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5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法國害怕退休基金破產,強制將法定退休年齡延後到64歲引抗議...那同樣少子、高齡化的台灣呢?

今年初,法國總統馬克洪宣布推出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強制將法定退休年齡,從目前的62歲延後到64歲。卻引發200多場的示威抗議遊行,法國所有的工會也罕見地一同舉行大罷工。估計總參與人數超過200萬人,其中有將近1/3的公務員、70%的教職員都參與罷工,連以往政府最堅強後盾的警方和憲兵,也透過工會表達他們的不滿,可以說意外掀起法國民眾前所未有的大團結。

日期:2023-03-24

投資理財

年薪500萬台積電工程師買這種房、叫老婆別上班帶小孩就好!建商老爸崩潰:這要如何傳承財富?

年輕人的理財觀念,已經與上一代有所落差,這些觀念形成趨勢後,長期下來可能改變房市價量結構。一名建商私下透露,自己的兒子在台積電當工程師,年薪近500萬,結婚後生了一個孩子,卻只買一間含車位50坪的房子,不追求大坪數、到處置產,反倒重視生活品質與享受。

日期:2023-03-19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99期︱ 美國矽谷銀行被接管對存股族影響評析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因為流動性不足,遭到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昨天又傳出美國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也可能遭到接管,市場擔心一場銀行連鎖倒閉危機即將蔓延,存股族的我們該如何面對與因應?

日期:2023-03-13

產業時事

矽谷銀行倒閉》儲戶可領錢了!Fed今決定是否救市...3月升息幅度待觀察 王美花解釋為何對台影響不大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宣布關閉,讓金融圈、投資人以及許多企業恐慌不斷蔓延,如同大地震般的消息,全球金融股也連帶被拖累重挫。美國聯準會(Fed)3/13晚間將緊急召開閉門會議,決定是否要出手救市。Fed也成立基金提供存款擔保,儲戶可拿回全額存款、避免擠兌風潮持續外擴,但財政部長葉倫強調不會對此進行紓困。專家則認為,矽谷銀行倒閉事件,極有可能會影響3/21 Fed的升息幅度。美國金融圈的震撼消息,也讓部分台灣投資人緊張,經濟部長王美花也出面說明,為何對台影響不大,讓投資人安心。

日期:2023-03-13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市場好滋味一直都在 第五市場日常料理的美味奧義

台中西區第五市場最早是農民聚集醃漬大頭菜的空地,民眾會在此處買醃菜,遂吸引攤販聚集出售商品。因鄰近市中心,人潮總是絡繹不絕,市場周邊也進駐各式小吃店家,是重要的生活鬧區,更藏著許多街頭美食。此次推薦5家在地人的排隊美食,每一家的販賣品項幾乎都是延續幾十年的好味道,也是貼近台中人生活的日常料理。

日期:2023-03-10

產業時事

國定假日彈性放假「好意變歹意」…未來6年補班次數曝光!再加碼?這黨團提該放19天

因應國定假日彈性放假,今年補班次數多達6次,導致部分民眾很有意見。內政部長林右昌週四(3/2)說明,今年是剛好比較特殊的狀況,未來6年1年內彈性補班次數為都不超過3次,包括2024年3次、2025年1次、2026年2次、2027年1次,2028年與2029年則都是3次。人事行政總處也表示,目前機制是各放假日遇到國定假日都會彈性放假與補班,未來是否要將彈性調整放假的國定假日縮小範圍,也是其中一個研議方向,目前仍在搜集意見評估中,每年檢討時也都會徵詢相關主管部會意見。

日期:2023-03-02

投資理財

最新!92歲股神巴菲特2023致股東公開信全文,7大要點一次看:只需少數勝利就能創造奇蹟

巴菲特於2月25日夜間在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公佈每年一度的致股東公開信,華爾街見聞為你整理出以下七大要點 (全文附後):

日期:2023-02-26

產業時事

與台積電秒分手非特例 近兩年十檔股票被波克夏「快速翻臉」 看清股神巴菲特團隊的「短線操作魂」

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控股在去年第四季大幅拋售台積電股票,引起市場熱議。不過,細究波克夏的歷來持股申報,股神背後的「短線操作魂」,近年不時現形。

日期:2023-02-22

職場生活

誰說退休要存千萬元?其實只要「837萬」就夠!專家精算給你看:再搭勞退這樣配置就免驚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位超過65歲,大家都想有個樂活老後,但退休金到底準備多少才足夠?據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公布50至64歲熟齡族調查,近8成認為退休金需要500萬元以上才夠,甚至3成認為需要1000萬元,平均起來,熟齡族普遍認為存夠837萬元才能安心退休。

日期:2023-02-21

產業時事

面對高通膨、高風險、高利率的投資關鍵:二○二三股債平衡投資 借助高利率環境有序布局

面對罕見的高利率環境與景氣風險,債券投資重返舞台,在保守中仍可獲得固定收益;但兔年的股市也不必看淡,平衡風險與成長,關注掌握最佳投資機會。

日期: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