不見得愛看;像台灣這樣已經不愛向後看的國家,「民族悲情」已經是個令人害怕的包袱,所以像《鋪軌》藉由兩個亞裔家庭的故事,娓娓道出美國亞裔移民兩百年來在美國的經歷,我真的很好奇:台灣觀眾會用什麼心態來看這齣戲?

這樣的故事其實也讓我想到吳宇森一直想要拍的《華工血淚史》,很紀錄片的歷史題材;我會這樣思考,當然也是從小就被灌輸「美國的建設其實是華人功勞」這樣的歷史觀念,尤其是有貢獻卻被當成次等人民對待,這種悲情其實就像黑奴爭自由一樣可歌可泣。所以這樣題材的作品不是不能演,而是如何去包裝它,例如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就是箇中的煽情高手,看他拍《辛德勒的名單》,就不知不覺把猶太人的悲情問題搬到台面上,而他拍攝好幾部描寫黑人爭取自由的片子,其實也是司馬昭之心,他依舊還是在討論種族歧視的大議題,只是他很懂得用眼淚、親情、人性來包裝這樣的硬性題材。

曾經在全美大學校園劇場巡迴的《鋪軌》,很聰明地運用音樂劇的形式來包裝這個民族悲劇的大題目,雖然服裝造型看起來有點奇怪,至少比《西貢小姐》裡詭異的混合亞洲風味好多了;原因可能是因為演出這齣戲的「第二代劇團」是美國唯一由華人創辦的百老匯劇團,團員組成皆為亞裔第二代的音樂家,他們也經常參與百老匯重要演出,所以能創出比較有亞洲精神的作品。「第二代劇團」十分年輕,尤其是創辦人楊呈偉去年還被美國NBC電視網選為夢想實現十大青年,令人期待他能在百老匯成為華人的韋伯。

延伸閱讀

發警報被說賣芒果乾、不發又念「火箭飛過都沒想法」:我們國家就是不正常,別忘飛彈對著台灣是日常

2024-01-10

阿共打來?國家警報把衛星寫成「Missile」飛彈全網驚慌,國防部道歉…蔡英文:有事總統都在這

2024-01-09

國家級警報狂響!阿共飛彈打過來,當你撐過第一波轟炸...前空軍少校傳授「平民自救秘訣」:救自己也救家人

2024-01-09

這神兵利器僅台美兩國有》為何日本軍工產業前高層看好 它不只能看飛彈 更是台日太空合作新選項?

2023-11-02

曾創業失敗、賠光資金 宏碩總座陳漢穎20年寫出霸業 從飛彈做到半導體 龍頭為何非它不可?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