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0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日本藝文圈吹起「林懷民熱」

在日本這個比歐美都還不容易接受其他亞洲藝術的國家,林懷民以公演前後的媒體熱烈報導、連續三天全場觀眾的感動喝采,以及公演後的藝術家紛紛讚賞,證明他已經成功擄獲日本人的心。

日期:2009-03-12

職場生活

陳郁秀 催生首齣台語歌劇

一三六年前,一位來自加拿大的青年馬偕,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燃燒生命,並為後代留下豐富的資產;一三六年後的今天,首齣台語發音歌劇「黑鬚馬偕」的製作人將這齣傳奇故事搬上舞台,為的也是將這片土地的DNA,傳承下去。

日期:2008-11-20

職場生活

獨賣品味 三家唱片行的夢與癡

主流音樂雖好聽,卻未必能滿足多數發燒友,這時獨立音樂就能提供不一樣的選擇。想找到這些音樂,不妨走進發燒友口中、始終堅持非主流的品味唱片行。

日期:2008-10-16

產業時事

讓全球一百八十位博士為他效力的創新祕訣

上銀科技,一家做線性傳動的機械公司,為何頻頻獲得國家級發明獎與精品獎?董事長卓永財的祕訣在於,與全世界一百八十多位博士合作,借用世界級的創新力量成就自己。

日期:2008-09-18

職場生活

直火蒸餾機+水猶橡木桶

威士忌向來是蘇格蘭的天下,這幾年,日本威士忌異軍突起,靠的是不斷地實驗與經驗累積,成為日本威士忌的迷人關鍵。

日期:2008-08-21

職場生活

陸學森「想到什麼,就實現什麼」

微軟第一代X-BOX設計者陸學森,十八個月前成為宏達電的創意長。他過人的創造力和意志力,不只打造出鑽石機,更打開了宏達電每一位員工的五感細胞。

日期:2008-05-29

職場生活

卓越 來自擇善固執

當音樂家只看工時工資,卻不反思自己演奏目的與職業性質,結果即是令人可嘆的「異化」,音樂天分只造就了樂匠。

日期:2008-03-27

職場生活

音樂家與知名度 p.156

音樂家的知名度反映一國的文化水準,我家越傭認得出一九八○年蕭邦大賽冠軍鄧泰山,對照台灣大學生令人吃驚又慚愧。

日期:2007-06-14

職場生活

邁向藝企共生的年代

二○○四年二月份的美國《Harvard Business Review》宣稱「MFA(藝術專業碩士)將是新的MBA!」越來越多的《財星》五○○大公司,運用戲劇、音樂、舞蹈及各種視覺藝術,做為發展員工在領導與團隊、溝通與自省、創意與創新等知能上的方法。這種「藝企相投」的做法,雖是好的開始卻容易淪為在邏輯、分析、量化、理性和科學各方面訓練有素的MBA與理工主管的點綴訓練課程。

日期:2006-09-14

品味人生

女性觀點出發的台灣自製歌劇《西施》P.133

我真的不知道是西風東漸還是東風西漸?或者是說「A學為體,B學為用」?最近還真多採用中西合璧式的舞台演出,像吳興國的《李爾在此》是現代京劇式的莎士比亞,張藝謀的《大紅燈籠》是西方芭蕾舞劇式的傳統中國,接下來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也要進行新嘗試,以西方的歌劇形式詮釋中國四大美女傳奇之一《西施》,將春秋時代的上古征戰歷史與兒女恩怨,變成浪漫動人的音符謳歌。

日期:200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