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相機老師傅的聽覺外遇 P.182

相機老師傅的聽覺外遇 P.182

音響常常是一分錢一分貨,但在香港相機老師傅黎文孜的巧手中,經過改裝的便宜器材,音響品質一點兒也不輸給千萬元音響。

黎文孜位於台北市復興南路的工作室,如同古惑仔的堂口;從幽暗的巷口進入,拉開鐵捲門,裡頭煙霧彌漫,排排坐的客人,人手一根菸,神情嚴肅地似乎專注著什麼大事。

「第一次來,好像誤入某幫派的聚會場所,仔細一看才發現這裡聚集了所有男人的興趣:菸、相機與音響。」一位熟客如此形容。來這兒的每個人一定會神情嚴肅,因為他們陶醉在店裡改裝音響流洩出的好音樂。

五十來歲的香港人黎文孜,是一位傳統機械相機改裝修理師傅,熟客生客都直呼他「黎師傅」。來台定居的黎師傅,不僅連台灣兵也當了,還娶了台灣太太,在台落地生根達二十多年。

父母親與親戚皆是相機師傅的黎文孜,從小在耳濡目染之下,習得一手修理相機的好手藝。早期台灣修理傳統機械式相機,多半將相機送往香港修理,黎文孜因此輾轉來台,在台北市復興南路的相機行當起修理相機的師傅。

台灣早期雖有五金改裝師父幫忙改裝相機,但對光學並不精通,於是給了黎文孜一個機會。剛好先前待的相機店鋪收了起來,於是黎文孜買了一台車床,租了一個小地方當工作室,躲在城市角落以修理相機為生。

發揮極致性格 測試絕美音效

由於修理相機的工作不用整天與人應酬,也不需要選在交通便利的精華地段,於是黎文孜挑了個沒落商場當落腳處,時常拉下鐵門,在裡頭抽菸、聽音樂,用著一張不能睡只能磨器材的車床,每天下午四點到晚上八點,除了修機器就是等著熟客上門聊天,完全不理睬外頭的花花世界。

黎文孜的桌上總擺放著各類機械相機與鏡頭,但除了車床,占據這小小辦公室最多空間的,莫過於黎文孜最愛的音響。

看似雜亂無章,數十張音樂CD與看似無用的木頭四處放,不明白的人,還會認為黎文孜這套音響只是裝飾品,絲毫無用,但等到他開了,每位在場的客人無不瞪大眼睛。

二十多年前,玩攝影的人多半是屬於有錢又有點閒的階層,因此除了攝影、連音響這類花費較高的嗜好,也常是這群人的興趣。於是,幾個好事的熟客終於忍受不了黎文孜工作室裡「不堪入耳」的音樂,直呼「喂!黎師傅你相機改得這麼好,怎麼不弄一台像樣的音響來聽聽?」

面對自己音響屢次被人嫌東嫌西,黎文孜乾脆發揮他藝匠的極致性格,要弄就弄到最好的,於是一古腦兒鑽研進音響的世界。

黎文孜笑稱自己沒什麼錢,只好撿人家不要的器材,剛好以前修理相機時認識不少香港高級音響玩家,讓黎有機會了解各類零件的差異,還可拿在手上把玩,測試其特性,讓他快速進入高級音響世界。

黎文孜指出,「音響零件實在太多了,誰都不敢說自己是最好的,只能知道哪些是最貴的,卻不知道哪些是真正最好的。重要得根據個人喜歡什麼,要求什麼,才能有自己專屬的好音響,尤其自己改裝就能以自己預算內,最合理的方式調整出自己想要的音色,如此便宜才能有好貨。」

以黎文孜的配備來看,除了大器材仍得花錢購買之外,其他如CD播放器,則利用二手光碟機改裝,光碟機四角增添懸吊,讓CD音樂片在播放時不受外界震動影響,光碟更能穩定播放。

自製避震木墊 小道具大功用

音響玩家到了某種程度,常會需要一堆稀奇古怪的零件替自己的音響加持,市面上的零件往往不能滿足需求,與其求人不如自己做出想要的零件,於是黎文孜乾脆自己研發各式稀奇古怪零件。

像是黎文孜每樣音響器材底下放置的避震木墊,雖然只是簡單的小東西,卻是黎文孜測試過黑檀木、檜木、楓木等十多種材質,最後才發現紫檀木效果最佳,上頭再放一顆自己用車床磨製的小鋼珠,就成了擴大機、CD播放器等音響系統的絕佳襯墊。

「這還是從人家不要的舊家具改裝來的,不僅避震效果佳,擴大機或是CD播放器上頭放著一塊U形紫檀木,音質差別連入門者都能分辨出來。」黎文孜還特地以擺放前後做實驗,播出的音樂讓當天在場客人都點頭認同,原來一樣小東西也讓音響差異如此大。

店裡一對全音域喇叭,也是黎師傅一手改裝而成。喇叭外表看似普通,價格比不上外頭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的高級音響,但一位資深發燒友聽到這對喇叭的表現,當場給了評價:「人聲音質夠甜,低音也很深厚,大概可以比下音響展好幾對百萬元音響。」

要黎文孜解釋組合這些配備的道理,黎文孜卻大笑說,「這哪能說出什麼道理?」原因在於,黎文孜只以自己聽得最舒服的方式做細部調校,且習慣將音響開大聲當成工作背景音樂,所以他要求的音質是能在長期工作下,也不會干擾專注的舒服音質,故其音響播放的音質柔細舒服,不能給人有強烈的壓迫感。

來到這兒的客人,有時是想修相機的熟客,有時也有純粹來聽音樂的人,更有人只是想來找地方坐著抽根菸,但黎文孜總是來者不拒,以「來這兒聊聊天,或者聽聽音樂也好」的原則歡迎各方人士。

或許來的客人連黎文孜都不曉得是誰,但他總是能微笑以對,用自己改裝的音響播出的音樂,讓每位客人都能滿足地離開。

「講得一嘴好音響的人很多,但是能讓音響放出好音樂卻是另一回事。」黎文孜雖在城市一角默默無言,卻也讓一套好音響道出他生命的樂章。

延伸閱讀

「味全催生,和泰養大」60歲新竹包材廠,如何從食品藥品一路做到半導體,甚至跨足航太?

2023-10-04

味全26.63億元賣埔心牧場,買主竟是三立集團!

2018-11-12

老品牌找到新行銷策略 在中國業績大成長 終結連10季虧損 味全靠什麼辦到的?

2017-11-08

搶進中國星巴克鮮乳供應鏈 味全出擊還意味著什麼?

2018-06-04

味全70週年》食安風暴後乳品市占腰斬,執行長張教華曝變革方向「盼能重返巔峰」

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