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東西方觀念差異 預防性切除意願低

東西方觀念差異 預防性切除意願低

賴筱凡

健康

防癌日記

2013-12-03 10:14

我的母親與癌症病魔搏鬥近10年,在56 歲那年過世。她撐得夠久,所以能看見早些出生的幾個孫兒,享受含飴弄孫之樂。我其他的子女卻永遠沒有機會認識她,感受她是多麼和藹可親的一個人。我們經常談到『媽咪的媽咪』,我發現自己得試著解釋把她從我們身邊帶走的病症。子女問我是否會被相同的病魔帶走,我總是叫他們別擔心;但事實是,我帶有一個『有缺陷』的
基因BRCA1,讓我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大幅增高。」

去年5月14日,當這篇名為〈我的醫療選 擇〉的投書登在《紐約時報》上時,那一刻,全世界開始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影星 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ie),她是 3個 小孩的媽,也是一位罹患乳癌母親的女兒。裘莉的舉動之所以震撼全球,或許是她身為一位好萊塢巨星,卻選擇切除乳房換得活下去的機會。

罹癌真是命中注定? 有家族基因遺傳者  幾乎躲不掉

接下來這個故事距離我們很近,一位台灣女孩薇薇安(化名)的故事。 

29歲,是一位女孩的黃金歲月,她們通常 累積了一定的工作成就,身邊攢了一筆錢,足夠讓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她們自信、美 麗、享受人生。只是,比起一般的29歲女孩, 薇薇安眉宇間多了一股憂鬱。

「她已經切除了左邊乳房,發病時,她只 有29歲。」薇薇安不是蘇怡寧遇到的第1件 病例,基因檢測開始發展的這10年來,上 門找蘇怡寧做檢測的乳癌患者很多,但多 半已經發病,且家族有超過2個人都得了乳 癌、卵巢癌。「她們上醫院時,通常會被送到癌症中心接受治療,細心一點的醫師會多問一些罹癌家族史,能像裘莉這樣做到預防治療的人,很少。」

薇薇安的媽媽和外婆,都是乳癌患者,在癌症醫師的建議下,她找上了蘇怡寧。「她 接下來很有可能罹患卵巢癌,如果 基因檢測結果確認她就是BRCA1基 因突變的患者,我們會建議她趕快生小孩,然後切除卵巢。」  

10年了,從蘇怡寧投入基因醫學 以來,真正接受預防切除的病患數,是零。「這就是東方人與西方人的差異,東方人覺得乳房是外表的一環,願意動切除手術的人,少之又少。」乳癌和卵巢癌是少數可以透過切除手術,杜絕癌細胞增長的疾病。

但不得不面對的真相是,台灣每 年新增的乳癌患者有8,000多人,高居 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1名,其中有 10%至15%是遺傳性乳癌。「BRCA1 與BRCA2基因的突變,會讓遺傳性乳 癌、卵巢癌的帶因者,80%在70歲前 罹患乳癌。」蘇怡寧拿出歐美統計數 據佐證,BRCA1、BRCA2基因被證實 是遺傳性乳癌、卵巢癌的致病原因, 至今已超過20年,歐美國家更累積大 量的數據證實。

於是,當基因檢測開啟了如潘朵拉盒子般的神祕密碼,我們的身體為何生病、罹癌,不再是找不到答案的問 題。這一切,都是從1988年的2篇論 文開始的,為基因醫學時代揭示了新頁,讓全世界的科學家、醫師無不大 舉投入基因研究。VIVO生技創投共 同創辦人孔繁建就說,基因檢測市場 規模爆發力強,幾乎每年都以20%的 速度飛快成長,後市可期。




 




 


 





延伸閱讀

負利率難救歐洲經濟

2014-06-12

日本經濟失落十年、歐洲經濟復甦之路漫長,全都是「殭屍企業」造成的?

2024-04-23

用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對台灣有哪些好處?前外資經理人:面對國際變局必要的第一步

2023-05-15

歐盟祭俄油禁令 陶冬:幾乎衝擊所有產業「歐洲經濟下半年出現衰退」

2022-06-05

政治陰霾消除、又吹來企業獲利復甦東風 跟著歐洲基金領頭羊 抓對投資方向

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