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31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財經時事

每日清晨載著豬隻準時送往屠宰場....侯友宜:那些年,父親用「自律」教會我的事

2022/11/26 編按更新:根據中選會22點12分最終得票數,侯友宜以1,152,555票、得票率62.42%,大勝林佳龍693,976票、得票率37.58%,兩人差距45萬8,579票。編按:2022年九合一地方選舉今(26)日下午4點落幕,截至晚間8時18分,根據TVBS開票票數,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拿下1,091,824票,大贏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的659,992票,贏了超過43萬票,更突破行政院長蘇貞昌4年前參選新北市長輸侯友宜29萬票的紀錄,再次創下新北藍綠史上最大差距。開票過程侯友宜氣勢如虹,一路以逾6成得票率遙遙領先,林佳龍早前也已經宣布敗選。拿下109萬高票當選新北市長的侯友宜,於晚間8點鐘於板橋第一體育場發表勝選感言,現場歡聲雷動,面對勝利,侯友宜深深一鞠躬「今天用非常謙卑心情,感謝400萬朋友選擇相信我,相信我這四年來用包容、關懷喚起新北愛、台灣愛,更讓中華民國更有力。」侯友宜也感謝林佳龍在選舉過程中展現民主的態度,侯透露稍早兩人已通話,彼此都是認識的朋友,互相祝福也分享意見上的看法,林提出好的市政政策意見,只要他做得到的部分,一定全力完成。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有29個區,有偏鄉、有都會,都給他滿滿支持的力量,看到機會跟希望。「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家外面難免很多風風雨雨,家裡面有時候會鬥嘴吵架,吵完還是一家人要互相支持。」侯友宜認為,台灣這個家需要這塊土地所有人的團結,大家不分族群、黨派、顏色,「所有新北市民,就是台灣的縮影,就是台灣不分你我黨派顏色,代表見證了都是對台灣有愛,都是愛中華民國」。侯友宜說,新北市是1000萬人口、北台灣中心,新北市作為北台灣作為全國最大市,也要做大事,這個大事不是建設更重要是,串起台灣共好,讓中華民國更團結。「北台灣千萬人口要共好,別人好我們才會好,新北好沒有用,1000萬人口 不管誰當選,都要扛起責任,帶動北台灣發展」,選舉過了,永遠要心連心、永遠走在一起。最後侯友宜強調,選舉結束了「明天開始,好好做事情」,他會為新北市民再度打拼,因為打拼才有機會跟希望,「選舉沒有輸贏,最重要是更團結有力,明天好好做事,再出發!」今年65歲警界出身的侯友宜於2018年首次出戰競選新北市長,執政4年來,先後完成五股垃圾山整治、泰山塭仔圳市地重劃等重大工程,備受新北市民肯定,因民調居高不下,被外界視為國民黨2024年總統大選的熱門人選。根據新北市選舉委員會資料,第一屆新北市公職人員地方選舉投票率71.25%、第二屆投票率61.65%、第三屆投票率64%,今年投票率預估僅55.57%,破歷屆新低。侯友宜陣營先前喊出要大贏林佳龍40萬票,原本以為今年投票率之低恐難以達成,但侯友宜此次成績超乎想像的漂亮,儼然成為藍營共主。中興大學國政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在選前即解讀,若侯友宜此次能大贏林佳龍超過30萬票、甚至40萬票,等於是為自己拿下2024總統大選入場券,未來爭取大位更有底氣。林佳龍於晚間7:40分自行宣布敗選,林佳龍表示,他已致電新北市長侯友宜道賀,希望侯友宜未來4年能好好照顧新北市民。林佳龍以沙啞的嗓音表示已盡最大的努力,感謝競選團隊和支持者的相挺,很遺憾沒有辦法達成大家的期待。林佳龍指出,這次選情較冷,綠營基本盤沒有完全出來投票,新北市投票率也創下歷史新低,這對民進黨是一個警訊,一定謙虛傾聽人民的聲音,選舉投票結果就是最高民意,民進黨要深切反省、檢討,才能再出發。最終得票數,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為準。(原文刊載於2022-11-09,更新時間為2022-11-26)

日期:2022-11-26

產業時事

「中小企業不清楚為何而戰…」零碳大學校長楊聲勇:淨零轉型的目的是企業創新、優化生產!

編按:談到「淨零轉型」四個字,不少熟悉國際資本市場趨勢的投資人,或許直覺想到的,是蘋果、微軟、台積電,是在各國具一定規模與影響力的大型企業。但過去一年,這個曾經被視為相對「高大上」的字眼,開始進入了台灣中小企業的視野。面對來勢洶洶的淨零壓力,台灣中小企業準備好了嗎?零碳大學校長楊聲勇觀察,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日期:2022-11-21

產業時事

在桃園奔跑了30年的男人!從民進黨創黨黨員到脫黨參選、被罵背骨,鄭寶清:走了該走的路

「拜託、拜託,投給真正會做事的人!」無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鄭寶清在接受訪問攝影的過程中,不浪費任何一點時間,遇到市民就主動打招呼拜票,他擔任過3屆立委,許多市民對他相當熟悉,有些人微笑點頭回應,更熱情的還會為他打氣、要他加油。

日期:2022-11-15

產業時事

清水小工廠長子想接家業,卻意外闖進政治圈…蔡其昌自嘲「平凡到沒特色」只能努力:要把台中變生活首都

蔡其昌如此形容自己:「眼睛小小的,長相也不搶眼,在校成績中等,我是一個平凡到沒有特色的人。」他,沒有顯赫家世,高中以前的志願是繼承父親的成衣小工廠,上大學後想當教授,命運卻讓他走上了從政之路,還成為立法院副院長。從求學、就業,到成家,53年來都待在台中。命中註定要留在台中的他,對家鄉自然有很深厚的情感和期待。這次參選台中市長,從交通建設到福利政策…蔡其昌的政見都讓台中人眼睛一亮。他笑道:「我要打造台中成為對年輕人最友善的城市,讓台中成為生活首都。」

日期:2022-11-12

職場生活

400美元起家...傳奇台商征戰紐約打造貿易帝國!他獨門「江湖撇步」帶台灣年輕人少走冤枉路

黃文局,一個也許你很少聽到的名字,卻是一名傳奇台商。他征戰紐約、打造橫跨歐亞美的商業帝國,卻同時擁有入世的幽默氣息,三言兩語就把在場的人逗得哈哈大笑,言談中展現豐富的人文素養,令人聽來津津有味。他將自己從商多年的成功之道,謙稱為「江湖撇步」付梓出版《大局》,希望讓年輕人少走冤枉路,事業、人生更豐盛。

日期:2022-11-11

產業時事

當年他猛打大巨蛋、還有她提「空氣換新」…8年4年過了,當年高舉選舉利器然後呢?

時間回到2014年,當年猛打以大巨蛋為首的五大弊案,讓柯文哲2014年高票當選台北市長,如今將卸任在即,大巨蛋案日前的法院判決及南韓梨泰院死傷事故讓外界聯想到公安問題,當年的選舉利器,多數有記憶的選民如今怎麼看呢?

日期:2022-11-10

產業時事

淨零碳排從農開始 農糧署釋利多提高有機質肥料補助噸數

大地藏無盡,勤勞資有生,農民的辛勤耕耘,支撐起國家糧食安全,如何增加農田地力、提高肥料使用效益,降低化學肥料使用量,放大農業生產力,提高土壤碳匯,進而達到淨零碳排目標,成為當代新顯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為落實農業淨零排放策略,大幅提高國產有機質肥料補助噸數,每公頃最高補助10公噸,達2萬元,給魚竿還兼教釣魚,助攻農民收益達事半功倍之效。

日期:2022-11-08

品味人生

又是主動脈剝離!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辭世享壽78歲…「7症狀當心」嚴重恐48hr內死亡

中央銀行業務局前局長、現任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因主動脈剝離在家突然倒地,送醫急救不治,於周五(10/28)凌晨12:55辭世,享壽78歲。李勝彥的太太是在周五凌晨3點9分,透過LINE告知親友,「我要告訴你們一個不好的消息,剛剛我先生在晚上12:55在榮總的急診室走了,主動脈剝離破了」。李勝彥1944年生,臺南縣人,於1966年自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畢業,後考取日本政府獎學金,赴日就讀神戶大學,並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返國曾任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四年後再度赴美。取得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後,任職於美國維吉尼亞電力公司、華府公共服務委員會。1980年5月返國,歷任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處長及業務局局長、臺灣銀行總經理、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等。李勝彥精通英、日語,為我國奉派或應邀赴美、日等國出席國際性會議首選,李登輝前總統更盛讚其為「國際金融專家」。2022年國發會、金融總會及金融研訓院等協力促成政大國際金融學院設立,7月9日舉辦李院長就任歡迎茶會,前副總統陳建仁、內政部部長徐國勇、前央行總裁彭淮南等逾百位貴賓親臨祝賀。李勝彥鼓勵師生妥善運用學院環境妥善學習,培養知識力,向各方產學優秀菁英請益。他更指出金融、科技等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國際金融學院與半導體學院等成立未來將使產學雙融,讓頂尖大學輸出兩大產業所需的優質國際級人才,成為活絡國家產業命脈、推動產業創新的孵化中心。政大表示,今晨校方得知院長辭世訊息,第一時間前往向家屬致意。李蔡彥校長感念院長在任期間,國際金融學院制度建立有成,順利招收兩屆學生,為臺灣經濟發展與培育國際金融人才貢獻心力。後續治喪及院務事宜,校方將全力協助處理。-------------------------------------------------------------「急性主動脈剝離」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在48小時內死亡,甚至猝死,這篇相關報導,提供讀者能進一步了解這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可能發生的原因。(原文刊載於2019/2/14,更新時間為2022/10/28)

日期:2022-10-28

2022縣市長選舉

藍領家庭出身、擔任公職1萬5千多天...曹爾元的馬祖「十大共好」,只想讓家鄉更美好

設籍人口不到一萬四千人的連江縣,此次在2022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戰局卻格外激烈,國民黨推派兩位候選人:連江縣前地政局長曹爾元及前副縣長王忠銘,在這僅28.8平方公里的「四鄉五島」各自爭取選民的認同與支持,兩人同為縣府公務體系出身各擁優勢,為這場選戰增添不少變數。

日期:2022-10-21

產業時事

食宿遊購串起人潮商機 尋回城市產業榮景

老街、舊屋與傳統工藝,鋪畫木都迷人的歷史足跡;前有美術館照路、後有阿里山看顧,從美術館、文創園區、森林之歌、KANO園區點線面串起的文化新絲路,讓嘉義市擁有豐沛觀光資源,當旅人深入探訪,食宿遊購行串起人潮商機,產業力喚醒城市昔日榮景。越在地、越國際,旅行嘉義,邂逅不一樣的魅力之鄉,見證新舊元素交疊,長成精緻獨特生活風景,這座適合漫步的小城,正循著自己的步調優雅蛻變。

日期: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