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7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三合院是有幾千坪?讓彰化3兄弟領嘸低收補助「餓成皮包骨」...萬幸這商人捐整年飯錢「先度難關」

彰化縣和美鎮好修里葉姓3兄弟因經濟弱勢,全瘦成皮包骨,引發社會關注,為何目前僅三弟為縣府列冊中低收入戶,領取輕度身障生活補助,兩位哥哥為何不符合低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對此,彰化縣府指出,當初老三因有身障手冊,公所協助申請身障補助,因評估當時家中支持系統還可以,未列低收入戶,針對目前狀況,會重新評估福利身分。

日期:2022-06-18

產業時事

發電成本節節高升 台電估電價應漲20% 用電太便宜 電網韌性、產業轉型恐跛腳

經濟部六月底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電價調漲與否。學者認為,若不想過度刺激通膨,至少應先調漲工業部門與用電大戶電價,藉以合理反映發電成本、維護電力系統穩定。

日期:2022-06-15

產業時事

我想讓勞退金變大!「自選標的」論辯17年、反對勞工剩沒2成,為何不開放?理由是這個

增進勞工退休生活保障,是「勞退新制」的核心精神。但讓勞工決定如何運用自行提撥的退休金,是否有助於上述目標,17年來,各方始終爭論不休。隨著國際間的成功經驗廣為人知,國內的私校退撫儲金與好享退專案等實驗也表現不俗,過去幾年,強烈反對的聲音似乎小了些 ; 而自明年起,新進公教人員也將採取確定提撥、並開放個人將退休金專戶資產自選投資組合的退撫新制,屆時,在各種職業別中的退休金制度中,僅剩勞工獨缺「自選」。眼見其他職業別相繼跨出第一步,雖仍有勞工團體對勞退自選深感疑慮,但也有人願拋開既定印象,以開放態度討論。當勞退自選日益受到關注,利弊得失勢必越辯越明,跨出第一步時機,或許即將到來。

日期:2022-06-08

全台防疫報導

新制減輕壓力,昨首見「住院比出院少」…最快6月邊境解封?陳時中曝鬆綁關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六(5/28)公布國內新增80835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7例死亡。死亡案例中有兩名兒童,分別是一名6歲童確診發現腦瘤搶救不治,另一名兒童因肺炎併呼吸衰竭死亡。

日期:2022-05-28

產業時事

不只中低收入送快篩,蘇貞昌加碼:0-6歲可領5劑免費快篩,這樣領就OK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四(5/26)宣布,政府將免費發放低收入、中低收入戶每人5劑,以及長照機構住民每人3劑的快篩劑,將有近80萬人受惠,減輕低收、中低收入戶家庭及長照機構的負擔。週五(5/27)行政院長蘇貞昌再加碼發放,宣布0至6歲孩童可領5劑免費的快篩試劑,民眾只要持孩童的健保卡至藥局就能領取。

日期:2022-05-27

職場生活

今死亡首度破百,陳時中認了是「警訊」:致死率這2天就破千分之一「確診上限估是這數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四(5/26)公布國內新增81,852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104例死亡。此外,今日新增333例中重症,包括中症242人、重症91人;新增和已公布重症合計有104死,也創單日新高。

日期:2022-05-26

職場生活

租金補貼加碼7月快申請!單身租屋族「不到這年紀」加碼1.2倍 每月最高可領4200元

「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7月就要上路,為了讓初入社會、經濟尚未穩固的20~35歲單身青年降低生活負擔,租金補貼金額將提高1.2倍,每月最高可領4200元!

日期:2022-05-22

產業時事

守護弱勢共同抗疫!台東發放弱勢家戶快篩劑補助500元 5/20凌晨自動入帳

為照顧弱勢需求、減輕購買快篩劑負擔,台東縣政府除公費安置者外,縣長饒慶鈴宣布補助全縣約1萬2,000名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每人500元購買快篩劑,無需申請,補助款將於5月20日直接匯入帳戶,盼助弱勢家戶一臂之力,共度抗疫難關,並呼籲鄉親應儘速施打疫苗,提升自我防疫力。

日期:2022-05-19

職場生活

你,值錢嗎?

上課時,隨口問了學生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最貴的品牌是什麼?」一時之間,教室裡吵雜了起來,你一言、我一言說答案;說是答案,其實就是大家將品牌名稱唸了一遍,也都是大家常聽見的知名品牌。去百貨公司、去101大樓、大賣場、運動用品店、珠寶店、進口汽車經銷商……繞一圈大概都能看見的商品名稱。

日期:2022-04-21

職場生活

健保調漲部分負擔近50萬人每年多付3千!被批懲罰病患...陳時中:沒做「這事」不會荷包失血

衛福部昨預告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檢驗檢查未來不再免費,一般藥費在區域醫院、醫學中心的上限增至300元,急診則依檢傷分類多收或少收。根據試算,新方案將有49.4萬人每年得付上逾3000元,外界質疑是在懲罰病患。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回應,要付到3000元不容易,做高價檢查才會這樣,此次的調整,低收入戶、重大傷病仍維持免部分負擔。

日期: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