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41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都更、危老爆停滯期,結構技師搶商機!「Alfa Safe系統工法」對地主的2大誘因

物價高漲、銀行升息,再加上缺工嚴重與整合開發不容易的影響下都更、危老改建近期爆出停滯期,導致建商不如過去積極參與,反而吸引結構技師事務所搶攻商機,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就成立「中力都市更新團隊」提供危老都更全案管理,目前已有7個危老案件與1個都更案件成功整合簽約執行。

日期:2022-12-26

產業時事

小米為「這4個字」,傳大刀裁員逾5千人!員工私下曝:遣散費比年終更優…一文看小米到底怎麼了

2022下半年初,小米集團(Xiaomi)才在3個月內解僱超過900名、約占總數3%的員工,如今,又有消息傳出,小米將要在年底再次啟動裁員潮,估這波裁員人數將會超過5000人,有小米員工透露,此次裁員規模較大,涉及手機部、互聯網部、中國部等多部門,不過,與人事部溝通的結果是「好說好散(好聚好散)」,而公司給出的補償也較年終更勝一籌,許多被裁員工對於補償方案相對滿意。

日期:2022-12-19

產業時事

「中國沿海漁民動態」為何該小心?原來中共武嚇台灣有跡可循 專家:這三個徵兆要注意

「最近我參加了好幾場國際會議,在會議上,國外的參與者都問我:『中國跟台灣何時會打仗?』日本友人還提醒我們,要好好先了解周邊哪些國家會提供難民協助,像是日本雖然不一定會幫忙打仗,但一定會幫忙台灣民眾。」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這樣分享自己近期在參與國際會議時的經驗。

日期:2022-12-15

財經時事

日本「紅瑪丹娜」蜜柑3公斤要價3600元、貴婦照狂買!為何「水果王國」台灣達不到這層次?

近年台灣精品超市越來越多,包含Mia C’bon、city super、微風超市等都深受有錢太太青睞,創造出貴婦經濟學,尤其日本頂級水果價格令人瞠目結舌,但仍有忠實消費者買單。最近架上悄悄出現連日本人也不知道的「紅瑪丹娜」蜜柑,3公斤要價約3600元。反觀台灣國產柑橘雖然甜度世界第一,卻很難賣到精品價,昔日被稱為水果王國,超市架上自其他國家進口的蔬果比例卻越來越高,直到今年為止,台灣水果出口已萎縮六成,農產貿易逆差高達126億元。

日期:2022-12-14

產業時事

鴻海撒幣難救急!iPhone「出貨高峰期」爆員工出走潮…鄭州封控52天「五大事記」一次看

根據《財訊》報導,從疫情爆發到新進員工抗爭,富士康鄭州廠的震盪,再給鴻海一記當頭棒喝,也再次催促著蘋果,加快敦促供應鏈出走中國的腳步。

日期:2022-12-11

產業時事

花錢都請不到這些大咖!台積電美國設廠有5個「誕生之痛」...工程師赴美恐掏空台灣?吳金榮舉5理由打臉

台積電(2330)在美國亞利桑納州的晶圓21廠週三(12/7)凌晨舉行移機典禮,不僅美國總統拜登出席致詞,蘋果執行長庫克、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超微半導體(AMD)董事長蘇姿丰等,幾位台積電主要客戶都前來站台。不過,台積電赴美投資卻引發「去台化」質疑,對此,經濟部提出4重點,強調半導體最先進、最主要製程,都會繼續根留台灣,並不會有去台化的情形發生。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也提出5大觀察,認為這對美國政府來說,是重要的宣傳機會;對台積電而言,更有利爭取訂單跟吸引人才。吳金榮7日上《年代向錢看》節目時更表示,台積電是台灣之光,「台積電實現了台灣人夢想沒辦法做到的事情」。

日期:2022-12-08

產業時事

地底有機捷、北車共構限制 高空遭遇強風晃動 三個祕密武器 破解台北雙星的設計難題

幾經波折,台北雙星終於等到新建的這一天;全世界蓋最多摩天大樓的建築師事務所,要如何打造這座台北西區新地標?

日期:2022-11-16

產業時事

美通膨黏性問題難解 明年步入利率高原期 解讀聯準會主席最新談話的背後真意

聯準會主席鮑爾重申抗通膨立場,但也透露十二月可能放緩升息步調,此番「鷹中帶鴿」的政策聲明,透露出了什麼玄機?

日期:2022-11-09

產業時事

日圓大跳水,解封瘋日本!外幣專家:不論玩雪賞櫻 「分階段」這樣換匯最划算

2022年在美國聯準會強力升息下,新台幣今年以來貶值幅度已高達17%,不少投資人選擇換美元來賺取利差;適逢台灣邊境解封,出國旅遊人潮湧現,日圓也在此時大幅走貶,來到近30年低點,外匯投資專家李其展,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分享他對美元、新台幣及日圓後續走勢看法。

日期:2022-11-07

產業時事

上游自行取消訂單「下游只能硬吞」,這兩大產業恐陷資金斷鏈…中經院示警:部份已有無薪假

全球需求疲弱已成趨勢,製造業廠商多數現在等待不確定情勢的過去,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1日指出,PMI八大產業中的台灣電子、鋼鐵等現階段由供給面自我調節庫存,在沒有議價話語權下,「不敢」與跨國大廠談判,中下游又以中小企業占多數,開始有資金斷鏈問題,加上部份產業已有無薪假,需特別注意。

日期: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