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35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年紀愈大睡得愈少 其實不正常 當心腦部退化 虛實兩方向改善失眠

台灣每十人就有一人有失眠的困擾,壓力大、缺乏運動且愛用電子產品,是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的部分原因,透過行為治療、調節日夜節律,可大幅改善。

日期:2023-04-26

投資理財

台股今年躍升逾1700點 如何抓到強勢股?三個步驟讓你一眼就挑出來

在股市獲利的方法很多,時下盛行的存股投資,是透過時間複利成長的方式達到財富的擴增,有些人是以獲取每年穩定股息為目標,另外有一部分人則是藉由低買高賣賺取價差,無論哪種方法,只要能夠賺錢,符合自己的投資步調,都是好方法。其中,買低賣高賺取價差者,大多想在短時間內,獲取最大的利潤,快速累積財富;因此,『時間』與『幅度』便是操作時最應關注的兩大要項。而K線圖的兩軸,橫軸為時間、縱軸為幅度,投資人正好可以利用這項特性去感受每一檔個股的漲跌力道變化、走勢速度快慢與買賣動能的強弱。

日期:2023-04-12

產業時事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承擔國際減碳責任、打造節電新文化!台北市8面向打造0-100歲宜居城市

迎戰零碳時代,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今(21)日登場,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宣示台北市與國際同步追求淨零排放。去年6月,台北市領先全國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率先將淨零排入法,未來將從除碳、創綠、節電、綠運、減廢、增匯、調適與永續8大面向展開,攜手市民善盡公民義務,勇於承擔國際減碳責任,將台北市打造成0~100歲宜居低碳城市,開啟與地球共好新篇章。

日期:2023-03-21

職場生活

為何學霸同學記憶力驚人?我卻是金魚腦!最大閱讀社群創辦人:找出自己最活躍感官,學習事半功倍

我們從小學習各樣事物,進入學校後,考試分數讓部分學生容易感到挫折,但《大腦最適學習法》作者小沼勢夫從腦科學角度出發,提出「學習成果=內容 X 學習法」,認為沒有可百分百複製並適合每個人的標準答案,需找出個人的獨特性,使用最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日期:2023-03-17

投資理財

投資一樣需要留白 沉澱過後思緒更清晰

作者為台股投資贏家,以大量研究、有效掌握主流產業趨勢著名,人稱「產業隊長」,擅長以法人眼光,結合產業面、基本面、籌碼面選股,配合技術面抓緊時機提前佈局,賺取主流產業大波段!認為投資和生活一樣,也需要留白,唯有思考、沉澱,重新確立目標,再出發後的自己,思緒會更清晰本文為【產業隊長】張捷授權刊載

日期:2023-03-10

職場生活

想做好品牌,比錢更重要的是「人」!做好取捨決策,找對顧客、找對員工

想讓品牌價值能有更長遠的積累發酵,錢固然重要,但找到「對的人」更是經營者不可忽視的必要功課。前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策略長張治亞,帶著過去曾扶植國內外大品牌的經驗與專業,和大家分享品牌經營者如何找到對的顧客、對的團隊夥伴。

日期:2023-03-03

產業時事

打台灣、買台灣不如騙台灣,「疑美論」是一套組合拳!俄烏戰爭週年啟示:中共侵台前會做3件事

俄烏戰爭滿週年,為各國帶來不同程度衝擊與啟示。國策研究院執行長郭育仁指出,烏克蘭在戰爭中所展現的抵抗意志、國防韌性,以及國際對烏國的團結支持,都是大家沒預料到的。他示警中共也因此有所啟示,因此會在對台灣動手前先做好三件事,包括以認知戰消耗台灣抵抗意志、滲透破壞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以及設法孤立台灣。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直言,俄烏戰爭對中共的啟示,就是要想盡辦法斷絕台美所有關係,因此中共全力發動「疑美論」認知作戰這套組合拳,三段式論述包含「美國人不會來」、「蔡政府沒準備」以及「國軍沒能力」,其結論就是「投降論」,意在催眠台灣人不要相信民主與自由的價值。

日期:2023-02-24

職場生活

宜蘭這家教會醫院做對什麼 讓梵諦岡來台高層都說讚?如何實現「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由天主教靈醫會成立的羅東聖母醫院,是蘭陽地區第三大醫院,2022年歡慶創立70周年生日。就在2022年12月,羅東聖母醫院的遠距醫療中心正式揭牌,主要為其負責的宜蘭縣大同鄉及南澳鄉民眾服務,不但能滿足偏鄉民眾的基本就醫需求,又能降低頻繁進出醫院的感染風險,更省下民眾來往醫院的大筆交通支出。羅東聖母醫院也在2022年11月,成為邁入第23年的「傑出基金金鑽獎回饋社會公益活動」的受贈單位。不僅如此,來台參加聖母醫院70周年活動的梵諦岡教廷兩位高層神父,對於聖母醫院遠距醫療中心,結合現有科技、將關懷第一線直接推到偏鄉的做法,印象非常深刻。 遠距醫療不是新鮮事,問題在於如何切合民眾的就醫需求,找到痛點。那麼,羅東聖母醫院在這方面,究竟做了什麼?

日期:2023-02-12

投資理財

ESG新戰場

自從2018年《今周刊》第一次把ESG作為封面故事的報導題材,連續數年,我們持續追蹤這個永續投資浪潮的新發展;如今我們發現,ESG的火力範圍已不再僅限於金融資產層面,悄悄地,也蔓延到另一個重要資產類型——房地產。

日期:2023-02-01

安居好室 有願景的公益未來

【實踐居住正義1】有決心敢承擔身段軟 國家住都中心讓安居好室事半功倍

華人有土斯有財觀念根深蒂固,加上建築業推波助瀾,使台灣住宅自有率居高不下,其中卻暗藏不患寡而患不均隱憂,成為政府實踐居住正義的最大挑戰。為加速興建社會住宅與推動公辦都更,4年前成立行政法人「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後簡稱國家住都中心)」,透過更具彈性與專業的專責機構,為弱勢者織起綿密社會安全網絡,培育具未來都市規劃遠見人才,有決心、敢承擔、身段軟,為台灣迎來下一個幸福安居世代。

日期: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