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章建行 換一種方式愛藝術 P.152

章建行  換一種方式愛藝術 P.152

他生下來就是退休的紈子弟,身上穿的,卻是菜市場買來的百元衣衫。章建行贊助藝術家、餵養藝術,他的生命本質,卻是藝術在餵養他。

酷寒的北京東郊,兩位藝術家在沒有暖氣的偌大工作室內創作;所幸,白牆上掛滿大幅油畫、水墨畫,以及四處擺置的雕塑品,讓色彩紛呈與黑白分明間,交錯出一份異常的溫暖魅力。

這座由舊工廠改裝的創作工作室,位於北京市郊長店村內,沒有地址,也沒有門牌的灰色外觀廠房,在北京藝術界就被暱稱為「長店基地」,門口被主人貼上七七七的假門牌,讓外人或著郵差好找著此處。

富家子弟 第一次接觸藝術


長店基地內住的不是北京居民,而是兩位來自台灣的藝術家,他們得以在此專心創作,背後則是另一位台灣收藏家章建行的費心贊助和安排。

章建行出生富裕的醫生家庭,生來不愁吃穿,被好友安亭拍賣總經理劉素玉戲稱為「生下來就退休的紈子弟」。加上父母親自由的教育方式,讓章建行走上不同於一般有錢小孩的人生觀。

清教徒家庭出身的章建行,從小就嚴禁抽菸、喝酒、打牌,但父母親對他的課業則完全不在乎,章建行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以致高一時因為屢次不徼作業而遭退學。於是,章建行就前往美國半工半讀了幾年書,打工期間結識當時在美國四處創作遊走的藝術家許雨仁,兩人成為莫逆之交,也開啟了章建行對藝術品的興趣與收藏事業。

三彩陶出土 一口氣打包三袋回台

一九八四年,章建行首次投入藝術拍賣市場;當時,諸如三彩陶等出土文物剛剛浮出台面,絕大部分的古董商都不能正確評估價值,紛紛以低廉的價格喊價銷售,於是章建行著手蒐購,還曾一口氣打包三袋三彩陶回台灣。

一九八八年回台,時逢解嚴開放之際,章建行早上跟著去抗議,下午就跟著許雨仁、鄭在東這些當年雙溪幫的藝術家們聊天、喝酒;只要一有空,章建行也四處 逛逛買古董。

「我特愛四處逛地攤,尤其是與各個攤販聊天。」章建行十分享受尋寶過程的樂趣,同時只要看見喜歡的藝術品和古董,就馬上出手買下。近二十年來,章建行戰果輝煌,數千件收藏品,除了台北市區有一處地下室外,還有一棟別墅有頂樓一整層的收藏,所耗資金難以計數。

不只收藏 還要把古董拿來用

章建行早年曾至敦煌及龍門石窟旅遊,巨大佛像帶給他無比的震撼,於是開啟了他收藏佛像雕刻的因緣。迄今,章建行收藏的佛像數目連自己都數不清,最多的宋朝佛像木雕,不僅放滿倉庫,家中客廳四處也以石雕和木雕佛像為擺設。

不像一般藏家將古董整齊擺放在倉庫,文風不動,章建行也不喜將家中擺得跟小故宮一樣,反而多用來喝茶把玩,幾尊放在客廳的珍貴木雕佛像,只要客人想看想摸,完全隨意。「拿來用,蓋高尚(台語,很高尚)!」是章建行最得意的一句形容詞,他認為,能歷經幾百年歷史而不會損壞的古董,已經有它的耐用度,尤其像是瓷器在古代本身就是拿來使用的器皿,現在當然也可以拿來使用。

但章建行也不是沒被人騙過,曾有幾次被某些藝術家欺騙,繳過許多冤枉學費,也被部分藝術家當成付錢的酒肉朋友;不過,儘管繳了不少學費,卻也讓他找到許多值得深交的藝術好友,互相討教,累積了許多藝術品與古董的鑑別能力。

累積了二十年的經驗,往往讓他有意外的斬獲。有些看似簡單的東西,像是在地攤中發現百年的瓷碗,有些古董商只想做生意卻不識好貨;同時,也有新手只認為漂亮完整的瓷器才是最好的。章建行很清楚,「古東西多少有點缺憾,若能找到完整的,就更好了!」

章建行常在台北的假日玉市和光華商場閒逛,永康街、建國南路等古董街也常見他的身影。章建行除總能挖出有價值的古董貨外,逛久了也與附近的餐飲店家結為好友,並大方分享自己的收藏給店家陳設。大隱酒食的老闆就笑說,「店裡頭許多古董碗還是章先生提供的呢!」讓原本具有藝術氣息的永康街,更添復古氣息。

績優潛力股 三十五歲至四十歲畫家


除了佛像,章建行也收一些素人畫家的作品,特別喜歡用幾千元支持年輕的藝術家,他形容自己人老反而不在乎錢,不是在做公益,而是想吐一口氣,提拔年輕的藝術家。章建行自嘲說,玩古董的人通常會身帶腐氣,得玩玩當代的作品把氣給拗回來,而鼓勵年輕藝術家就能達到此目的,「這些年輕藝術家總欠臨門一腳,若能多提拔提拔,一定比現在被大力炒作的畫家還要好!」

在章建行眼中,三十五歲到四十歲的畫家等於是優質的潛力股,一來歷經從學院畢業後刻苦的生活,二來能堅持十多年還可以積極創作,其作品的爆發力決不容小覷。章建行也與幾位股東一起投資小畫廊,專門讓年輕藝術家設展,連續三年都賠錢,卻鼓勵不少年輕藝術家多多創作。

雖然投資古董和贊助年輕藝術家,出手闊綽,但章建行身上穿的,卻全是從菜市場買來的一件百元polo衫,對時尚名牌絲毫不感興趣。惟一買過的一次名牌,是朋友慫恿下在香港買了一條八百港元的褲子,但章建行迄今卻連一次都沒穿過。提起這件事,他還自嘲說,希望能有朝一日全身穿著不超過百元台幣,成為一位比藝術家還簡樸的收藏家。

延伸閱讀

點頭與搖頭下的永續金融

2023-12-13

氣候行動不積極的代價絕對慘痛

2023-11-15

2024年全球ESG展望

2024-01-10

出得去進不來的年輕人才

2023-10-18

沒有學習曲線的ESG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