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15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VIX指數是什麼?為何雷曼兄弟破產後VIX恐慌指標來到最高?利息與市場流動性價格之間的關聯

《時間的代價》為愛德華.錢思樂的最新作品。書中闡述利率的存在,影響了人們配置資產與投資的決策。一旦貨幣過於寬鬆,金融市場就會失去穩定,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房價居高不下、人們手上的錢越來越薄,甚至導致我們一輩子無法退休……金融理論將波動性視為風險指標,市場裡面的人則說這是不確定性的價格。波動性也稱為「市場流動性價格」(price of market liquidity)。最多人用的波動性指標是 VIX 指數( VIX index),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選擇權價格,來衡量美國股市的隱含波動性。雷曼兄弟破產之後,這個「恐慌指標」(fear gauge)來到歷史高點。

日期:2024-04-23

產業時事

停電議題被政治操作,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一度請辭被慰留...光電五大公協會聯合聲明表態「三挺」

近日台灣因桃園小停電事故,引發政治力干擾,導致台電內部發生波瀾。包括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全國商總能源產業推動委員會等太陽光電五大公協會,周一(4/22)發表聯合聲明,拋出「挺台電、挺總經理王耀庭、挺政府能源政策」三挺態度。太陽光電五大公協會強調,台電近年為維持供電穩定,持續推動電網強韌計畫,10年來停電次數減少7成。特別是今年4月3日花蓮強震後,台電以絕佳的應變能力,短時間內恢復全台電力供應,展現出台電優秀的管理能力和卓越的技術水平。籲請全民應正面鼓勵敦促台電專業成長。對於原本要辭職的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五大公協會讚美他敬業樂群、勇於承擔,也認為王忍辱負重,不計個人得失,全力維護台灣電力供應穩定,及為保護台電同仁的做法,因此全力支持他留任。

日期:2024-04-22

職場生活

從「賣麵小販」翻身投行董事總經理! 擁200萬粉絲...他靠改變「這思維」逆襲人生

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從小幫忙家裡賣麵,沒有雄厚的背景,也並非就讀金融相關科系,卻毛遂自薦進入銀行業工作,還坐上人人稱羨的董事總經理一職。究竟他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4-04-19

產業時事

「小力旺」打進家電、彩色電子紙用IP市場 小台廠敲開歐美寡占 億而得20年奮起記

資本市場除了M31、力旺兩家IP「千金股」外,近日還有一家IP公司億而得,即將在創新板上市,它有何能耐,擔得起「小力旺」稱號?

日期:2024-04-17

產業時事

「韓國亞馬遜」酷澎在台資本額急增到momo兩倍,一年啟用三座物流中心! 一片尿布背後的電商大火拼

(今周刊1426)素有「韓國亞馬遜」之稱的酷澎,挾華爾街資金來台大打補貼戰,今年以來,資本額就翻了近一倍,相當於台灣電商龍頭momo的兩倍。另一洋派對手蝦皮,母公司去年則首度虧轉盈,無論流量、交易金額都稱霸台灣,讓本土兩大電商momo、PChome備感壓力。土洋大戰號角響起、實體電商進攻,電商業者如何應戰?

日期:2024-04-17

投資理財

如何不斷地從股市賺到錢?富爸爸寫給女兒的信:買股票,一生不能踩的3條紅線

騰訊前副總裁、Google研究員、矽谷投資人吳軍博士寫給年輕人的成長啟迪之書。40封有溫度的家書,40堂大學不教的人生課,誠懇講述那些只說給親人聽的人生智慧。

日期:2024-04-16

投資理財

台股可能多殺多,開槓桿「買好買滿」風險有多大?林成蔭:想要重壓前,留意這3關鍵

「漲這麼兇,賺太少有點可惜…。」「不然,來開槓桿拚一次看看?」「看對就發財,看錯,會不會爆倉?」「………………………」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在科技股的領軍下,走出強勁的牛市,台股不只突破2022年的18619點,更衝過兩萬點整數關卡頻創歷史新高,手中有股票的投資人無不笑逐顏開。面對這種台積電都能飆的罕見大多頭,不少人開始在想,早知道就在起漲前就開槓桿「買好」、「買滿」,太棒啦!但,面對台股可能的利空襲擊、展開多殺多,恐怕風險也會更為擴大。

日期:2024-04-16

投資理財

存股族最愛「隱藏版」口袋名單來囉!5檔金融股狠賺 「配息又比金控更大方」殖利率5%起跳

走出防疫保單風暴,上市產險去(2023)年大賺78億元,由於獲利穩健,產險股向來是存股族的口袋名單之一,除了旺旺保(2816)擬不配息,其他包括台產(2832)、新產(2850)、中再保(2851)、第一保(2852)等,股利政策、現金殖利率明顯高於往年。

日期:2024-04-14

產業時事

電梯新兵永佳捷今年營收上看11億,拚明年興櫃!董座許作名:通膨不可能下來,iPhone恐漲到10萬

中美對抗、東亞地緣政治等因素,令許多台商紛紛轉移生產基地,針對這些議題,電梯大廠永佳捷(Masada)董事長許作名,週三(4/10)發表新書並暢談自身看法,他直言,「全球化已發生質變,以中、美為首的兩個板塊逐漸成形,台灣資本應做好應對之道。」

日期:2024-04-10

投資理財

住家裡1年能省42萬房租,為何兒子寧願租屋?一位母親給我們的警醒:退休思維可能會害你省掉未來

近幾年,新聞不斷報導,房租不斷緩步上升,尤其是雙北鄰近捷運站或辦公區的地段。這個消息,讓我的朋友明芬特別緊張,一直唸著要兩個兒子都回家裡住,原因是:「為了省錢!」

日期: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