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58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出版業進入寒冬,該怎麼救?這個存在已久的老問題,政府一直沒做

去年平安夜,全球最大繁體中文書店的信義誠品在晚間10點30分正式熄燈。店內設置的留言牆上,「再見誠品」、「謝謝你陪我長大」、「信義誠品,晚安」…一張張便利貼是讀者滿滿的不捨與祝福。上千人在寒風中倒數,看著營運18年的信義誠品走入歷史。

日期:2024-01-29

產業時事

從快時尚到運動大牌 都在瘋循環經濟 廢棄物變綠金 台灣新創闖141兆市場

當「酒干倘賣無」的回收事業,變成全球淨零解方,台灣新創企業要如何靠創意和專利技術,躍上國際舞台?

日期:2024-01-24

產業時事

柯文哲:太多上班族無法投票,將推「一卡一通一付」!國民黨立委聯名提案「不在籍投票法」

2024大選落幕,選後除了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喊出要推不在籍投票、電子投票,立法院國民黨團立委王鴻薇、陳玉珍、賴士葆等,也將提案推動立法「不在籍投票法」,或將成為「藍白合」的契機。在大選結束後,不少柯文哲支持者或網路影片發出「作票」的質疑,但中選會也提告以正視聽。不僅如此,柯也在1/21於黨內舉辦的「阿北森友會」小草感謝見面會上,談及不在籍投票議題。

日期:2024-01-24

職場生活

台清交成學霸都跑去台積電...「上駟對下駟」造就護國神山,為何將成為台灣科技業致命罩門?

從貿易戰到晶片戰,美中對峙已揭示「得半導體得天下」的國家發展戰略;從全球化到去全球化,也預示「新亞洲供應鏈」將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身處在地緣政治角力、區域經濟興起的最前緣,臺灣科技業要如何運用自己的不對稱關鍵優勢,在合縱連橫的國際新局中,找到最有利的生機與商機?

日期:2024-01-22

產業時事

民眾黨〉預告四年後再攻大位 組織、人才難題待解 崛起十年 終成關鍵力量叫板藍綠

(今周刊1413)在政壇異軍突起的柯文哲,走過十年,終於打下與藍綠「三分天下」江山,預告四年後再攻總統大位的他,要如何讓沒資源、缺人才的年輕政黨再次壯大?

日期:2024-01-17

產業時事

和碩昆山廠由紅鏈立訊獲實質控制權 謎底揭曉!童子賢:手上資金要投入越南、印度、墨西哥擴產 但在中國「絕不是撤資」

和碩(4938)在2023年12月底公告,中國昆山廠將由同為蘋果重要供應鏈的陸廠立訊獲得實質控制權,震撼了資本市場。將近三周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首度回應,這是與客戶共同討論後的決定,並非和碩單方面的決策,也是要重新配置和碩的全球資源,把資金投入在越南、印度及墨西哥廠區的擴產。換句話說,和碩此舉應是與大客戶蘋果商討後的結果,而且是複製了2021年初旗下金屬機殼廠鎧勝的中國子公司,開放立訊參與增資而取得控制權的前例。

日期:2024-01-17

產業時事

民眾黨員486先生自稱「不求官不求財」、選前砸600萬挺民進黨!為何點名別投高嘉瑜、顏寬恒?

團購電商網紅「486先生」陳延昶雖然是民眾黨員,但他在2024總統大選卻是力挺民進黨,他在臉書透露花了快600萬支持民進黨,「全台灣除了候選人,有誰比我傻。」此外,陳延昶還在臉書PO出1張和立委高嘉瑜的合照,表示選前要大家別把票投給立委高嘉瑜,「就算她選上這一席,對大家傷害更大。」

日期:2024-01-16

產業時事

【全球台商經貿論壇】 在民主路上持續前進 加速創新迎向未來世界

2024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選舉年,而選舉結果也將影響地緣政治發展與景氣復甦步調。台灣選舉是最早登場的重頭戲,也是亞洲最重要的選舉,投票結果不但影響兩岸,也牽動台美關係與中美台三方,進而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外交政策框架及經濟關係的發展。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作為台美間重要橋樑,在1月13日選舉隔天在台北萬豪酒店舉辦「全球台商經貿論壇」(Global Taiwan Business Forum),邀請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等10多位產官專家代表,第一手剖析選後政經局勢與台美經濟效應,以及論述2024全球經濟挑戰與台美經濟願景以及全球經貿布局不可錯過的重要面向等議題,讓台商因應局勢趨吉避凶,掌握臺灣和世界的投資趨勢與商機。

日期:2024-01-16

產業時事

侯友宜上台為何沒謝他?國民黨慘輸91萬票抓3大戰犯!4年後唯一能比拼賴的人選已經浮現

2024年總統、立委大選結束,國民黨「侯康配」僅獲得467.1萬票、得票率33.49%,國民黨總統票輸給民進黨91.5萬票,贏民眾黨不到100萬票,選得並不好看;但國民黨連同親藍的立委拿下54席,重返國會最大黨。

日期:2024-01-14

產業時事

「賴蕭配」順利執政、三黨國會均未過半,民眾黨或成關鍵少數!學者:新政府恐重演扁時期狀況

2024總統立委大選結果出爐,最後由賴蕭配以558多萬票贏得選舉,但國會部分則是由國民黨以52席,加上2席無黨籍立委共54席實力,成為國會最大黨,但未能獨力過半。民進黨則以51席成為第二大黨;民眾黨取得不分區8席,成為第三大黨。在政治上,民進黨順利連任,但未能在國會取得過半。政治學者王業立分析認為,未來行政與立法的互動關係將變很複雜,將來執政黨推動政策、法案將會如扁時代一樣非常困難,且若要尋求與白營組成聯合政府,難度會比藍營執政高上許多。國會三黨均未能獨力取得過半,王業立也分析,民眾黨未來不一定會願意和藍營在國會合作,因柯文哲可能希望能成為第三黨關鍵少數的角色,只要法案、政策一推出,就得寄望能否取得白營支持,因此提高其身價,但也會讓政局相當不穩定。在經貿情勢上,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分析,其實無論誰執政,都得面對比以往變數更多的全球經貿情勢,包括年底美國大選、俄烏和以巴等局部戰爭,還有相當可能死灰復燃的通膨等。但張建一也認為,在台灣大選後,中國會繼續對ECFA動手的機會不大,且如今已形成的美中對峙、供應鏈轉移、中國全球經濟角色改變等世界大趨勢,依然難以逆轉,新任總統仍須循世界大勢為之。

日期: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