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79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在中國東莞打拚逾10年,台商倒閉潮他被迫回台40歲選擇跑外送:中年轉職難,當保全不如跑熊貓

「我的工作類型範圍很大」,這是小柯向我介紹過往經歷的開場白。

日期:2023-09-08

品味人生

「站在浪頭上,我就可以生存!」 導演曲全立自學3D獲好萊塢大獎,在孩子心中種下夢想種子

「我就是一個技術控,不斷的追求最好的硬體、畫質,不斷突破自己!」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創辦人、導演曲全立,求學背景和影視幾乎搭不上邊,卻能得到好萊塢國際3D大獎,與李安導演同台得獎。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賣房地產,直到第二份工作才踏進電視圈擔任攝影助理,「當年的攝助很辛苦,因為硬體不像現在先進,沒什麼自動調整功能,但也顯得特別專業。」

日期:2023-09-07

產業時事

家登小金雞傳奇!幫員工加薪月領10萬,離職竟刪光資料、部門人去樓空...慘遭背叛老董如何2年營收翻倍

資本市場風起雲湧,有不少人把目光轉向未上市公司,尋找明日之星。《今周刊》製作「未上市100強」,篩選出獲利較佳或生機盎然的趨勢產業。觀察未未上市100強成員,不少績優公司背後有強大的股東奧援,「小金雞」特色相當明顯,其中一個就是家登旗下的家碩。

日期:2023-09-06

產業時事

半導體  家碩請來設備廠老將整軍 營收兩年翻倍 失控部門 蛻變家登集團小金雞

(今周刊1394)在家登持續往美國與海外布局中,集團小金雞家碩科技也浮上枱面。過去只是家登的小部門,它如何快速站穩EUV光罩儲存設備的領先地位?

日期:2023-09-06

職場生活

20幾歲登富比世、41歲燒光現金「少年得志竟成半生詛咒」!他領悟3件事:不拼命,人生更快樂

越大越好、越多就越好的觀念,充斥在我們的文化裡,多數人以為所有的創業家都希望投資每一個商機,盡可能讓公司快速成長,創造下一個微軟或花旗。這種常見的假設,成了創業家另一個成長的壓力,特別是當我們考慮到地位與名望時。某些創業家更容易被成長之神的甜言蜜語所誘惑。傑.戈茲欣然承認,他就是其中之一。現在他稱自己是「起死回生的創業狂」。

日期:2023-09-05

投資理財

為什麼月薪13萬,卻依舊覺得買不起房子養不起孩子?同事的抱怨讓她醒悟: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

我屬於比較幸運的小孩,出生在中產家庭,從小到大沒怎麼為錢煩惱過,也有機會出國讀書,看看這個世界,體驗不同的文化。但同時,和大部分國內長大的小孩一樣,我也並沒有接受過太多關於金錢方面的教育。小時候爸媽會告訴我:錢的事情你不用管,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考個好學校,找份好工作,你就會賺到錢,擁有好生活,至少是安穩的生活。於是,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就能賺到錢,便是我對於金錢的全部認識。我從來沒想過為什麼要這麼做,也從沒有人告訴過我什麼是投資,對財富的概念也並不明確。我理解的收入,就是直接和薪水畫上等號。

日期:2023-08-28

投資理財

超商店員靠投資40歲提早退休:大夜班同事薪水沒3萬買200萬BMW「每天吃過期麵包」給我的理財啟示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名高雄20歲少年購入二手賓士E300,頭款20萬,無勞保、無薪轉,戶頭沒在進出,也沒信用卡,親戚做保人,就這樣一個人融資150萬。跟這件事有關的,還有最近兩週在Youtube迅速有60萬人觀看的「山道猴子的一生」。(稍微有機車興趣的知道什麼是猴子)

日期:2023-08-18

投資理財

高股息ETF比較抗跌?台灣50(0050)vs.元大高股息(0056)比較:破解保守投資人更適合高股息ETF迷思

許多人心裡承受不了大盤走勢的波動,更傾向買進能配發較多現金股息的個股或高股息ETF,認為高股息ETF 除了能夠穩定配發更多現金股息外,相較於大盤更能抗跌,因為有高殖利率保護,投資人比較抱得住,但這是一個錯誤的刻板印象。

日期:2023-08-16

職場生活

30歲政大書城不收了,能「繼續營運」關鍵是他們!20天買書給73折…創辦人:致歉一切紛擾

近年來網路、電商崛起,也讓實體書市場不斷萎縮,日前臉書粉絲專頁「我在出版業上班」貼出政大書城董事長李銘輝署名啟事,指出政大書城將於8月31日停業,震驚各界,許多書迷也表達不捨。不過周二(8/15)傳來好消息,政大書城凌晨在臉書宣布,在眾多讀者鼓勵以及取得供應商共識後,決定將繼續營運,政大書城台南店即日起至8月31日推出全館73折購書優惠,「在此致歉於所有的讀者」。(原文刊載於2023/7/21,更新時間為2023/8/15)

日期:2023-08-15

產業時事

揭密張忠謀夫婦、郭台銘、蘋果高層神祕晚餐:讓孫又文想「用頭撞牆」的豪賭,成就台積電晶圓霸業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