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6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親俄地區24小時內「開火29次」! 普丁下令:開始接收烏克蘭東部難民

被反叛份子控制的烏克蘭東部城市頓內次克中部稍早發生爆炸,地點在政府大樓附近。親俄組織「頓涅茨克共和國」發言人說,週五烏克蘭試圖在頓巴斯進行三次破壞活動。「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也控訴,過去24小時內,烏克蘭部隊朝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境內「開火29次」。在此之前,「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宣布開始把平民大規模撤往俄羅斯。

日期:2022-02-19

投資理財

「父親遺產除非我獨得,否則就不辦理繼承!」哥哥仗著母親寵子爭產,身為女兒該怎麼辦?

日前有一讀者來訪,向我哭訴其父親已往生逾2年多,迄今仍無法辦理遺產相關事宜。乍聽來訪者所述情節看似單純,一般遺產繼承拖久不能辦好,不外乎有人貪婪、有人鄉愿、有人無知或利害關係人平時早已結下心結等。後來我就從專業角度抽絲剝繭,希望能查明該遺產繼承問題究竟卡在哪個關鍵環節。

日期:2022-02-18

保險稅制

國外的兒子講得「心甘蜜甜」,身旁的子女卻視而不見...一個繼承啟示:不孝子常是父母寵出來的

在國稅局值班當志工時,有一次一位納稅義務人前來詢問遺產繼承相關事宜,她氣憤地說,她的父親已過世幾個月,因為身負繼承義務、人在美國的大哥置之不理,故意擺爛,導致手足雖已申報遺產稅,仍欠稅待繳,後續還有一籮筐棘手的繼承問題,真令人愁眉厭煩、不知所措。

日期:2022-01-25

保險稅制

「你弟不拿3千萬出來分,我就要離婚!」3兄妹分產鬧劇啟示:除了遺囑,別賭子女會遵從遺願

人生最後階段能為自己做的事,無非就是寫遺囑。以前的人都很避諱談到立遺囑這類話題,尤其排斥在生前寫遺囑,好像一旦寫了就如自己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似的。如今民智已開,加上不動產價值走高,許多人看到報章雜誌報導,繼承人為了爭奪遺產彼此算計,或是反目成仇釀殺機等駭人聽聞的事件,近年來「生前寫遺囑」已逐漸且受到愈來愈多人重視。

日期:2022-01-07

投資理財

2021施羅德x今周刊 退休大調查 新型態退休模式啟動 打造攻守兼「綠」的投資準備

新冠疫情不僅攪亂了人們的生活,也加速改變了退休思維。加上疫情後隨著永續思維的崛起,投資上強調「長期」、「綠色」概念的永續型商品,也逐漸深獲台灣投資人肯定。根據最新出爐的「2021年施羅德x今周刊」退休大調查顯示,台灣投資人作退休準備時有三大慣性,即依賴儲蓄或定存、偏好固定現金流,以及對未來報酬率期望甚高。除此之外,調查也發現有九成的退休理財規劃者,未來兩年都會考慮永續商品。

日期:2021-12-30

產業時事

朱立倫「打不了勝仗」、侯友宜「惹怒深藍」…公投大敗,國民黨重傷2024年兩位最可能的總統候選人

雖然藍營內部早已有部分人士預測,四項公投可能都無法跨越門檻,但國民黨對民意反彈最大的萊豬,仍然抱持較大的期望。沒想到,12/18公投結果大出國民黨意料,不僅四項公投都無法跨越門檻,而且還被民進黨「完封」,四項公投的不同意票都高過同意,正反雙方差距最小的居然是「公投綁大選」。

日期:2021-12-19

產業時事

媽祖婆力挺的選舉才會贏? 角頭、宮廟與地方政治交織… 在台灣,你必須要了解的「抬轎」政治學

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遭罷免成功,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成爭議焦點,今日晚間顏寬恒在現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主席江啟臣以及台中市長盧秀燕陪同下,將正式宣佈投入補選之戰。在此之前,屬於「顏家」的戰爭早已開打!由於其父親顏清標22年來為大甲鎮瀾宮董事長,挨批長年集兄弟、宮廟與政治一身以謀取私利,不少聲音更質疑顏家是「綁架媽祖的神棍」,要求顏清標退出鎮瀾宮董事會。一場地方型選舉,輿論戰場為何會是對準一間媽祖廟?而宗教信仰為何成地方政治角力的決勝關鍵?

日期:2021-11-09

職場生活

「兩種疫苗」掛號預約即可施打! 指揮中心:AZ滿8周可接種第二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為利COVID-19疫苗有效利用並加速民眾完成接種,即日起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可視疫苗庫存、到貨與接種情形,指定/安排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提供未於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預約或有接種需求民眾,接種第一、二劑BNT或AZ疫苗。

日期:2021-11-06

投資理財

自己出錢買的房,要賣時兒媳卻來要一半?一個62歲退休阿伯啟示:有時候,自己人比外人更敢要

借名登記在台灣非常常見,不論是為規避法律上的資格限制、為規避稅捐、躲避債務、債信、基於夫妻或父母子女情誼、單純隱匿財產、宗教寺廟廟產登記於自然人名下、為共同出資投資等,原因可謂花樣百出。但翻開訴訟案例,為什麼借名登記的問題這麼多?

日期:2021-10-31

職場生活

慫恿同事辭職,他竟慘被開除?注意!就算你已是「前員工」,勸誘同事離職也可能被告

「事情是這樣的,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也快一年了,最近公司也有二位同仁離職,所以我就跟另一位同事開玩笑說是我慫恿離職的(有對話紀錄),但其實不是⋯隔天我就收到解僱通知,公司似乎就是看對話紀錄,並根據「勞動基準法第12條第4、5點」要我馬上打包走人,連預告期都沒有,估計也不會有資遣費⋯當作學到教訓,話真的不能亂說⋯」

日期: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