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孩子我們為什麼要反核

孩子我們為什麼要反核

生活理財實驗室-平凡媽

名人專欄

2013-03-05 14:33

我很想直接帶著兩個孩子走上街頭,表達「非核」的立場,但是我沒有這麼做。

3月9日,一個台灣歷史即將留下記錄的重要日子,我決定一個人單槍匹馬,和志同道合的荒野夥伴及同事們,相約走上街頭遊行,我的兩個孩子,將留給自己的媽媽,她們的外婆照顧。那一天,她們將在電視上看到媽媽在做什麼,然後記住媽媽曾經這麼做,曾經為了她們能夠擁有更美麗更安全的台灣而走上街頭。

沒有帶孩子親上火線,是因為我始終沒能跟孩子清楚溝通,我們為什麼要反核,不蓋核電廠後,會發生什麼問題,我們又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反核,真的是一個複雜的決策,但是我告訴孩子,現在不開始,永遠不會開始,因為等到大家不得不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為了鼓勵孩子跟著我走上街頭,我搜集了許多福島的故事和孩子分享,孩子們開始有了一點點的感覺,「覺得」核能好像是不好的。然後我開始告訴孩子,關於「風險」這件事。

「有些風險,發生的機率很低,但是一旦發生,就什麼都來不及了!」孩子回饋我的故事,是電影明天過後,她們說,就像平常不保護地球,等到地球被冰封住了,就沒有機會活下去了。

是的,我告訴孩子,核爆的機率很低,但是一旦爆炸了,我們誰也逃不了,而處在地震帶上的台灣,比其它非地震帶的國家,更容易發生核爆。孩子回饋我,就像日本一樣嗎?我說:「是的,即使是日本這麼嚴謹龜毛的國家,都因為海嘯意外而幅射外洩了,更何況做什麼事都馬馬虎虎的台灣?」孩子回饋我,平常常和她們分享的,台灣人做事不認真的故事,然後誇張的反應:「如果地震和海嘯破壞了核電廠,那我們不是完蛋了嗎?」

我還告訴孩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機會成本,每一個決定的取捨之間,有失必有得,我們只能盡可能的用機會成本來衡量取捨。但問題是,核電要付出的機會成本太高了!而且,我們在用自己的錢(納稅錢),製造傷害自己的一萬顆炸彈。孩子問說:「那如果不蓋核電廠,沒有電怎麼辦?」於是我們開始溝通,還有什麼其它的,製造電的方法。人類不可能退回不用電的時代,但人類可以因為電費的合理價格,以及節能高科技的發展應用,更有效率的使用電。孩子想起了荒野一點一滴的體驗教育,告訴我還有太陽能、風力、水力發電,而且平常要如何節能減碳,愛護我們的大地之母。
和孩子一起深入五峰鄉賽夏部落,同時呼吸雪霸公園高山芬多精的靈氣後,我更誠心的和孩子分享,每一個人要發光發熱,都要先回頭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最強項在那裡。國家也是一樣。

台灣的最大資源和優勢,在生物的多樣性,我們一個蕞爾小國,多項物種的多樣性,都位居世界排名第一。但過去我們沒能跟上紐西蘭、澳洲或瑞士,珍惜資源發展觀光和研究,不代表未來我們不可以。如果我不能為了孩子改變過去的政府決策,同時高耗電的輕、重工業發展奠定了台灣的現在,這是不得不為的過程,那麼我至少有機會改變未來,只要站出來,理性的堅持,溫柔的訴求,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就有機會遠離核電的威脅,我的母親台灣,就有機會回復她原本的美麗風貌,以她的傲人之姿,重新讓全世界認識不一樣的台灣。

我和孩子從各種面向溝通了好多好多,但我還是決定讓孩子留在家裡,為什麼呢?不是害怕露臉後會秋後算帳,而是發現,每一個引導的過程中,似懂非懂的孩子,其實是順著媽媽的引導,說出媽媽想聽的答案,她們仍然不是那麼明白,核電是什麼?反對或不反對,究竟有什麼關係?

所以,孩子,這是媽媽的責任,不是你們要承擔的壓力。媽媽決定為了保護你們,保護這塊美麗的土地而走上街頭,但你們只需要待在家裡,默默的記住,有一天媽媽為了你們,曾經做過的所有努力就好。等到有一天你們長大之後,明白之後,再為你們自己真正的主張和訴求站出來,用你們自己的方式,保護屬於你們的生存權和美麗台灣就好。

 

本官網專欄內容及言論觀點僅為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今周刊立場

 

延伸閱讀

老後全靠退休金,每年花掉一點...活越老越害怕!40歲大叔年領200萬股息:退休規劃4步驟「讓退休金長大」

2024-01-25

存夠退休金、搬到離醫院近的房子...老後只剩混吃等死?她40歲學理財身價逾億元揭「台灣人退休規劃最大錯誤」

2024-02-29

家庭主婦32年沒勞保,退休竟能月領1.5萬!做對1件事,勞保國保「雙年金」同時領到老

2024-02-14

54歲突收到公司優退通知,60歲退休計畫全亂...跟資遣有何不同?勞保年金請領秘訣、職場中年關鍵9問一次看

2024-02-20

太聰明的人反而難致富!為何醫師薪水這麼高、工作到退休也無法財務自由?變有錢的方法「意外簡單」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