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28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投資理財

俄烏戰爭、通膨、升息衝擊下,為何他們依然老神在在照樣賺? 台股贏家神抓飆股的偵探思惟

受到俄烏戰爭、通膨、升息衝擊,台股震盪加劇,但仍有台股贏家依舊氣定神閒,耐心掌握賺錢機會,他們有的汰弱換強,有的尋找布局時點,宛如投資偵探一般,透過抽絲剝繭、爬梳彙整,分別從趨勢面、基本面、技術面做觀察,建立自己的飆股名單。

日期:2022-03-09

財經時事

相同產業,為何她的公司EPS成長比我高?女性領導人「這特質」助營收、穩財務 更是推動ESG的關鍵力量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對經濟活動造成嚴重衝擊,令許多企業面臨前所未見的嚴峻考驗。然而,根據台灣女董事協會與台灣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撰寫、發表的2021年《女性治理白皮書》顯示,即使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2020年,在由女性治理(指由女性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的台灣上市公司中,每股稅後純益(EPS)成長家數,優於其所屬產業的比例,仍高達56.6%。逆境中的績效成長,反映的,不只是卓越的企業領導,背後更隱含著女性經營者,不同於男性的領導特質。

日期:2022-03-07

職場生活

同學刺龍刺鳳、弟弟借高利貸…不甘人生這樣過 他如何從「扁鑽小子」一路爬到47歲科技大廠總座?

每個人都會做夢,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實現夢想。《今周刊》民意調查,近兩成受訪者坦言已「無夢」。夢想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東西嗎?現實磨人,但13位堅持並且實現夢想的追夢者,仍分享他們圓夢的訣竅,勇敢地向前行。

日期:2022-01-26

財經時事

2022企業最愛大學榜單出爐! 去年榜首成大摔出前3名 今年它重回冠軍的原因是「這個」

今年學測是108課綱的學生首度應試,預計3月初公布成績,對於學生們來說,成績公布後該選擇什麼大學、科系,可能攸關未來職涯發展。調查顯示,2022最受企業青睞的公私立大學分別為台大、淡江;長照、藝術時尚則是最具潛力學群。

日期:2022-01-21

投資理財

富邦蔡明忠看好、台塑王文淵看壞!從發言看心態…謝金河:對前景悲觀的老闆,投資人要小心

每年的這個時候,最好聽聽大老闆怎麼說!每一年的歲末到年初,這是新舊曆年交替的時刻,這個時候企業老闆如何看未來一年產業前景的展望?這個時候,投資人最能感受到企業經營者內心深處的想法,也比較具有參考價值,大家可以仔細看看!

日期:2022-01-19

產業時事

為什麼大家都在瘋元宇宙─元宇宙熱潮帶來的法律啟示

《當代法律》為今年1月份新創刊的法學雜誌,以每月10日出刊的月刊服務讀者。《當代法律》有別於其他傳統的法學雜誌,提供企業經營者及政府官員最即時並且深入分析的法學實務應用資訊。「當代法律」,刊如其名,創刊的宗旨是緊扣當代最新社會動態,將對應法律議題的演繹及發展脈絡,以平易近人風貌進行詮釋與呈現,使法律專業得以突破既有法律人思維框架,讓關心法律變遷與影響的有志之士,能交互激盪,進而深化、共鳴,引領並促進各界對法意識之覺醒與尊重,以達法治國之臻境。本文獲《當代法律》授權轉載。

日期:2022-01-18

投資理財

漏水、壁癌、鋼筋外露...屋況有瑕疵,押在買賣合約上就能免責?律師:關鍵是你跟「誰」買

最近房屋交易火熱,買賣房屋糾紛的諮詢大量增加,我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全台各自無論是賣方或是買方,各種關於房屋買賣的問題。其中,關於最常見的瑕疵擔保責任漏水問題,可以參考我的文章「買到漏水屋該怎麼辦?我該打官司、上法院嗎?」、另外關於雙方現況交屋不負瑕疵擔保責任可以嗎?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這篇:「買房合約註明「現況交屋」,發現漏水、壁癌就都沒辦法向屋主請求賠償是真的嗎?律師這樣說」。今天,我想談一個,不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很喜歡問我的問題:房屋瑕疵擔保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日期:2021-12-10

產業時事

攜手三竹資訊 東聯化學引進CoLine南北跨區協作效率增

三竹資訊一直以來都專注於行動應用創新研發,推產品前先思考能否幫助到客戶,致力於提供企業完整的解決方案,也因此催生了最接地氣的企業通訊軟體CoLine,讓客戶專注於本業共同成長。

日期:2021-12-09

職場生活

貨櫃三雄1年暴賺4個股本 萬海老董:做到這件事,「才能笑到最後」

今年貨櫃三雄迎來前所未有的榮景,更像一場全年無休的熱鬧派對。從三個數字來看:長榮、陽明、萬海第三季合計大賺一六六五億元;單季毛利率都在六成以上;全年EPS皆可望超越四個股本,足以說明貨櫃三雄在二○二一年寫下一個精采注腳。

日期:2021-12-08

產業時事

著眼長線的選擇

不約而同,本期的「小企業大社會」與「重磅觀察」專欄,都以「企業參與公共事務」為主軸。「小企業大社會」輪值作者龔建嘉分享觀察,公投將至,卻未見太多企業參與相關議題的討論;「重磅觀察」的執筆者范疇則主張「台灣需要企業精神問政」。

日期:2021-12-08