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14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共創價值‧展望兒少新未來

台灣世界展望會60週年《展望‧更好的世界》足跡展

台灣世界展望會60週年《展望‧更好的世界》足跡展,集結一甲子來努力耕耘的服務工作軌跡,更有首次公開展示的歷史物件,也期待能將這股最真實的感動及正面影響力傳遞給觀展的民眾,使更多的善循環一同創造更好的世界。

日期:2024-04-01

職場生活

婦科名醫林禹宏罹血癌、裝葉克膜換肺,大病5年重生體悟:後悔從前只顧拼命賺錢,人生徒留遺產和遺憾

編按:52歲,在醫界同儕和病人間都頗有名氣的婦產科名醫林禹宏醫師,在事業高峰之際,突然被診斷出白血病,人生目標被迫中斷,活下去,變成他唯一的目標。經歷化療—復發—骨髓移植—12個月的等待肺臟—7度肺炎—2個月的葉克膜、肺臟移植……5年驚濤駭浪、瀕臨死亡的抗癌歷程,最後奇蹟似的活下來……閱者無不動容。書中記錄著5年來經歷病魔的折磨、抗癌的治療過程和家人一路傾力陪伴、支持的心路歷程。即使困難重重,但只要抱持希望、樂觀態度去面對,才有機會迎來曙光。

日期:2024-04-01

投資理財

光繳稅就6400萬!八年級低薪宅宅每天盯盤17小時,翻成交量5千億當沖股神:我不怕賠錢,只怕自己無法突破

台灣散戶最好奇的神祕交易員巨人傑,17歲入股市,從懵懂的股市小白開始,直到成為舉市皆聞的重磅級散戶!巨人傑秉著熾熱的「交易魂」,不惜犧牲娛樂與睡眠的時間,反覆研究市場與規則,用真金白銀持續交易,台股、海期、選擇權、當沖,每個市場都有他留下的痕跡……首度公開投資思維!

日期:2024-04-01

職場生活

離捷運站僅5分鐘距離!西門町25年老影城「原要收攤又喊卡」,這集團趕熄燈前出手了:百年地位不可抹滅

位在台北市西門町、創立25年的絕色影城,農曆年後宣布3月31日結束營業,結果峰迴路轉,網銀國際集團趕在影城熄燈前一天宣布接手。網銀發出豪語,「未來將積極收購或新建全新影城,目標打造連鎖影城事業」。

日期:2024-03-30

職場生活

政大雄鷹成立7年,連4年稱霸!老謝曝「很多優秀球員是姜豐年去求來的」:無所求的無私奉獻最感動人心

無所求的無私奉獻最能感動人心!今晚在遠企香格里拉飯店舉行的雄鷹四連霸慶功宴,雄鷹的創辦人姜豐年在家人攙扶下走進會場那一剎那,所有的人都站起來,鼓掌歡呼聲久久不能停下來,這是大家對姜豐年的致敬,也是姜豐年無私奉獻感動每一個人,大家對他的喝彩!

日期:2024-03-30

數位領航共創商機

會員經濟驅動營收管理再升級 漢來美食鏈結AI帶動餐飲供應鏈發展

美食療癒人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譽為幸福產業的漢來美食,從南臺灣高雄起家,如今已在全臺遍地開花,2023年底臺北漢來大飯店暨漢來美食正式插旗南港一級戰區,以兼具深度與廣度的細膩服務,擦亮金字招牌。然而面對大環境食材成本上揚、缺工挑戰,漢來美食藉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輔導計畫助攻,以30萬會員經濟為底氣,攜手供應商推動一系列數位轉型工程,讓美食產業也能鏈結AI智慧化,幫助品牌不論在營收與管理都能更上一層樓。

日期:2024-03-29

職場生活

35歲是換工作最掙扎年紀,薪水至少高1成再動…40歲後才換跑道,1個條件不怕沒處去!

不少人都會想找工作、跳槽幫自己加薪,獵人頭大師晉麗明觀察,今年轉職潮會比較雷聲大、雨點小,「很多員工在年後都會想轉,今年是人心思動,至於人才跑光的現象,倒是還沒看到。」

日期:2024-03-29

產業時事

培育優秀研發人才,是臺灣科技產業永續發展致勝之錀 第二屆「致茂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揭曉

由致茂文教基金會主辦,工業技術研究院協辦的第二屆「致茂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於二0二四年三月十四日舉辦決賽審查暨頒獎典禮。致茂電子董事長黃欽明在頒獎典禮晚宴上表示「設立致茂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主要在鼓勵青年學子對精密量測領域的研發及創意應用,促進產、學界互動與合作,培養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優秀人才,注入臺灣科技產業的研發需求,成為臺灣科技發展與創新的基源。」

日期:2024-03-28

職場生活

別等身體不堪負荷才被迫提早退休!4面向評估理想退休年齡:晚年想過得好,重點不在退休金有多少

在人生理財曲線中,常常聽到有人對於自己的「退休年齡」無所規劃,所謂退休年齡是泛指身體狀況已經無法自行活動才退下來不工作嗎?我們要怎麼定義?是以「身體機能」定義?「心理狀態」定義?還是「社會狀態」做定義呢?或是「工作型態」?

日期:2024-03-28

產業時事

寶林茶室2死/不到幾小時就走了…健康的人中毒「不是巨量、就是劇毒」:1指標判斷毒素來源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大規模食物中毒,截至週三(3/27)為止已有11人中毒,造成2死、4人搶救中,這起集體食物中毒案引發人心惶惶,民眾迫切想知道「致命元凶」,衛福部晚間初判米酵菌酸可能性大。針對有民眾從用餐時間,到發病的時間僅數小時,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推測,「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則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巨量、就是劇毒。」她強烈建議,衛生單位在調查食安事件時,隨時要保留有可能是「人為蓄意破壞」的思維,直言這並非危言聳聽,以免發展成國安事件。

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