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上海愁 P.126

上海愁 P.126

從幾個禮拜前就開始謠傳,今年有四十萬台灣人要回台過年,機票已經買不到了。鄉愁,在年節特別濃厚。

一位在上海工作的老前輩,曾經劈頭向我這個初來的菜鳥宣告:別妄想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當時聽來頗不以為然,待了一陣子才知道這也是經驗之談。許多台商住在虹橋區的別墅,小區,賓館公寓裡,其實就是刻意與上海當地人的環境保持距離。台灣打工家庭一旦進駐上海,面臨的問題絕非局外人所能想像。

台灣人客居生活,乍看起來像台北生活的精裝版:先生在市區的南京路或淮海路上班,小孩上美國學校,或到崑山上台商小學,家裡請一個阿姨燒飯或洗衣,太太有很多時間可以上烹飪課或繪畫課,周日在古北家樂福買菜……。

實際上,對台灣打工仔而言,工作往往構成最嚴重的挑戰。一家軟體公司的老闆是上海人,在美國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對在上海工作的想法是:你想要印書,就得從造紙開始做起。基本訓練,工作態度,細節,專業素養,每一樣都要從頭來過。如何讓員工符合起碼的工作要求,就可以讓台灣打工仔傷透腦筋。

對於工作的認知,品質的要求,市場的概念,以及產品所要達到的高度,甚至時間的緊迫性,差距都很巨大。根據老鳥的經驗談,有的時候必須花上一整年的奮鬥才能培養出真正可用之人。

其結果是許多人嚮往的上海客居生活,是深夜離開辦公室,清晨就已經開始看電子郵件,每天大多數時間與同事混在一起,見到老婆孩子的時間比在台灣還少。

老婆最常談心的人,最後變成家裡的阿姨,多少有點無奈。住在我樓上的一個台灣太太,來上海一年多,獨來獨往,沒什麼朋友。直到最近因為公寓裡來了另一戶台灣家庭,才找到談心逛街的伴。

從量的角度看,台灣人在中國只會越來越多,這是好事,像我已經有幾個業務上合作的對象根本就是台灣人,溝通起來確實比較方便。但是台灣家庭在上海畢竟還是少數,太太、小孩的心理衝擊也許比先生還大。這樣的問題現在幾乎無解。

延伸閱讀

聯發科、智邦、威剛砸錢掃樓 受惠台商回流、擴廠需求 5年商用不動產買氣增3倍

2022-04-14

鴻海投資逾4億,威剛、欣興董事長、前科技部部長都來站台…AI風潮中,耐能靠這2件事趁勢而起

2023-08-15

記憶體模組廠也搶進電動車商機 威剛發表全台最大載重電動三輪車

2020-11-27

華亞科、威剛 迎接DRAM俏行情

2013-09-19

搶當媒體大亨 威剛陳立白入股台藝台

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